叩!叩!請問一下……信仰讓我「做自己」還是「改變自己」?
有時候我們說「做自己」,是一種自由;但也有人說,「不改變,就不會成長」。那信仰呢?它是要我們堅持本色,還是重塑自我?也許它不是在壓抑你,而是在邀請你,成為一個連你自己都還沒認識過的版本。點進來看看!也許會對「你是誰」這件事,有全新的視角。
"雅米鼓勵年輕人尋找自己的人生目的,也相信年輕基督徒應該用自己的聲音向周邊的年輕人傳遞那美好的消息。
我們希望可以與讀者一起去思考、去探索、也去尋找答案——我為什麼這樣做,我該如何活?希望我們都獲得啟發,願意單單為上帝的兒子而活。
向我們投稿或以志願者的形式與我們同工,一起將上帝的話語分享出去吧!"
有時候我們說「做自己」,是一種自由;但也有人說,「不改變,就不會成長」。那信仰呢?它是要我們堅持本色,還是重塑自我?也許它不是在壓抑你,而是在邀請你,成為一個連你自己都還沒認識過的版本。點進來看看!也許會對「你是誰」這件事,有全新的視角。
讀經:
對於我們這些生長在1950至1960年代的美國孩子來說,棒球可說是當時最流行的休閒運動。像我就總是迫不及待地想去公園打棒球,而最令我興奮的事情之一,就是拿到印有我們棒球隊名字「巨人隊」的球衣。雖然球衣背後的數字9將我與其他人區分開來,但相同的球衣卻清楚標示出我們這些人屬於同一支隊伍。
在馬太福音5章3-10節中(又稱「八福」),耶穌將那些屬於天國的人定義為活出基督樣式的人,他們都具備這位君王的心態和品格,這些人就像穿上同樣代表基督的「球衣」。根據耶穌的教導,「有福」並不取決於一個人的外表、健康或財富,而是在於他的內在或心靈的狀態。例如,「虛心的人有福了」(3節),他們心存謙卑,承認自己的心靈空虛貧乏;「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6節),他們的心靈渴望討上帝喜悅,並且榮耀上帝;「 [....]
我们首先是“被认识的”。我们被创造我们的上帝所认识,祂知道我们的一切,祂的认识就是我们存在的基础。你认识自己吗?你认识创造你的上帝吗?
讀經:
「當你陷入絕境,深夜輾轉難眠,你可以打電話給誰?」我在多年前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令我深受震撼。我究竟有幾位友誼深厚的朋友,能讓我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去打擾他們呢?我並不確定。
聖經中有很多關於友誼的論述,描述朋友會保守秘密(箴言11章13節,16章28節)、給予建議(27章9節),也會尊重彼此的界線(25章17節)。但或許唯獨耶穌對友誼的定義最為震憾人心!對廣告商而言,我們是銷售市場;對雇主來說,我們是員工。但對耶穌這位萬有的主宰來說,我們竟是「朋友」!(約翰福音15章15節)耶穌所定義的友誼,是建立在彼此都愛上帝、愛人和願意犧牲自己的基礎上(13、15節)。祂已親自加以示範,並要我們去傳遞這樣的友誼(12節)。
聽到這個問題的幾年後,我和妻子經歷一次重大的打 [....]
Our support Hotline is available 24 Hours a day: (555) 343 456 7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