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靈修71 | 雖年老,仍信靠
讀經:詩篇71篇 1 耶和華啊,我投靠祢,求祢叫我永不羞愧。 2 求祢憑祢的公義搭救我,救拔我;側耳聽我,拯救 […]
"雅米鼓勵年輕人尋找自己的人生目的,也相信年輕基督徒應該用自己的聲音向周邊的年輕人傳遞那美好的消息。
我們希望可以與讀者一起去思考、去探索、也去尋找答案——我為什麼這樣做,我該如何活?希望我們都獲得啟發,願意單單為上帝的兒子而活。
向我們投稿或以志願者的形式與我們同工,一起將上帝的話語分享出去吧!"
讀經:
美國德州郊區的巴爾索拉浸信會(Balsora Baptist Church)遭大火燒毀。火勢平息後,緊急救援人員與社區居民聚在一起,赫然發現一個十字架矗立在煙霧和灰燼中,十字架雖被燒得焦黑,卻依然屹立不倒。一名消防員評論道:「大火燒毀了建築物,但沒有燒毀十字架。這提醒我們,建築物只是建築物,而教會則是聚集的會眾。」
教會不是一棟建築物,而是一個藉著基督在十字架受死、埋葬,然後復活,而聯合在一起的群體。耶穌在世上時曾告訴彼得,祂要建立普世性的教會,並且沒有任何事物能摧毀這教會(馬太福音16章18節)。耶穌會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成為一個群體,並且世世代代、綿延不絕。他們會面臨極大的困難,但他們終將堅持下去。上帝會藉著聖靈住在他們裡面,並且扶持他們(以弗所書2章22節)。 [....]
讀經:
在1960年,奧圖.普里明傑(Otto Preminger)的電影《出埃及記》引發爭議。這部電影是根據利昂.烏里斯(Leon Uris)的小說改編,講述一個在二戰後猶太難民移民到巴勒斯坦的虛構故事。電影結尾是一位年輕的歐洲猶太裔女孩和一位阿拉伯裔男子都被謀殺,雙雙被埋葬在同一個墳墓中,而那裡即將成為以色列的國土。
普里明傑將結論留給觀眾想像。這是絕望的隱喻,夢想永遠被埋葬?還是象徵希望,兩個相互仇視的民族將同生共死?
或許撰寫詩篇87篇的可拉後裔,會以盼望的眼光來看這個場景。他們所期待的,正是你我仍在等待的和平。關於耶路撒冷,他們寫道:「上帝的城啊,有榮耀的事乃指著你說的」(3節)。他們高歌吟唱,有一天所有曾與猶太人交戰的民族,例如拉哈伯(埃及)人、巴比倫人、非 [....]
讀經:
受邀到教會的講員以「踏進河裡」為例,講述信靠上帝的智慧。他說到有一位牧師因為信靠上帝,不顧當地新的法律禁令,選擇在講道中傳講聖經真理。後來這位牧師被判犯了仇恨罪,入監服刑30天。但他的案子獲得上訴,法院裁定他有權對聖經做出個人的解釋,並敦促別人遵從。
在舊約時代,那些抬著約櫃的祭司們也必須做出選擇,是要踏進約旦河裡,還是要停留在河岸上。以色列人逃出埃及之後,在曠野漂流四十年之久。如今他們站在約旦河畔,那時正是河水泛濫期,水漲極高。然而,當他們的腳一踏進河裡,上帝就讓河水退去,聖經說:「他們到了約旦河,腳一入水,那從上往下流的水,便……停住。」(約書亞記3章15-16節)
當我們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上帝,祂會賜給我們向前邁進的勇氣,去傳講聖經真理或踏入未知的領域。那位 [....]
Our support Hotline is available 24 Hours a day: (555) 343 456 7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