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做不了?

讀經:加拉太書6章1-10節 

上床睡覺前,四歲大的伊蓮娜正幫忙媽媽收拾一些她自己的東西。當媽媽要她把床上的衣服拿走時,伊蓮娜不耐煩了,她轉過身,把小手叉在腰間,說:「我怎能做所有的事呢?」

對上帝指派給你的任務,你是否曾有類似的感受?教會事奉、傳福音、養家活口,往往使我們忙得喘不過氣來。為此,我們可能無奈地嘆息,禱告說:「主啊,我怎能做所有的事呢?」

但聖經告訴我們,上帝對我們的期望決不會讓我們負荷過重。例如:當我們與他人交往時,祂告訴我們「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馬書12章18節)。上帝知道我們的能力有限,祂也說:「無論做甚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3章23節)。祂沒有要求我們達到完美,讓人刮目相看,乃是單單要我們透過所做的來榮耀祂。除此之外,「各人 [....]

靈命日糧 :嘴唇屬誰?

讀經:詩篇12篇 

讚美和諂媚的區別,往往在於動機不同。讚美是對別人身上的某種特質或某個行為,表達真誠的欣賞,而諂媚的目的則是藉由討好他人,使自己得到好處。讚美的用意在於鼓勵;諂媚則是耍心計。

在詩篇12篇中,大衛哀嘆在他身邊已無虔誠、忠信之人,取而代之的則是滿口謊言、「嘴唇油滑,心口不一」的人(2節)。這些人說:「我們必能以舌頭得勝,我們的嘴唇是我們自己的,誰能作我們的主呢?」(4節)
 
「我的嘴唇是誰的?」是個值得思考的好問題。特別在我們想以虛假的讚美來達到目的時,我們更該問自己這個問題。如果嘴唇是自己的,那麼我儘可暢所欲言;但如果嘴唇是屬於主的,那麼我的言談就該反映祂的話語,也就是詩人所描述「純淨的言語,如同銀子在泥爐中煉過七次。」(6節)

 也許,要表 [....]

靈命日糧 :壓傷的骨頭

讀經:詩篇51篇1-13節 

多年前,我在學校的足球隊中擔任守門員,其中的樂趣非筆墨所能形容,但卻是要付出高昂的代價。直到現在,我還在為此付代價。擔任守門員意味著你必須不斷地飛身救球,才能阻止對手得分,因此我經常受傷。在某個球季中,我的傷勢嚴重,不但斷了一條腿、還有幾根肋骨斷裂、肩胛骨脫落,而且還腦震盪!直到現在,特別在天氣較冷時,這些疼痛就會隨之而來,一再提醒我身上有受傷的骨頭。

大衛身上也有受傷的骨頭,而他也常被提醒,不過,這是靈性而非肉體上的受傷。在大衛陷入道德敗壞,與拔示巴有染且謀害了她的丈夫之後,上帝對他嚴加管教。但大衛悔改歸向上帝,並禱告說:「求祢使我得聽歡喜快樂的聲音,使祢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踴躍。」(詩篇51篇8節)

對大衛來說,上帝的懲戒就像要把他壓碎了一樣,以致他覺得連自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