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喜樂與智慧

讀經:傳道書8章14-17節 

每年春天,芬芳四溢的櫻花在日本綻放,淡雅和鮮豔的粉紅色花朵交相輝映,讓當地居民和遊客陶醉其中。花期不長的櫻花使日本人養成一種敏銳的意識,即良辰美景當前,就該盡情品味。愈是「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愈是應該珍惜把握,好好欣賞。他們將這種刻意享受某種稍縱即逝之事物的態度,稱為「物哀」。

一般人都會期盼快樂的感覺能持續愈久愈好。然而,現實生活往往充滿艱辛,因此我們必須培養一種能力,那就是透過對慈愛上帝的信靠來看待人生苦樂。我們無須過度悲觀,也不需要刻意營造出不切實際的陽光形象。

傳道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值得學習的處世態度。雖然有人認為,這卷書所呈現的盡是負面的想法,但這位寫下「凡事都是虛空」(1章2節)的所羅門王,同時也鼓勵讀者從生活簡單的事情中尋找快樂。他說:「人在 [....]

靈命日糧 : 唯一的聲音

讀經:歷代志下18章9-16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黎和會召開,會後法國陸軍統帥費迪南.福煦(Ferdinand Foch)沉痛地指出:「這並不是和平,只是二十年的停戰協定而已。」福煦的觀點與主流意見相反,主流意見認為這場可怕的衝突將是「終結一切戰爭的戰爭」。但二十年又兩個月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事實證明,福煦是對的。

幾千年前,北國亞哈王在位時,只有米該雅是上帝真正的先知,他說的預言都是實話(歷代志下18章7節),他說以色列必會面臨可怕的軍事後果。反之,其他四百位假先知都預言必會打勝仗。一位官員對米該雅說:「眾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說吉言,你不如與他們說一樣的話,也說吉言。」(12節)

米該雅回答道:「我的上帝說什麼,我就說什麼!」(13節)並預言「以色列眾民將散在山上,如同沒有牧人的 [....]

靈命日糧 : 屬靈的遺產

讀經:提摩太後書1章3-5節 

在我十多歲的時候,我的母親決志信主了。當時,我和姐姐都無法理解她的決定,但我們無法否認在她身上所看到的轉變。她擁有更多的平安和喜樂,並且開始忠心地在教會服事。她對聖經真理十分渴慕,甚至去神學院進修,完成神學課程。在我母親信主幾年後,我的姐姐也信了耶穌,並且開始事奉祂。又過了幾年,我也信了耶穌並開始事奉祂。許多年之後,我父親也和我們一樣接受耶穌為救主。我母親的決志信主在我們的直系和旁系親屬當中產生了漣漪效應,使好些人的生命得到改變。

使徒保羅在寫給提摩太的最後一封信中,鼓勵他持守對耶穌的信心,保羅提到了提摩太的屬靈遺產:「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妮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提摩太後書1章5節)

各位母親和祖母們,你們的決定可以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