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關懷

讀經:讀經:加拉太書5章14節-6章2節
 

在我岳母剛過世的幾個月中,我們收到一些來自安寧照護團隊的卡片和信件。他們曾用愛心照顧岳母,並在失去親人的日子裡幫助我們度過艱難的時刻。其中一封信提供一些積極應對悲傷的建議,另一封信寫著:「您母親的生日將臨,我們的禱告和思念與您及您的家人同在。」這些善良的護理人員知道,喪失親人的悲傷是一個過程,需要持續的協助與支持。他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表現了他們深切的同情及憐憫。

在描述屬靈生命時,保羅特別強調說:「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拉太書6章2節)。聖靈透過我們所結出的果子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5章22-23節),這與毀滅性的行為恰恰相反,因為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是出自罪的本性(加拉太書5 [....]

靈命日糧 :逼至絕路

讀經:讀經:路加福音6章27-36節
 

一個星期日的清晨,慕迪走進芝加哥的一間屋子,要護送一些孩子去上主日學。就在那時,三個男人將他逼到角落,並威脅他。慕迪說:「等等,你們可以給我一個禱告的機會嗎?」他們真的就讓他求告上帝;慕迪誠摯地為他們禱告,結果這些人就離開了。

換做是我在那情況下,我可能會大聲呼救或是找到後門逃跑。我不知道我會不會遵行耶穌對他門徒的命令:「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路加福音6章28節)

為羞辱我們的人禱告是做到「恨你們的,要待他好」(27節)。耶穌解釋說基督徒善待那善待你們的,是無可讚揚的,祂說:「就是罪人也是這樣行」(33節)。然而,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羅馬書12章14節),這讓我們與罪人有別,而必作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上帝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 [....]

靈命日糧 :泥狀食物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6章42-51節
 

詹姆斯被診斷罹患心臟病。但是,他的妻子貝姬已經無力照顧好丈夫和自己。所以他們開始找尋協助式照護之家。貝姬在參觀這些地方時,首先提出的問題之一,就是:「你們提供泥狀食物嗎?」因為她考慮到詹姆斯因吞咽上的困難,需要這類的食物。好幾處的回答都是:「沒有。」所以她繼續尋找,終於在一家基督教的協助式照護之家聽見:「有!」

雖然他倆並非基督徒,還曾經常與基督徒鄰居爭論信仰問題,但他們仍選擇了基督教的照護之家,因為他們有提供泥狀食物。他們開始參加崇拜、聽福音、感受到工作人員的照顧。有一天,詹姆斯決志信了主。他相信上帝找到了他(約翰福音6章44節),使用泥狀食物帶領他們到那裡,他得到上帝兒女的照顧,並聽到基督的赦罪之恩。

悔改信主是出於上帝的工作, [....]

靈命日糧 :無遠弗屆

讀經:讀經:馬太福音9章35-38節
 

好幾年來,我和一位在尼泊爾的牧師一直都保持聯絡。他經常與教會會友到偏遠的喜馬拉雅山區去講道和建立教會。最近,他寄給我一份他下一週的行程表,並請我為他禱告。

從他忙碌的行程表看,他計畫用一週的時間騎摩托車走160公里,去好幾個城市講道和發福音單張。

我驚嘆著,這位遠方的朋友竟然要翻山越嶺,走那麼遠的路。所以,我寫信問他如何撐過這艱難的旅程。他回信說:「我和會友在山裡健行時很快樂,大家都沒有摩托車,所以我們都是步行。那是蒙福的時光。我們還有更多地方要去。」他的回信提醒了我,耶穌如何地「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馬太福音9章35節)。

我不禁想到自己在做許多事情時,都不是甘心樂意。如:在雪天開車穿過城市去探望一位孤獨的鰥夫;走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