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良朋益友

讀經:讀經:傳道書4章9-12節
 

西賽羅是羅馬帝國時期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是一個才華橫溢的演說家、律師、政治家、語言學家和作家。直到今天,人們仍時常引用他清晰的言論,以及實用的智慧。

比方說,關於朋友,他寫道:「友誼能讓你快樂加倍,痛苦減半,因為朋友能分享我們的喜悅,分擔我們的煩憂。」西賽羅很清楚,人生的旅途上,有人相伴總是勝過一人獨行,因為可以帶來雙重的福氣。

主前一千年前,所羅門王就已道出朋友的重要性。傳道書告訴我們﹕「兩人總比一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單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4章9-10節)。的確,人生路上,若無朋友相伴,獨行的寂寞,確實讓人難以忍受。

西賽羅與所羅門王所言甚是:朋友很重要 [....]

靈命日糧 :但願飛去

讀經:讀經:詩篇55篇4-22節
 

大衛哀嘆說道:「但願我有翅膀像鴿子,我就飛去得享安息」(詩篇55篇6節)。換成是我,我可能會在山裡蓋間小木屋,或是駐守在森林裡的火警瞭望塔。不過,當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時,我也渴望能有一對翅膀,飛到可安歇之處。

在詩篇中,大衛毫無保留地敘述自己的處境:因為老友的背叛,他是四面楚歌,生活中充斥著暴力、爭競與衝突(詩篇55篇8-14節)。驚惶,苦痛與戰兢的感受幾乎將他淹沒(4-5節)。他怎會不想飛離這樣的處境呢?

但是,大衛無法逃脫自己所需要面對的命運。他只能將這樣的景況交託給上帝:「至於我,我要求告上帝,耶和華必拯救我。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聲悲歎,祂也必聽我的聲音。」(16-17節)

不論我們處在甚麼樣的景況中,如:難以承擔的事工 [....]

靈命日糧 :未允禱告

讀經:讀經:羅馬書11章26-36節
 

使徒保羅最大的渴望,就是他的猶太同胞能接受他所遇見的救主彌賽亞。他說道:「我是大有憂愁,心裡時常傷痛...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羅馬書9章2-3節)。然而,在他所到的各個城市,他的同胞排斥他,也拒絕他所傳的基督。

在保羅最為優美的一封書信──羅馬書中,有一段重要的經文(羅馬書9-11章),表達了他盼望以色列人得救的懇切禱告,卻未蒙應充,讓他心中愁苦萬分。然而,保羅意識到,令人如此沮喪的發展,其實有額外重要的意義:因為猶太人拒絕耶穌,使福音得以轉向外邦。保羅的結論是:基督並未棄絕猶太人,相反的,他們和外邦人一樣有機會認識基督。以此角度而言,上帝不僅讓猶太人成為選民,更是廣開福音的門,普及全人類。

當保羅後 [....]

靈命日糧 :與眼立約

讀經:讀經:約伯記31章1-4節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8節
 

我們有個朋友是位電腦高手。一天晚上,我們全家拜訪他的住處。我注意到他貼在電腦螢幕上的一節經文:「我與自己的眼睛立了約」(約伯記31章1節,新譯本)。很顯然,他很清楚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潛在危機:在電腦資訊發達的時代,淫穢的畫面是很容易取得的。

朋友引用約伯的話作為警語。此節經文的現代中文譯本是:「我曾經嚴肅地保證,絕不用淫念的眼睛看女孩子。」約伯和我們一樣,立定心志,要遠離情慾的試探。約伯思想他在上帝面前所立的約,說道:「上帝豈不是察看我的道路,數點我的腳步呢?」(4節)聖經很明確地告訴我們,沒有一件事能向上帝隱瞞,而且,我們都必須向祂交帳(希伯來書4章13節)。這就是為甚麼信徒必須要遠避淫行。儘管有人會在道德的界線上有所爭辯,聖經卻告訴我們:「凡看見婦女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