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在耶穌家中

讀經:約翰福音14章1-7節 

「沒有任何地方比得上家!」桃樂絲一邊說,一邊敲敲她紅色鞋子的鞋後跟。在《綠野仙蹤》的故事中,桃樂絲只須做這個動作,她和小狗托托就會很神奇地從奧茲王國,回到他們在堪薩斯州的家。可惜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一雙鞋。雖然許多人都像桃樂絲一樣渴望回家,但要找到一個讓人有歸屬感的家,談何容易啊!

生活在這個瞬息萬變且流動性高的世界裡,我們難免會產生疏離感,不知是否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歸宿。這樣的感受可能也反映了一個深刻的事實,就如作家魯益師說:「如果在我內心有一種渴望,是這世上任何經驗都無法滿足的,那麼最可能的解釋就是,我是為另一個世界而造的。」

耶穌在被釘十架的前一晚,明確地告訴祂的朋友們有這麼一個家。祂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 [....]

靈命日糧 : 深知所需

讀經:馬太福音6章25-34節 

蘭多是馬尼拉的吉普尼(菲律賓的公共交通工具)司機,他正在路邊攤大口喝著咖啡。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解封後上班族逐漸回流。他心想:今天的體育賽事應該會有更多乘客,這樣就能彌補先前的損失,我終於不必憂慮了。

當他正要去開車時,突然看見清道夫羅尼滿面愁容地坐在附近的長凳上,看起來像是需要有人陪他說說話。蘭多心想:分秒必爭。載客愈多,收入就愈多,我得趕快出發。但他感覺到上帝要他去關心羅尼,於是他就這樣做了。

耶穌明白「不要憂慮」對你我而言是多麼困難(馬太福音6章25-27節),因此祂向我們保證,天父完全知道你我的需要(32節)。聖經提醒我們不要擔心,而是要信靠上帝,並盡心竭力地去做祂要我們做的事(31-33節)。當我們接受並遵行祂的旨意時,我們可以滿有把握地相信,「野地裡的 [....]

靈命日糧 : 祂設立秩序

讀經:創世記1章1-10節 

阿強吞下了所有他在藥櫃裡能找到的藥物。他從小生長在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裡,生活一團糟。他的母親長期遭受父親的虐待,直到父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現在,阿強也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但腦海中隨即浮現一個念頭:我死後會去哪裡?感謝上帝的恩典,阿強那天並沒有死。後來,他開始和朋友一起研讀聖經,最終接受耶穌作他的救主。吸引阿強歸向上帝的部分原因,是他看見宇宙萬物的美麗與秩序。他說:「我看見一切事物是如此美麗,知道必定有神明創造一切。」

在創世記第1章,我們讀到確實是上帝創造了萬物。雖然「地是空虛混沌」(2節),上帝卻在混亂中建立秩序,「把光暗分開」(4節),將陸地置於海中(10節),使動植物「各從其類」(11-12、21、24-25節)。正如阿強所發現的,那位「創造了諸天和大地,使一切各就各 [....]

靈命日糧 : 和平使者

讀經:使徒行傳21章27-32、37節,22章1-2節 

諾拉參加了和平抗議活動,因為她深切覺得需要伸張正義。按照原定計劃,這是一場無聲的示威活動,抗議者在震懾人心的沉默中於市中心遊行。不久,來了兩輛巴士,從外地趕來的煽動者抵達現場,很快就爆發了騷亂。諾拉失望地離去,而原本立意良善的舉措看似徒勞無功。

當使徒保羅在耶路撒冷的聖殿時,反對保羅的人看見他在殿裡。那些人「從亞西亞來」(使徒行傳21章27節),認為保羅傳講的耶穌,對他們現有的生活方式構成威脅。於是,他們高喊中傷保羅的謊話和謠言,很快就引起了騷亂(28-29節)。一群暴徒將保羅拖出聖殿並毆打他,士兵們則連忙到場處理。

保羅在被捕時,要求對群眾說話(37-38節)。獲准之後,他便用希伯來話對群眾發言,這讓群眾感到意外,也因此安靜聆聽(40節)。就這樣,保羅將一場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