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都是值得的!

讀經:路加福音14章25-33節 

荷妮來自一個非基督教家庭,但一家人篤信宗教,他們對信仰的探討總是枯燥且只停留在理論層面。荷妮說:「我一直按照禱告文來禱告,但從未聽見任何回應。」

過後她開始讀聖經,逐漸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後來荷妮接受了主耶穌,她如此形容那個關鍵時刻:「我聽見心中一個清晰的聲音說:『妳已經聽夠了,看夠了,現在妳只需要相信。』」但荷妮面臨一個難題:她的父親。她回想當時的情景說:「我爸爸的反應,就像維蘇威火山爆發一樣。」

當耶穌在世上時,群眾跟隨祂(路加福音14章25節)。我們不知群眾在尋找什麼,但耶穌在尋找門徒。成為門徒需付代價,耶穌說:「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26節)。祂用蓋樓房的比喻說:「你們哪一個…… [....]

靈命日糧 : 上帝的蔭庇

讀經:詩篇61篇 

在我們公寓大樓附近的池塘裡,有幾對加拿大鵝生了一些鵝寶寶。這些小鵝毛茸茸的,可愛極了。當我繞著池塘散步或跑步時,很難不多看牠們兩眼。但我已學會避免眼神接觸,並與鵝保持距離。否則,這些鵝寶寶的父母為了保護幼鵝,一旦開始懷疑我可能會造成威脅,就會發出嘎嘎聲,並且啄我、追趕我!

這些鵝寶寶的父母保護幼鳥的畫面,也被詩人用來描述上帝以慈愛保護祂的兒女(詩篇91篇4節)。然而,在詩篇61篇,詩人大衛似乎感受不到上帝這樣的看顧。雖然,大衛先前已體驗過上帝是他的「避難所,堅固台」(3節),但這個時候他「從地極」絕望地求告上帝:「領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2節)。他渴望再一次「投靠在[上帝]翅膀下的隱密處」(4節)。

當大衛向上帝傾訴自己的痛苦並渴望得到蔭庇時,他因知道上帝垂聽 [....]

靈命日糧 : 評價與憐憫

讀經:出埃及記34章1-8節 

如果送餐員給你送外賣遲了,你可以用手機給他打一星評分。如果那家店的店員對你很不客氣,你可以寫一則負面評論。智能手機不但能讓我們在線上購物,與朋友保持聯繫等,還能讓我們公開地彼此評論,但這可能有點問題。

這種互相評論的方式的確是個問題,因這可能是在未能理解實際情況下所做的判斷。送餐員送餐遲了,可能是由於不可控的情況。店員很不耐煩,可能是由於他徹夜照顧生病的孩子。我們如何才能避免像這樣不公平地評論別人?

我們可以效法上帝的性情,正如在出埃及記34章6-7節,上帝說祂「有憐憫、有恩典」,意思是祂不會在不理解我們的狀況下,就斷定我們失職;「不輕易發怒」,意思是祂不會因一次不好的經驗,就作出負面評論;「有豐盛的慈愛」,意思是祂提出指正是要讓人得益處,而不是為了報復;「赦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