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煩惱:我只是我丈夫的附屬品嗎?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小七 https://s3.amazonaws.co […]
"雅米鼓勵年輕人尋找自己的人生目的,也相信年輕基督徒應該用自己的聲音向周邊的年輕人傳遞那美好的消息。
我們希望可以與讀者一起去思考、去探索、也去尋找答案——我為什麼這樣做,我該如何活?希望我們都獲得啟發,願意單單為上帝的兒子而活。
向我們投稿或以志願者的形式與我們同工,一起將上帝的話語分享出去吧!"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小七 https://s3.amazonaws.co […]
讀經:使徒行傳12章1-11節
患有「人格解體」或「失實症」的人常常覺得身邊的一切都不太真實,就像生活在一個無法醒來的夢中一般。雖然長期有這種感覺的人會被診斷為患有此症,但這種情況也被視為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尤其在壓力大的時候。有時即使生活看似十分美好,這種做夢的感覺依然存在,我們的頭腦似乎無法相信好事真的發生了。
聖經也描述上帝的子民面對類似的感覺,他們在經歷上帝的大能和拯救之後,需要時間體會這是真實的,而不是一個夢。在使徒行傳12章提到,彼得被關進監獄裡,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決(2、4節)。當天使將彼得從獄中救出來的時候,聖經形容彼得跟著天使走出牢房,但還處於茫然的狀態,不知道這一切都是真的(9-10節)。天使將彼得帶到監獄外面,然後離開了,彼得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這一切都是他真實的經歷(11節)。< [....]
讀經:約翰一書1章1-4節
美國林肯總統的兒子羅伯特·托德·林肯見證了三起重大事件,在他父親被暗殺,以及詹姆斯總統和威廉·麥金萊總統遇刺時,他都身在現場。
但使徒約翰卻是見證了歷史上四起最關鍵的事件,包括與耶穌共進最後的晚餐、基督在客西馬尼園的憂傷禱告,以及祂的受難與復活。約翰知道,這些事情發生時他都在現場的最終原因,是要讓他為此作見證。約翰福音21章24節記載:「為這些事作見證,並且記載這些事的就是這門徒。我們也知道他的見證是真的。」
約翰在他的書信中重申了這一點。他寫道﹕「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約翰一書1章1節)。約翰覺得自己有不可推諉的責任,必須與人分享他親眼見到耶穌的一言一行。為什麼呢?他說﹕「我們把所看見所聽見的向你們宣揚,使你 [....]
讀經:創世記39章1-12節
在紐澤西州,一名游泳教練目睹一輛車子正沉入紐華克灣,又聽到司機大喊:「我不會游泳!」當時這輛車正快速沒入渾濁的河水之中。就在岸上擠滿圍觀群眾時,安東尼奔向岸邊礁石,取下身上的義肢,跳入水中,把這位68歲的男子平安救上岸。還好安東尼毅然採取行動,這人才能獲救。
我們所做的抉擇事關重大。看看族長雅各,他有許多兒子,卻公然偏愛17歲的兒子約瑟,甚至愚蠢地為他做一件「彩衣」(創世記37章3節)。結果呢?約瑟的哥哥們憎恨他(4節),時機一到便將他賣為奴隸(28節)。然而,正因約瑟被賣到埃及,上帝便使用他,在長達七年的饑荒中,留存雅各全家和其他許多人的性命,雖然約瑟的哥哥們原意是要害他(參閱50章20節)。而引發這一連串事件的關鍵,就在於約瑟的一個抉擇。他為了做個誠實正直的人,決定逃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