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靈修4 | 困境中的呼求
經文:詩篇第4篇 大衛的詩,交于伶長。用絲弦的樂器。 1 顯我爲義的上帝啊,我呼籲的時候,求祢應允我。我在困苦 […]
"雅米鼓勵年輕人尋找自己的人生目的,也相信年輕基督徒應該用自己的聲音向周邊的年輕人傳遞那美好的消息。
我們希望可以與讀者一起去思考、去探索、也去尋找答案——我為什麼這樣做,我該如何活?希望我們都獲得啟發,願意單單為上帝的兒子而活。
向我們投稿或以志願者的形式與我們同工,一起將上帝的話語分享出去吧!"
讀經:出埃及記16章21-30節
梅英姑媽是出了名的節省。在她去世後,她的侄女們抱著苦樂參半的複雜心情,一邊緬懷姑媽,一邊整理她的遺物。她們在某個抽屜裡找到一個小塑膠袋,裡面裝有各式各樣排列整齊的短線。只見袋子的標籤上寫著:「線太短了,無法使用。」
為何一個人會保留並分類整理那些明知無法使用的東西呢?也許是因為這人曾飽嘗極度貧困的滋味。
當以色列人逃離埃及的奴役時,他們揮別了艱苦的生活。但他們轉眼就忘記上帝在領他們出埃及時,所施行的神蹟奇事,並且開始抱怨食物短缺。
上帝要以色列百姓信靠祂。在沙漠中,上帝提供嗎哪做為他們的食物,並且告訴摩西:「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份」(出埃及記16章4節)。上帝也指示他們到第六天要多收一倍,因為在安息日不會降下嗎哪(5、25節)。有些以色列人聽從 [....]
讀經:約翰一書3章11-18節
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一個火車站內,有個年輕人坐在月台的長椅上等車。他身穿長袖襯衫和西裝褲,卻一直打不好他的領帶。一位年長的女士見狀,便鼓勵她丈夫前去幫忙。當老先生彎下腰、手把手地教年輕人打領帶時,這溫馨的一幕被路人拍了下來。這張照片在網路上迅速流傳,許多網民紛紛留言,肯定了這不經意的善舉帶來的力量。
對於基督徒而言,善待他人反映了基督對你我那份自我犧牲的愛。這表達了上帝的慈愛,也是祂渴望祂的門徒能活出的生命,那就是「我們應當彼此相愛」(約翰一書3章11節)。約翰說凡憎恨弟兄或姐妹的,就是殺人的(15節),接著他以基督愛的行動為榜樣來勉勵我們(16節)。
無私的愛不一定需要轟轟烈烈的犧牲,它只是需要我們承認所有擁有上帝形象的人都是寶貴的,將他們的需要放在自己的 [....]
讀經:馬太福音18章23-35節
在2021年,新聞報導了有17名宣教士被一個幫派綁架。該幫派揚言,如果贖金數目沒達到他們的要求,他們就要殺死包括兒童在內的所有人質。很奇妙地,最終所有的宣教士不是獲得釋放,就是成功逃脫。當這些宣教士抵達安全地點後,他們向綁架者傳達了一個信息:「耶穌用自身的言行和榜樣來教導我們,饒恕的愛所帶來的力量,遠比憎惡暴力更強大。因此我們選擇原諒你們。」
耶穌清楚表明,饒恕是大有能力的。祂說:「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6章14節)。後來,耶穌回答彼得的問題,也讓我們知道應饒恕人幾次,祂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18章22節;參閱21-35節)。在十字架上,耶穌的禱告讓我們看到了上帝的饒恕:「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