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活水

讀經:約翰福音4章4-14節 

莉亞因為家庭缺乏溫暖,十四歲就離開家裡,在外頭找了工作,並和朋友們住在一起。她渴望得到愛和肯定,後來就搬去和一個男人同居。莉亞早已嗜酒成性,而這男人還教她吸毒。可是無論是男女關係或是酒精和毒品,都不能滿足她內心的渴望。她不停地追求滿足感,過了幾年,她遇到一些基督徒,他們幫助她,陪她一起禱告。數個月後,她終於發現耶穌能滿足她對愛的渴求。

那位在井邊打水的撒馬利亞婦人在遇見耶穌之後,她乾渴的心靈也同樣得著滿足。這位婦人在中午正熱的時候出來打水(約翰福音4章5-7節),可能是為了避開其他婦女的議論和異樣的眼光,因為大家都知道她曾有幾個丈夫,而且她現在還與別的男人有不正當的關係(17-18節)。當耶穌向這婦人要水喝時,其實是違反當時的社會習俗,因猶太教師通常不會與撒馬利亞婦女往來。 [....]

靈命日糧 : 謙卑日

讀經:腓立比書2章1-11節 

我常覺得人們自創的非正式節日很有趣。單單在二月就有焦糖黏黏包日、世界吞劍者日,甚至還有國際狗餅乾感恩節,而今天則是人們所定的「謙卑日」。謙卑是舉世公認的美德,當然值得慶祝。但耐人尋味的是,這個美好的品格並非一直受人尊崇。

在古時候,人們認為謙卑是個弱點,而非一種美德,因為那時人們更看重榮譽。人們很自然地都會誇耀自己的成就,希望提高身分地位,而不讓自己低人一等。謙卑意味著卑微低下,就像以下對上,奴僕對主人一樣。但歷史學家說,這一切都因耶穌被釘十架而徹底改變了。耶穌「本有上帝的形象」,卻捨棄祂神聖的地位而「取了奴僕的形象」,自甘卑微為人受死(腓立比書2章6-8節)。耶穌這種值得萬人稱頌的壯舉,使得謙卑被重新定義。到了第一世紀末,即使有些作家並不是基督徒,也因基督的作為而將謙卑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