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疫情大流行的日子裡,將憂慮交託賜平安的上帝(有聲中文)

 

作者:Marta Ferreira,英國

翻譯:秋雨, 加拿大

有聲播讀:Joya,中國

 

我自認屬於記憶力超好的那種人,經常有人來找我幫忙:「請提醒我干這個,提醒我干那個 ……」。然而我驚訝地發現每當不安和謊言襲來,或者預感將有可怕的事情發生的時候, 我總是忘記真正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尋求至高上帝的幫助!

英國發生第一波新冠肺炎疫情時,政府實施封鎖措施,我的生活全被打亂了。疫情稍有好轉,我就恢復了一切日常,然而當從同事那裡得知我所居住的城市馬上又要封城時,我感到自由和快樂霎那間在我眼前灰飛煙滅蕩然無存。

我生性喜愛交際,每周都和朋友們聚會,如今終於盼到可以恢復日常,卻又要封城了。現在我既無法與兩位好友坐在一起參加教會的線上聚會,也不能與一個會友家庭延續每周一次的茶聚。想到又將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我難過極了,躲進洗手間哭了起來。

 

絕望中看到希望

面對負面消息我總是習慣陷入焦慮、過度想像和恐慌的惡性循環中。一天清晨,我胡思亂想,整個人陷在恐懼之中。我向上帝禱告,但是像我這樣處於絕望中因恐懼發出的禱告實在缺乏信心。我感到走投無路 。

可就當我開始禱告後,我感到一束亮光漸漸照進我內心的黑暗。起初,感覺並不那麼明顯,但接著針對我心中每項焦慮的特定經文開始出現在我的腦海中。而我越是沉浸在那種安詳的思緒中,上帝的話語就越來越多地涌了進來。

於是,我將自己完全沉浸在天父的屬性和祂話語中,瞬間雜亂的心情開始平復,我安靜下來,接著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平安。

 

我想到耶利米哀歌3章21-25節的經文:

 

「我想起這事,心裡就有指望。我們不致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至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你的誠實極其廣大。我心裡說:「耶和華是我的份,因此我要仰望祂。」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

耶利米哀歌中充滿了先知的哀嘆,他為自己的國家以色列被外邦掠奪蹂躪而向上帝哀哭求告。在國家滅亡前,先知耶利米曾一次又一次地警告以色列民,呼求他們悔改歸向上帝,單單地信靠祂,但百姓卻完全無視先知的呼求。

儘管如此,耶利米心裡仍存盼望。即使他雙目所及儘是令他絕望的事情,他仍然心存盼望!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定睛於至高的上帝,他的盼望不在乎周遭不斷變化的環境,而是在乎那位永不改變、慈愛的、永恆良善的上帝。

那位至高的上帝,承諾搭救一切投靠祂、尋求祂之人的上帝。也是那位可以叫萬事相互效力,讓愛祂的人得益處的上帝(羅馬書8章28節)。

那一天我意識到:我們盼望的源頭和耶利米一樣來自於這同一位上帝。儘管我們阻斷新冠病毒傳播的各種努力看似沒有任何效果,我們仍應心存盼望;儘管我們仍處在封鎖中,雖然我之前以為到現在的話這些都會成為過去;儘管我必須在寒冷、昏暗的雨天騎著車去上班;儘管不知何時能與朋友們重聚,也不知是否能與家人一起歡度聖誕,我仍應心存盼望。與先知耶利米一樣,無論環境如何,我依然有盼望,只要我牢記這盼望的源頭是至高的上帝。

 

謹記上帝的良善

值得慶幸的是上帝知道我們是多麼地健忘,因此,祂教導我們如何能夠保持鮮活的記憶。在申命記6章6-9節的經文中,上帝教導祂的子民要將祂的律例典章牢記在心裡,要與周圍的人時常談論,要寫在房屋的門框上和城門上,要系在手上戴在額上。

上帝的律例典章是祂向我們施慈愛的體現,因此在生活中實踐祂的教導能夠幫助我們定睛於祂的應許,心存盼望。我將申命記6章6-9節經文內容用以下三種方法付諸實踐:

 

1.將有關上帝的真理髮送給朋友

 

根據我自身的經驗,用簡訊將聖經中上帝的真理髮送給身邊的人是非常有效的與人談論上帝話語的方法。當我知道我所居住的城市實施封鎖措施的那天,我收到了朋友的簡訊,內容是一段經文和一段禱告,讀了之後讓我受益匪淺。

 

2.使自己沉浸在經文的環境中

 

第二個有效的辦法是讓自己眼睛所到之處都能看到上帝的話語:把經文抄寫下來貼在卧室里;將手機鎖屏設置成經文圖片;將經文貼在辦公桌周圍。我選用的經文有些是我生命中某個時刻上帝提醒我注意的,有些是與我此刻經歷相關的,還有些是鼓勵自己始終仰望上帝,將自己的生命、憂慮、以及喜樂交託給祂的。

 

3.將注意力鎖定在一條經文上

儘管我將自己沉浸在四處都是經文的環境中,但這並不能保證我隨時隨地都注意到這些經文。但是我發現,每當我最需要的時候,我的眼睛會移向某一節經文,它帶給我思考,並給我安慰。

這段時間,每當我感到心灰意冷、思念朋友或者擔憂不知新冠肺炎何時結束時,當我發現自己開始牢騷滿腹的時候,我貼在牆上的一段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的經文就浮現在腦海中。於是,我求告上帝幫助我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通過禱告,我發現我看問題的角度變了:我不僅有勇氣喜樂地面對每一天,而且還可以去關心他人的需要了。

將經文貼在我的四周讓我非常受益,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上帝將聖靈賜於我們心中,與我們同在。當我們軟弱時,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羅馬書8章26-27節),也會在我們需要的時候讓我們想起某些真理。這些真理不僅是我們在聖經中讀到的,還有我們在生活中親身經歷的上帝的信實,良善及恩慈 。祂讓我們明白患難的意義,並且提醒我們有永恆的盼望,使我們不至於羞恥(哥林多後書4章16-18節,羅馬書5章3-5節)。

如今,我不敢自詡能夠完全處理好憂慮的問題,但這些方法讓我有足夠的信心繼續前行。雖然我們還處在封鎖中,情況依然艱難,但我知道上帝能消除我的煩惱和憂慮並且賜我平安。我向上帝祈禱:求聖靈堅固我,幫助我忘掉讓我心生恐懼的事情,而要時刻牢記至高的上帝大過一切的難處 。我相信祂不僅能夠幫助我,也一定可以幫助任何一個求告祂的人,因為祂是信實的上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最棒的禮物

合一不是拜登的職責

作者:Ashley Ashcraft,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前兩周的大選之夜,當我的家人看著選票湧入時,我不禁對美國明顯的分歧感到沉重。兩位候選人的得票率在大多數州是如此的相近,我覺得就算我們再努力,也製造不出更完美的分裂了。

我們現在的這種分裂是許多人心靈的負擔。看到代表美國分裂程度的非常清晰的數據,至少可以說是令人沮喪的。

而現在民主黨候選人喬·拜登已經獲勝。我聽到很多人討論擺在他面前的任務——重新讓「美利堅合眾國」合一起來,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甚至或許是不可能的。

是的,喬·拜登可能贏得了選舉,但他贏得了一個很分裂的國家的領導權。

不幸的是,美國的政治分裂也影響了教會。基督徒和這個國家其他地方一樣分裂。雖然我們都想相信一個新的候選人會讓我們合一起來,但一直壓在我心裡的想法是,真正的合一不是喬·拜登的工作……而是我們的。

把這個責任推到他肩上是錯的。合一始於教會(腓立比書2章2節)。我們在教會裡的合一會反映到全世界。它將改變我們與他人的互動方式以及人們對教會的看法。這是最重要的,不僅對美國的政治分歧如此,而且在教會如何向世界展示基督這一方面也是如此。

 

合一的呼召是依據聖經的

 

這呼召始於約翰福音17章中被稱為大祭司的禱告中,耶穌祈求與祂的子民——教會合一。祂在22和23節禱告,

「……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 我在他們裡面,你在我裡面,使他們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

耶穌的合一禱告與愛緊密不分——天父與聖子之間的愛、耶穌與教會之間的愛、教會與世界之間的愛緊密。與耶穌的連結需要合一。它要求我們彼此相愛。

保羅延續了耶穌在教會中合一的主題。在《哥林多前書》一書中,他為哥林多的教會祈禱,這座城市被稱為一個大熔爐,是一個不同民族和文化的聚居地:

「弟兄們,我借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都說一樣的話,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哥林多前書1章10節)

所有這些聽起來都不錯,但我們該怎麼做呢?我們如何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一個播種和平而不是分裂的民族?

 

 

從家裡開始

 

特蕾莎修女說得最好:「如果你想改變世界,回家愛你的家人。」我相信合一的呼召從我們的家庭開始。

這個呼召塑造了我如何教導我的孩子,如何在他們面前說話,以及他們如何看到我與朋友和同事的談話。

我和丈夫有責任為我們的孩子樹立團結和愛的榜樣。這意味著去肯定我們所看到的各種膚色的人都是上帝偉大創造的一部分,或者教導他們:即使我們不同意我們朋友的看法,我們仍然可以愛他們。

前幾天我把女兒從學校接回來,她哭著跑到我懷裡——一個女孩在操場上說了些不友善的話,我的孩子很傷心。

我們討論過,即使別人不友善,我們也要待人友善。有時這是一個很難做出的選擇,但我們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將以愛為標誌,而不是仇恨或憤怒。

隨著孩子們的成長,我知道這些實踐和平與合一的機會將繼續出現。

 

正因為如此,我對耶穌呼召尋求合一的回應,是從家裡開始的。

 

 

但它不會停留在家裡

 

不過,這種合一的效應不會只停留在家裡。它將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人際關係、工作和世界裡。

達拉斯·威拉德(Dallas Willard) 談到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特定的影響領域,作為基督徒,我們可以把上帝的國度帶到我們特定的領域。對我來說這可能是我的教室。我在這個小小的角落裡有影響力和權威,所以我可以在那裡成為一支合一和和平的力量。

但是我們該怎麼做呢?實踐起來是什麼樣子呢?

首先,我認為在我們對別人做出判斷之前,我們應該先向內看。耶穌在馬太福音第7章說:「為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第3節)。

向內看,我們可以考慮試試依納爵·羅耀拉(Ignatius of Loyala)對良心檢討的實踐。可以每天晚上有意識地回顧我們的對話,我們所採取的行動,我們與之互動的人,然後考慮有什麼需要懺悔,以及需要注意的上帝的指導或指示。

 

第二,我們可能需要進行艱難的對話並接受糾正。想想你所在領域的人。是否需要與他們進行任何談話?有沒有需要說出或聽到的真相?你是否需要接受糾正?

最後一個想法是關於社交媒體的。甚至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也應該如何反映基督。我經常和我的學生討論這個問題,我們發布的言論將會很長一段時間裡對他人造成極大的影響力。教會需要未雨綢繆,不要在社交媒體上助長狂熱。我要假設,真正的改變將來自於真正的面對面對話,而不是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發布推文、模因或夸夸其談。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的言論——在它呈現的所有形式上都有它的影響力。擁有一個影響領域是一個責任重大的事情;我們需要確保我們是為了別人的益處而發聲,而不是為了傷害他人而發聲。

因此,思考我心中的挑戰後,我懇請教會——尤其是美國的教會——在這個時候追求和平,願意「雖然不一致、仍然彼此相愛」。

 

願定義我們的不是我們的政黨,而是我們對耶穌的愛。希望我們記住,至少在教會方面,合一不是喬·拜登或其他政客的職責,而是我們自己的職責。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雙11 | 我為什麼不囤貨?

作者:不囤貨的女超人,中國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說實話,我不是很清楚雙十一囤貨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個雙十一,我的購物車都是空的,因為我從沒經歷過物流滯後。那麼,我不愛買,買,買嗎?當然不是,如果我有什麼顯著特徵的話,愛買一定是最明顯的特徵之一。

我喜歡尋找最新的,好用的物品,當然,也超愛折扣!不找到國內外全網最低價,我是不會罷休的。因此,不用雙十一,我本身就喜歡囤貨。兒童電動牙刷買一送一,雖然當時我只有一個孩子,我還是買好幾份,給朋友家的孩子們都買上,絕對不能讓這個便宜從我指尖溜走;找到國外一款紅糖,工藝一流,立馬囤好幾包,千里背回家,家人朋友一人一包,最後我自己這一包吃了一年也沒吃完…… 5年前瘋狂囤了一堆包,雖然到現在有些包我都還是沒有背過幾次,但好處就是我到現在都沒有任何購買包包的慾望了。但讓人頭疼的是,因為所生活的城市潮濕,每年包包都長霉……

當家裡被我買的玩具和書籍堆積到客人沒地方落腳時,當我打開零食櫃和冰箱,不得不一批一批清理沒來得及吃的食物時,我就知道我不僅僅是雙十一不能囤貨,平時也不能多買東西了。

囤貨省錢嗎?

我最喜歡跟我先生說的一句話就是:「老公,我今天買什麼什麼東西省了好多錢呀!」而我先生總是笑著說:「恭喜你又通過花錢賺錢了。」折扣找得好,不就是賺錢嘛。但這一美好景象的前提好像是,你不囤。一囤,你就虧了。洗髮水買二送一,但是很快等我要搬到地球另一邊的時候,我第一瓶都還沒用完……於是我變成了用兩瓶洗髮水的錢買了一瓶洗髮水……芝士8折,我買三包,最後第一包都還沒用完呢,就集體過期了……小朋友的衣服2折,我把以後一年的衣服都買好,可是,孩子長太快了,有些衣服還沒來得及穿,已經變小了……麵包機不過期,買了麵包機我就可以天天自己做麵包,比去麵包店買健康多了,還能省錢,可是,2年過去了,我用了不到三次……生活哪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天天做麵包呢?我們以為在折扣期囤貨是賺錢,但卻忽略生活總是充滿各種意外和驚喜,而我們囤的物品常常又有保質期,長期算下來,囤貨真的可能比只買需要的更貴呢。

 

囤貨時,我失去了什麼?

我所在的城市,房價全球第一。有一次看一個娛樂報道,說有一個女星抱怨房子太小,沒地方放衣服。當時無法理解,直到我們搬來這座城市,才明白,可能真的是放不下……因為我自己的就放不下了……更何況明星的呢?為了有更大的生活空間,我開始只買最喜歡,每天都想穿也每天都能穿的衣服。漂亮的衣服打1折?我也只買我需要的,因為房價更貴……我不想被衣服包圍。感謝主,當生活空間狹小時,我們才有機會去發現,衣櫃里有多少衣服是我們不需要的,廚房裡有多少廚具是閑置的,櫥櫃里有多少小物件是1年以內都沒有用過的,而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裝飾物件是我們不需要的。當我們把這些東西整理出來捐獻或送人之後,突然覺得家裡大好多,心情也變得更舒暢,好像整個家,整個生命都減了一次肥,輕鬆很多。《令人怦然心動的整理術》真人秀里,有很多家庭明明房子很大,卻堆了一堆無用的物件,讓房子失去了本身應該有的功能:客廳無法會客,廚房找不到要用的廚具,衣櫃衣服太多找不到衣服……我們的生命是否也會這樣呢?因為堆積的東西太多,而沒有空間和時間去處理真正重要的事情。我花很多時間淘的玩具我女兒最多玩30分鐘,我用淘玩具的時間來聽她閑聊,會不會是更好的禮物呢?

有蟲子咬

讓我從此害怕囤貨的另一個關鍵原因是有一段時間,我家長蟑螂了。我與蟑螂天天緊張作戰兩個月,家裡蟑螂不但沒有變少,反而越來越多,廚房、客廳、甚至睡房都是蟑螂,不單黑夜可以看到蟑螂,連白天都可以!這讓我簡直快瘋掉。在我扔掉所有不是必要的物品之後,我也終於擺脫掉了蟑螂(當然也嘗試了各種蟑螂葯)。那段經歷太可怕了。一旦有蟑螂,它們真的是躲到各個犄角旮旯里的,家裡東西越多,小強們越多地方躲藏、生長,也就越難清理掉它們。雖然,那時我緊張到放聲大哭,但這段經歷真的成為了我囤貨症的強力解藥。從此,我真的怕了……

你能說走就走嗎?

婚後的幾年裡,我和先生搬過三個城市,六個家,搬到我們短時間內再也不想搬家了。但這些搬家經歷也讓我和先生認識到家裡不能有太多東西,最好所有家當裝進行李箱說走就能走,誰知道下一個人生階段,上帝會突然帶我們去哪裡呢?既然我們這麼喜歡旅行,就隨時做好準備可以說走就走吧。

耶穌在馬太福音教導大家說: 「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馬太福音 6章19-21節);又說:「……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 6章19-21節)。

要不從今天開始,就積極地過一個不囤貨、不積攢財寶在地上,不在吃喝上花太多時間,可以有時間和空間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的生活?一旦祂呼召,就收拾好行李跟祂說走就走!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雙十一的「買買買」讓你焦慮了嗎?(有聲中文)

 

作者: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這幾天我忙到頭疼。忙什麼呢?當然是雙十一大促,買買買啦。

自從雙十一從曾經的光棍節變成了一年一度的超級購物狂歡節後,我就沒有在11月10日這天晚上好好睡過覺,總要等到零點搶付,以拿到最最優惠的價格。我會提前幾天就把大半年需要用的東西放進購物車,一直想買不敢買的大件物品當然也是這個時候入手啦。今年因為小寶寶過兩個月就要出生,連家人都會叮囑我要在雙十一給寶寶提前買好嬰兒床和手推車之類的物品。

然而由於近兩年TB的優惠規則越來越複雜和花哨,搞得我買個東西都要掏出小本子和計算器,算一算究竟如何買才最划算。提前預購折扣,跨店滿300減40,各類店鋪優惠券…… 完全讓人暈頭轉向。湊不夠300可不行,一定要想辦法湊一個整數;店鋪優惠還沒有完全用掉,再買點別的什麼湊湊唄……最後還得再想一想有什麼漏買的嗎?畢竟一年就這一次最大力度的促銷,錯過可就後悔莫及了呀!

這樣的想法和買買買及各種計算數額,搞得我這幾天完全沒有平安,當然也犧牲了很多本來應該親近主的時間。付完款後,我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這樣似乎是買到了物超所值的東西,但講真,我真的不喜歡買買買的生活,也不喜歡網上購物。

 

消費主義的陷阱

從之前只有11月11日當天可以大促消費到今天從10月底就開始預付款,11月1日開始搶購,整整十多天都可以享受優惠。以及再過一個月的雙十二購物節,更不用說618之類的憑空出來的各樣購物節日,簡直讓我覺得不可思議。商家們為了刺激消費幾乎每個月都安排一個購物日。商家的各種營銷噱頭讓大家不斷陷入買買買的陷阱中。我們以為自己撿了便宜,其實買了一堆根本不需要的物品。之後面對不好看的銀行卡餘額(或者數額不低的信用卡賬單),只好不斷地努力加班工作,於是自然而然變得比之前還要忙碌,心中也更加焦慮。物質的堆積只不過能讓我們在付款時得到一瞬間的愉悅感,之後確實空虛和後悔。家裡的空間被各樣的物品擠滿,根本帶給不了我們任何快樂。最後成了我們擁有越多,反而越不快樂。平安漸漸地從現代生活中消失了。人們都成了踩在輪子上的倉鼠,以為只有這樣不停蹬腳下的輪子才能保持平衡。

深陷物慾捆綁的我們自然不會有時間親近上帝。我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之前,我每天都有時間來到主面前清心靈修,但最近幾日因著要買東西,整個腦袋裡都充斥著各樣繁雜的聲音。

 

主會如何看待在「買買買」中焦慮不已的我

 

昨天,當我在一邊加購和湊單,計算著各種優惠是不是用到位,一邊看著時間被這樣浪費掉而感到煩躁不安的時候,忽然就想到主會如何看待這個時候的我呢?

 

祂一定在天上發笑呢吧?還是說會很無奈呢?我在做的事情絲毫沒有永恆的意義,和靈魂及永生扯不上半點關係。我在買買買中造就了誰呢?細想一下,似乎連我自己也沒有造就。雖然主讓我們做一個好管家,但卻不是說讓我們把時間浪費在消費的算計上面。我以為我自己省了錢,卻丟失了造就靈魂的時間和內心的平安。

 

簡單生活,理性消費

我們還是要回到主的話語中來認識關於消費的真理。主的話語說:「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摩太前書6章6-8節)。從這幾節經文可以看出,在主里的理想生活並不是各種拆快遞和買買買,而是簡單、知足的生活——只要有夠用的物資就可以。反思一下現在的生活,其實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少之又少,買到的很多東西都是「想要」而非「需要」和「必要」。如若我們都可以聽從聖經的教導,只把金錢用在必需品上,過敬虔而知足的生活,我們的生活會有更多的空間給主和上帝的國度吧。

 

對於我自己的現狀來說,我不光需要求主賜給我恩典讓我能夠不再繼續陷在買個不停的陷阱中,還需要整理一下家中的各樣物品,減少物質的堆聚,讓生活回歸簡樸。用不到的東西可以分享給需要的弟兄姊妹,這樣也能物盡其用,幫助有需要的人。

如果你跟我一樣,因著「買買買」而感到焦慮和不平安,讓我們一起回到主裡面,學習過簡單的生活,只買需要的東西,把更多時間放在與永恆相關的事務上面,做一個真正的好管家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