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猩球崛起3》:饒恕 VS 吞噬內心的黑暗

WeChat Image_20170919155637

作者:Simon Moetara,新西蘭

翻譯:Elim,中國

*圖片來自電影官方宣傳片

4星好評

《猩球崛起3》是這一廣受好評系列電影的第三部,也是一部史詩級的巨作,展現了人與猿之間的最後對決。

如果你不熟悉這個系列電影,沒關係,且聽我道來。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在本系列電影的第一部《猩球崛起1》(2011年)中,人類在黑猩猩身上實驗一種用來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新藥物。結果藥物使一個被年輕醫生養大的猩猩凱撒(安迪•瑟金斯飾)智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於是凱撒把這種藥物帶給其他猩猩使用,結果他們都變得異常聰明。但這種藥物引發了一場「猿流感」,很多人因此喪生。

在第二部《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2014年)中,一隻在人類研究所里遭受了折磨和實驗的猿猴科巴叛變了,它不再服從凱撒的領導並向人類發動了戰爭。後來人類聚居區向外發出了無線電求救信號,一個陸軍基地收到了求救信號,並向猿類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進攻。戰爭持續了兩年,這就把我們推向了《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2017)的故事中。

(前方高能劇透,介意勿讀)

饒恕、憐憫和救贖是這部電影的主旋律。影片一開始,凱撒出於憐憫,在一場人類發動的進攻之後將4名生還者送回。他只想要猿類能夠重回到森林中而不再受任何的打擾。凱撒想起了科巴,他無法饒恕人類對他的折磨也無法放下心中的苦毒。然而,當凱撒後來遇到上校(伍迪·哈里森飾)時,情況變得更糟糕了。

上校是一個毫無憐憫之心的人。人在感染猿流感后最新的一個癥狀是失聲。遇到任何有這種癥狀的人,上校採取的方式都是格殺勿論,對於那些反對他這種做法的人,也是殺無赦。他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都沒有放過。哈里森在劇中臉上塗著迷彩偽裝油,剃着光頭的造型讓人想起馬龍·白蘭度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導演的史詩戰爭片《現代啟示錄》(1979年)中飾演的科茨,科茨以戰爭的名義進行殘酷的屠殺,並拒絕服從上級領導的命令。在上校殺死凱撒的妻兒后,作為領導者的凱撒選擇了報仇,而不是帶領自己的族類去更安全的地方。在自己的巨大痛苦中,凱撒忘記了他之前說過的話。他能從自己內心的黑暗中走出來嗎?

一個先前在馬戲團的猩猩——莫里斯,他在整個電影系列里擔當凱撒的顧問,並負責喚起凱撒的良知。他一直都在挑戰凱撒,有次他說:「你說這些話的樣子好像科巴。」後來,當凱撒和其他猿一起被捕獲並且因欠缺領導能力而被他的族類拒絕時,一個叫萊克的年輕黑猩猩懇求他說:「原諒他們吧,畢竟他們經歷的太多了。」

凱撒的內心在爭戰。在故事結束之前,凱撒將要面對他和上校之間最後的考驗。他會以眼還眼呢還是內心再次尋得憐憫的能力呢?

一個影評人評價導演馬特·里夫斯,說他拍了一部「啟示意味濃烈的偽聖經電影」——死亡的陰影過去了,新的生活正在展開——這很明顯有《出埃及記》的痕迹。猿類們最後脫離了奴役和壓迫,他們終於「穿過了曠野」,來到了應許之地——兩個偵查猿帶來了好消息,他們找到了一片適合居住的佳美之地。

問題是,凱撒能放下內心的仇恨,進入新發現的家園嗎?(這仇恨也腐蝕了科巴的內心。)還是他會像摩西一樣無法進入應許之地,只能遠遠地觀忘呢?

基督教作家和護教學者C. S 路易斯在他的經典著作《返璞歸真》中寫到:「在自己需要去饒恕別人之前,每個人都覺得饒恕是一件美好的事。」然而,儘管困難,饒恕仍是基督徒生命的重中之重。

饒恕是我們基督信仰的核心。我們祈求上帝的饒恕,正如我們饒恕那些得罪我們的人一樣(路加福音11章4節)。新約中有一個經常被翻譯成「饒恕」的希臘詞彙,它的原文意思是「釋放,放手,扔掉」。就是說要原諒別人的冒犯,選擇不要求對方還債。法國哲學家西蒙娜·韋伊說,當我們選擇饒恕時,我們就放棄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觀。當我們饒恕的時候,我們也能將自己(有可能也將施害者)從苦毒和怨恨的惡性循環中解放出來。

另外,我們能夠饒恕也是因為上帝先饒恕了我們。保羅在聖經中寫到:「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里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4章32節)」心理輔導師大衛·西蒙德博士總結出了福音派基督徒情緒問題的兩大起因——一個是無法理解、接受和活出上帝無條件的恩典和寬恕;另一個是無法給予其他人無條件的愛、寬恕和恩典。我們都渴望恩典,但是我們很多時候並沒有活在恩典當中。

希望福音的好消息滲透到我們的方方面面,好讓我們在沒有恩典的世界里活出充滿恩典的生命來榮耀我們在天上的父。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重新美麗

看完電影《敦刻爾克》,我覺得我更有勇氣傳福音了

Dunkirk-Searching-For-The-Way-Home

作者:CalebYoung,澳大利亞
翻譯:覃函涵,中國
*圖片來自電影官方宣傳片

為了活下去,你願意付出怎樣的努力和代價?為了救他人的性命,你又願意付出多少呢?

這兩個問題正是電影《敦刻爾克》的核心主題。這部動作驚險片是基於二戰時發生在法國港口敦刻爾克的真實歷史事件創作的。

當時納粹入侵法國,40萬盟軍士兵(大多數是英國人)被逼到了敦刻爾克的海灘,他們孤立無援,被迫擱淺了。家鄉英國就在26英里之外——穿過英吉利海峽就是。然而連時任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也認為,即使是這樣,最多也只能救出4萬人。最後的事實卻是,全國各地由軍隊和平民船隻組成的一批批小艦隊成功地拯救了33萬4千名士兵,把他們平安帶回了家。

電影情節緊湊,視覺和聲效一流,敘事方式獨特,製作精良,再加上整體演職人員的出色演技,使得這部電影的觀影體驗爆表,絕對是今年大片兒中的佼佼者。

然而當我審視我的基督信仰,我意識到影片內容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應該如何對待耶穌在十字架上施行的拯救大能。(前方高能小劇透)

有很多人需要救恩

就像在1940年的敦刻爾克海灘上一樣,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絕望的人。他們生活在恐懼之中,渴望找到出路。影片中年輕的士兵Tommy和Gibson因求生心切而偽裝成醫務兵,登上了專門運送傷員的船隻。如今的很多人也是如此,他們靠自己想盡辦法,帶上面具,好讓自己覺得有安全感。可惜,就像電影里那艘傷員運輸船最終沉沒了一樣,我們從這個世界中獲得的虛假保障,根本無法拯救任何人。

我們要把出路指給他們看

在電影中,Dawson先生和他十幾歲的兒子Peter以及水手George都知道,只有他們家的船和英吉利海峽上其他成百上千的小船才能拯救那些士兵。可是,知道歸知道,要救人需要的是行動。他們得越過艱難險阻,駛過海峽,才能真正拯救士兵們。作為基督徒,我們知道那可以救人靈魂的“道路,真理,生命”在哪兒。但是僅僅我們自己知道這一點,並不能幫助到任何人。我們必須要刻意地尋找機會,跟周圍的人分享這個好消息。

跟人分享救恩的好消息並不容易

對於Dawson,Peter和George來說,穿越英吉利海峽的過程充滿艱辛。對於所有自願使用自己的船隻去搭救士兵們的普通平民來說,他們要面對的是德國潛艇和飛機的轟炸。整個過程充滿着風險和不確定性。前往敦刻爾克的水手們需要的是勇氣,決心,甚至是要犧牲自己,才能去拯救海對面那些絕望無助的人們。

同樣的,把耶穌基督的救恩分享給周圍的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我們也要面對敵人的攻擊。它一直在想盡一切辦法讓我們失去信心和放棄。然而正是因此,我們要像奔向敦刻爾克的水手們一樣,帶着勇氣和毅力迎難而上,為了拯救他人甘願獻上自己。

你永遠不知道為了生存人們願意忍受什麼。電影《敦刻爾克》體現了人類在困境中的堅韌精神。但是僅僅靠着堅韌的精神還不足以拯救我們。我們無法拯救自己脫離我們的罪性。基督的福音之所以美妙就在於,它並非是要我們倚靠自己的能力。就像電影里那些拯救了成百上千生命的船隻一樣,耶穌基督就是我們的救生艇。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跳上那艘艇!對於已經得救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去把這白白得來的耶穌基督的美好救恩告訴更多人。

電影《敦刻爾克》宏大的場面,精良的製作絕對會讓觀影的你感到驚心動魄,你會對在敦刻爾克所經歷的恐懼和勇氣感同身受。然而,當你沉浸在電影帶給你感動的同時,也希望你可以受到啟發和鼓勵,去把耶穌基督的救恩分享給周圍那些需要救恩的人們。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文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重新美麗重新美麗)

 

 

我那麼鍾情超級英雄,也是有原因的(有聲中文)

Why-I-Have-Always-Loved-Superheroes

作者:Desiree U. Angeles,菲律賓

翻譯:悅,中國

語音播讀:Zel,新加坡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曾是蝙蝠俠的超級粉絲。我知道身為一個女孩兒,喜歡這個角色也許有點不尋常,但是我總覺得這個會飛的英雄非常迷人,因為他雖然沒有超能力,卻可以擊敗惡棍。

也許,我會喜歡蝙蝠俠還因為我小學的時候一直被欺負。每當我被別人欺凌時,我多希望自己可以擁有蝙蝠俠不屈服的意志力、智慧和力量去反擊,而不是害怕地跑到牆角抱住頭。我甚至試過請媽媽送我去學習自我防衛,但她沒同意。

所以我迷上了超級英雄劇。看得越多,我越希望有一天可以有一個超級英雄來保護我不受欺負——當然,如果我自己能成為一個超級英雄就更好了。我對超級英雄的執念甚至使我與朋友們產生了隔閡。我的很多同學就覺得我好奇怪。

然而校園霸凌並沒有停止,這讓我的處境更加艱難。當時我覺得沒有人會愛我、接受我本來的樣子。沒人能懂我的感受,也不會有人敢去愛和接受我這樣一個怪咖。所以我抱定我的童年幻想並安慰自己超級英雄會給我帶來幸福。

直到我認識了耶穌。時至今日我仍然記得那一天,我跟媽媽被邀請去參加附近一個教會的主日禮拜。在那裡,我認識了一個真正的超級英雄(不像蝙蝠俠或者其他的正義聯盟英雄都是虛構的)。這個超級英雄就是耶穌基督。耶穌屈尊降世為人與我們同住,並帶領我們重新回到天父的身邊。這個英雄不同於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祂深切地在乎我,全然地認識我;祂犧牲了一切,甚至捨棄了祂自己的生命來救我。(約翰福音3章16節)

這位超級英雄也陪在我身邊指導我走人生的每一步。與DC漫畫的虛構人物不同,祂是真實存在的並且始終跟我在一起,祂保護我,並且無條件地愛我。祂接受了破碎不堪的我,而且比任何人都愛我,唯有祂可以將我徹底改變。

這個真相如醍醐灌頂。漸漸地,那些因着遭受欺凌而帶給我的痛苦消失了。正如詩篇第143篇3節所說“祂醫好傷心的人,裹好他們的傷處”。耶穌醫治了我的傷口。

我們有人喜歡尋求超級英雄,尤其是當他們遭遇困難的時候。有時我們甚至會太依賴朋友和家人,把他們視為自己的超級英雄。但是我們有一位又真又活的上帝,祂比任何手繪漫畫人物和我們認識的人都強大得多。祂才是那位終極英雄。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作品為雅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再見,假象!

我們為什麼想要「神奇女俠」這樣的人設?

Untitled

作者:Leslie Koh,新加坡

翻譯:覃函涵,中國

文中圖片來自豆瓣電影

首先說重點:神奇女俠很好看(當然…電影本身也是相當贊的)。

如果你還不認識蓋爾·加朵的話,她真的很漂亮。來自以色列的女明星加朵由模特轉型成為演員,2009年在電影《速度與激情》中的表演則是她的熒幕首秀。據說加朵有猶太、波蘭、奧地利、捷克和德國血統,複雜的家淵血統造就了她出眾的外形(她是2004年以色列選美大賽冠軍)。因此,看《神奇女俠》這部電影時很難不被神奇女俠的美貌所吸引。

Untitled1
好啦,好啦,言歸正傳講電影。這部電影涵蓋了所有大眾娛樂所需要的元素——好看的布景、出色的演員、激動人心的打鬥,一絲浪漫以及一些關於人生哲學的思考,當然還有不少幽默。如果你是女生,我猜你會喜歡電影所凸顯的勇敢好戰的女性形象。如果你是男生,那麼,就是看蓋爾·加朵嘍。

至於情節嘛,有些橋段至少在我看來實在太一般(DC漫畫的死忠粉們,抱歉啦)。如果看了預告片,整個情節就基本能猜到個大概:Diana是一位亞馬遜部落的公主,也是一名勇士。一直以來她被母親保護,生活在天堂般的島嶼上,不染世事。可是,在救了一名落水的一戰飛行員后,她決定離開島嶼,加入戰爭,為世界懲奸除惡。

Untitled2

在兩小時二十分鐘的電影里,我們看到她不僅做到了懲奸除惡,還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的人生觀以及對人性的認知成熟起來,也明白了什麼是善與惡的真正源頭。好吧,真的有人會如此天真么?相信憑着一顆純潔的心就能戰勝這世界的邪惡?雖然電影里加朵無辜的大眼睛就快讓人相信,但我還是表示懷疑。

大家更能贊同的可能是,神奇女俠為以痛苦的暗黑系英雄人設為主導的電影世界帶來了一絲人性與幽默感。當神奇女俠第一次出現在2016年的電影《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中時,她就贏得了觀眾的喜愛。那時候她的出場音樂——一波爆發力極強的電吉他音樂,現在已經成為了她的標誌性音樂。也難怪,在不然會沉悶、充滿男性荷爾蒙氣息的電影里,太需要這樣的女性氣質與幽默了。

Untitled3

其實《神奇女俠》的創作初衷本來就是如此。心理學家William Marston在1941年創作了這個角色。那個時代女權運動風起雲湧,作者受到啟發,創作了這個深信真愛與和平可以戰勝邪惡的女性角色。因此,Diana Prince—— 不使用刀劍、盾甲和真言套索時的「神奇女俠」,是位充滿愛心、善良、細膩敏感的女性。這樣的人物設定是不是太天真?也許吧,但她的確充滿魅力。

有意思的是,從影片一開始我們就能感覺到,神奇女俠不完全是人類。她有一些無堅不摧的能力,甚至可以抵禦時間的侵襲。這可不算是劇透。《蝙蝠俠大戰超人》里就能看出這些了,《神奇女俠》又肯定了這一點。

難道這就是為什麼世界如此需要神奇女俠的原因?這是不是默認,必須得到超能力英雄的幫助才能在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取得勝利?是不是我們在心中已然認識到,即使我們內心渴望正義戰勝邪惡,但有些事情人類僅僅靠着自己就是無法做到,因為邪惡的力量大過我們本身?

Untitled4

可是與此同時,我們又希望看到我們的超能力英雄擁有人性,希望他能與我們一樣,能感受痛苦。我們之所以喜歡神奇女俠,是因為她就像我們一樣,也會傷心,也會愛。沒錯,我們希望我們的拯救者比我們強大的同時,也能像我們一樣脆弱。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

雖然《神奇女俠》只不過是一部電影,但我們不妨多挖掘一下其中的意義。不難看出,電影嘗試體現一種將基督教元素與希臘神話相結合的DC漫畫人生哲學。Diana非常清楚,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較量,而是宇宙中兩股力量的角逐。她堅信正義必然戰勝邪惡,並下定決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加入這場戰鬥。同時她明白,要贏得最後的勝利不僅需要人類的努力,更需要上天的旨意和幫助。

我們為什麼需要超能力英雄?因為我們知道,雖然我們渴望正義得勝,但我們仍然無法只靠自己贏得這場戰爭;因為我們需要在這無望的世界里看到希望;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位神奇女俠的幫助。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頭條大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