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人生如何重獲希望

 

作者:米米

有聲播讀:佳音

 

 

我是一個“J”人,在MBTI的測試中,J代表判斷,意思是對生活喜歡做明確規劃,也可以說是一個喜歡掌控一切的人,穩定和秩序在J人的世界裡很重要。可是生活總是在你平靜安穩的時候跳出一隻螞蚱給你一個“驚喜”。

就比如說,終於瘦了幾斤的我在一個刺激下突然暴食了。就比如說,得到了一份工作卻被有背景的人擠走了。還比如說,準備去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突然發現餘額不足以至於無法支付車費。你也許會說哪有這麼倒霉的人啊,但是以上三件事就是這兩個月內發生在我身上的。

如果順利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才算看到希望,那2024年中國大約1179萬失業人口何時才能重獲希望?

作為一個基督徒,如果把你的人生比喻成一列駛往遠方的火車,你開著導航以最快的路線往目的地駛去,這個時候火車來到了第一個交叉路口,導航是左,上帝讓你走右,但是右的路崎嶇難走,也許你會拍拍胸口安慰自己,上帝有祂的美意啦,萬事互相效力嘛;終於艱難度過第一段路,當第二個路口上帝還是沒讓你走導航,你大概會咬咬牙說“我還是順服上帝的旨意”;當第三個路口還是這樣時,你再也忍不住了,對上帝怒吼“上帝啊,你有完沒完啊?”

“嗚嗚嗚…我這麼難過你都不安慰我一下,我遇到了這麼多委屈也不心疼我一下,我差點被車撞也不關心我一下…”我一邊過橋一邊大哭一邊大罵一個無辜的姊妹,而電話那頭是一句又一句溫柔的安撫,將近20分鐘的通話,我的情緒被撫平了。姊妹說你有事給我留言,我有時候忙,但我看到就會回你。我聽到這一句又被安慰了一次。上帝清楚知道我經歷了什麼,有時候祂也許會“延遲安慰”,但祂從不誤事,因為祂是大能的,又是慈愛的。

放下電話的時候已經到達了前對岸的公園了。我準備帶上耳機聽道,然後在公園溜達一下,打開YouTube突然看到一個海報,來自The Hope“你所付出的一切,上帝都看見,上帝會給予你力量”,然後就是啓示錄3章8节的經文「我知 道你的行為,你略有一 點力量 ,也曾遵守我的道,沒有棄絕我的名 。看哪 ,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上帝啊,這是你給我應許嗎”?

因為身體不舒服,我從香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養病,在這期間,我找了三份工作都因為不同的原因不得不離開了。這段時間,我一直都在問上帝“what”(什麼)和“where”(在哪裡)的問題。“上帝,我的下一份工作是什麼?”,“上帝,我的下一份工作應該在哪一個城市?”直到有一天聽道是講約書亞記,上帝來找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過約旦河去到那應許地,上帝並沒有和約書亞細說一個完美的路途計畫,但是上帝給了約書亞一個應許,在約書亞記1章5「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我決不離開你,也不離棄你。」這一刻,我突然明白,上帝也沒有給我一個完美的計畫,但是祂給了我一個值得期盼的應許。

聖經中有好多應許的經文“上帝應許一生與我們同在,不撇下我們,也不丟棄我們”(申命記31章6節)。也告訴我們,“我們會遇到苦難,但祂已經勝了世界了”(約翰福音16章33節)。我們總是在慌亂中求問上帝為什麼?怎麼辦?但是祂給過我們的話,給過我們的應許,我們是否有揣在身上呢?

現在的這個世界仿佛越來越失控了,全球氣候不斷變暖,失業人口的不斷增加,新型病毒的出現…越來越多人喜歡去占卜和算命,因為面對這樣的世界,他們心裏失去了平安,他們渴望知道自己的未來,比如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升職?什麼時候能買車買房?作為基督徒的我也會害怕啊,在這個世界上磕磕碰碰,跌跌撞撞的時候也會向上帝哭訴,“我又受傷了,好痛啊!”但是作為基督徒的我也因得到了上帝的應許,即使受傷也不至於失去希望。就像羅馬書15章13說「願那賜盼望的上帝,因著你們的信,把一切喜樂平安充滿你們,使你們靠著聖靈的大能滿有盼望。」只因祂是那位賜盼望的上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短詩三首

作者:一勤

1、
同行

你還在禱告嗎?她問。

那時我忽然有些感動,

在忙碌的世界中,

有誰會關心你的靈魂呢?

多少日常的寒暄,

使人變得冷漠而匆匆,

只這樣一句問候,

讓人可以慢下腳步,

聊一聊生活,

說一說裡面的生命。

2、 《祷告》

人會禱告

像是會哭會笑一樣自然,

這生命之初本有的語言,

在生活的氣息里,

在嘆息與注目之間,

整個生命都是禱告的延續,

直到見主的那一刻,

說一聲阿們。

3、《在主里

在主里,

心是鬆弛的,

像是急流的河水流到了平原,

變幻的雲停在了天邊。

這時的我能聽到細小的聲音,

能感受到天地微小的變動。

在主里這一份美好啊,

這時天地和我的心都是柔軟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成年後容易被忘記的3個兒時幸福


作者:Jess McDonald Ragg

翻译:Eric

 

我是有两个孩子的新手妈妈——在去年十二月,我和丈夫迎来了我们健谈、爱笑的小儿子,我们还有一个五岁的,长着一双清澈大眼睛的女儿。

令人惊奇的是,与孩子(无论是你自己的、家人的、还是朋友的孩子)的互动总能提醒你,他们看待世界的奇妙方式——在我们“长大”之前也曾这样看待这个世界,之后我们毕业、工作、租房或按揭买房、经历复杂的友谊以及伴随长大而经历的令人讨厌的情感(如失望、沮丧和心碎)。

今天,我想要按一下暂停键,来看看我们儿时曾经历过的三件幸福的事情,也许大多数人可能已经忘记,但无论你身在何处,我都希望能激励你。

1.主动接近他人,不怕被拒绝

我女儿喜欢去操场玩。一到操场,她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再次看到她时她总会带回一两个朋友。有一次,她主动提出参加一个新朋友的家庭午餐。我不得不去找她解释,“他们可能只买了够他们一家人吃的饭,而且你已经吃过了。”

镜头切换到我,三十多岁的时候,在参加任何有许多陌生人的活动之前,我都会明显感到焦虑,并试图做好心理建设,害怕会尴尬。

在许多方面,怕遭到拒绝似乎是成年人的标配。我们可能有过被青少年时期的刺耳言语伤害过的经历,那时候同龄人非常乐意告诉我们哪里不合群。

所以我很佩服我女儿如何与人相处而不怕被拒绝。我喜欢她这种态度,在处理各种情况时,不去担心自己是否不够好和是否能应对。

但是,当担心被拒绝成为我们的第一道防线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尽管我们非常希望有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案,但我想解决被拒绝恐惧的最好方法是有目标地、持续地改变我们看待问题的视角。

据说,至少有百分之十的人不会喜欢你。有些人我们似乎永远不会与之有共鸣,因为人是不可能在百分之百的时间里被百分之百的人喜欢的。

有一次我迷上了一个男孩,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希望他能注意到我,然后我告诉了他我的感受。

随后,他告诉我,他并不喜欢我。他喜欢我的一个朋友,因为她更漂亮。

在那个阶段,我很不自信。但我也意识到,继续沿着这种自我厌恶的轨道走下去,对我来说将是危险的结局。

这段令人心碎的经历恰逢学年假期结束,所以我把这段时间用于学习圣经并重新训练我看问题的视角。

当我害怕被拒绝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大卫王。我无法想象他不仅被拒绝,还被亲近的人攻击所感受到的痛苦。他的许多悲伤都记录在诗篇中(诗篇41篇9-10节,55篇12-14节,16-18节)。

就像大卫一样,当我们被别人唾弃时,我们需要把目光投向我们更在乎的那位,祂对我们的看法胜过其他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感到受伤,而是说上帝与我们一起来面对,并通过这个过程让我们记住,上帝爱我们(以弗所书3章18节)所以我们可以让祂的爱,而不是人们的拒绝,成为我们去靠近他人的起点(和安全网)。

我想知道,如果我们放弃被拒绝的预设,我们会经历多么丰盛的生命——记住我们已经完全被上帝接纳了——像我女儿接近操场那样去面对生活,准备好并渴望与任何想与我们接触的人发生连接。

2. 带着惊奇感来面对生活

前几天,琪琪和我花了很多时间观察云。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天空中飘着一排排不同的云彩。有些看起来像蓬松滑稽的大家伙,而另一些则是长长的一缕。

“为什么它们都不一样,妈妈?”女儿问道,我隐约知道这与海拔高度和其他因素有关,为了更确切些,我们用谷歌搜索并查看了照片,琪琪看了大为惊叹。

后来,我惊讶于我是多么容易地低着头在生活中蹒跚而行,而错过了每日生活中的奇迹。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生活在拥有高楼大厦、宽阔道路、光和噪音污染的城市。我们的注意力总是被一些东西吸引着——我们乘坐的公共汽车上的广告、高速公路边上的广告牌、我们的手机和摆在我们面前的其他东西。

对你来说,退一小步但却意义重大,这样你就可以把目光投向天堂,这一小步会是怎样的呢?看看上帝所创造的美并培养一种惊奇感。

我喜欢耶稣在路加福音 12章22-28节中鼓励祂的门徒思想空中的飞鸟和野地的百合花——祂实际上是在说,看看大自然中的一切,请不要忧虑。

就像琪琪一样,她经常停下来盯着某样东西(一只虫子、一朵花、一根羽毛),我也一直在努力有意识地思考上帝的创造,培养对造物主的敬畏感。

可能会是在不戴耳机的情况下在街区里散步,听鸟儿的声音,树叶在树上沙沙作响的声音。或者去趟海边,让海的声音和景色成为你关注的焦点,我就被提醒,虽然我的困难很大,但有更伟大的上帝在照顾我。

3.慢下来做事

“为什么总是匆匆忙忙?”有一天,琪琪问我,当时我们刚走出学校,只跟认识的人快快打了声招呼,就把她的东西扔进后备箱,然后冲出了学校的停车场。

我知道答案。我的宝宝要睡觉或吃饭,或者都有,学校的停车场从下午三点开始会变得拥挤不堪,高速公路也变得更加拥堵,我只想回家,以免孩子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人都因为交通而在车里大喊大叫。

作为成年人,我们喜欢效率。我们知道一天只有固定数量的时间,从起床、上班、做完所有事情到睡觉前拿出一点时间放松。因此,我们计算出所有变量,以确保事情是有效率的,这样我们才能生存。

但有时我们太匆忙了,我们可能会错过慢下来与他人联络的机会和祝福。

就我而言,我其实可以在学校给小儿子喂食,然后让他在婴儿车里睡个午觉,而琪琪则可以在操场上玩耍,我能和那些在放学后留在学校的父母交流。我知道我这样做的时候,事情总体上是积极的,我们进行了美妙的对话并建立了友谊。

前几天我在广播中听到,孩子们只有在16岁左右才能真正理解“未来”的概念。在此之前,未来就是很久之后。就像我女儿一直在问她的生日什么时候才到,却不知道“五个月”究竟有多长。

作为成年人,我们认为自己知道未来,并试图通过尽可能消除变量使未来可控。但也许有时我们是否需要对未来少一点“掌控”?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很忙碌,但我的女儿和儿子教会了我一些东西,并提醒我,生活不是完成那些任务清单,也不是在支付抵押贷款和做家务中不停奔波。

生活是不断经历的过程,是为上帝的荣耀而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我的五餅二魚——藝術,是要榮耀上帝!

作者:鹿溪

 

【畫畫——求學路上的跳板】

在我的求學生涯中,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一般,如果單靠文化課成績想要去比較理想的學校幾乎不可能。因此,為了進入更理想的院校,我從高一開始選擇學畫畫。當時對我來說,畫畫就像一個技術活,只要肯努力,就能在一定時間內速成。然而周圍畫的好的同學太多了,我畫的常常不符合美術老師們的考學標準。雖然如此,我還是上到了一所還不錯的學校。

這所學校設計專業課的老師們,注重的不只是我們的繪畫技能,更是整個設計作品點點滴滴的想法,整個思維過程的變化,而最後呈現的成品是設計過程的自然結果。在這樣的藝術氛圍裡,我發現,原來藝術的表達方式有很多,並不止于有高超的繪畫技能,獨立的思考加創意的表達也是很重要的。在一個個專業老師的指導和陪伴下,讓我從對畫畫的歪曲認知中,跳到了設計的領域,使我在藝術的路上重新出發。

【上帝矯正我對繪畫的觀念】

於是我大學在設計實踐方面,接受世界頂尖的設計老師的指導和陪伴;研究生讀在設計理論方面,接受導師從藝術的根部去思考並深入研究的指導和裝備。回頭看看,這一切雖然都是發生在我未信主之前,但是藝術這條路上都有上帝奇妙的帶領。

後來我信主後,我的專業技能就閒置了。直到我參與一個跨文化宣教的培訓時,帶領人找我畫一些圖。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怎麼會找到我?我來這裡不是專門學習培訓要出去做福音工作的嗎?但是,我還是先同意畫了。安靜中,才發現,在學畫畫的生涯中,我一直認為:如果我的畫達不到老師的標準,(比如,造型是否準確等)我就是畫的不好。這個錯誤的思維深深植入我的裡面,讓我寸步難行,不敢畫畫,害怕達不到標準,害怕出錯。原來這是上帝的恩典臨到我,祂矯正我對畫畫錯誤的認知。因為即使我認為自己畫的不好,上帝還給我機會為祂畫畫;連我自己都嫌棄自己,但祂不嫌棄我,這令我非常感動。

於是,我開始把自己的繪畫工具一直帶在身邊,即使去海外服事也帶在身邊。後來,帶領人給我看之前讓我參與繪畫的那個事工項目(是一個全球福音事工拓展相關的項目),我看到我畫那些圖被放在介紹“上帝所造的萬民”那個板塊裡。那一刻,讓我覺得很羞愧,也很感到榮幸。非常感恩繪畫技能這麼不好的我,能在這樣的事工中有份,真的是不配得的。然而,上帝卻仍然願意使用。再後來,又有團隊找我設計退修會的手冊,大的主題牆等,我還是有不願意的成分,不過,還是先接了下來。當時心裡還是會認為:做設計就是在浪費我的時間,我更想把時間放在看書上。直到去到現場,看到自己的設計能成為那麼多人的祝福,心裡還是很感恩祂總是能讓人想起我是學設計的,並且藉著人來找我到我,來使用我。

【開始被上帝使用,用藝術服事祂】

在海外服事三年,有很多觸動自己的時刻,不知不覺就拿起畫筆,畫了起來,表達上帝的恩惠;表達心中的盼望;表達在困難中上帝如何帶領我走出來等等。在這段時間中,我能自由地畫畫,身邊再也沒有老師說我畫得不好了,反而是得到主內的家人們的認可和欣賞。後來,因著好姐妹們要參與長期宣教服事,需要籌款,我就禱告尋求上帝:我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她們呢?後來,就把我畫的一些畫,打印成明信片,在退修會上賣,並把賣畫的錢,全部奉獻給參與長期宣教服事的肢體。這次事件不同肢體的回應,給我很多安慰和鼓舞。

海外事工結束,我回國結婚生娃,專業又放下了。直到2023年年初,我又再次想到上帝藉著父母花那麼多錢,也用那麼長時間裝備我,我實在很希望所學的專業能被上帝使用。一方面有這樣一個禱告,另一方面,我看到,我一些學藝術的同學,他們有那麼好的繪畫技能,卻在畫假神和偶像的像,我心裡非常難過。那一刻,就想著在專業領域,哪怕作為基督徒的我要發一點點的光呢!我也要起來,為主發光。我還發現,畫的一些所思所想的電子手繪圖,未信的朋友看到時,她們會因此有所提問,我發現這是福音很好的契機和平臺。

之後有一個肢體找我,表達他們要需要設計一張海報,能夠藉著這個海報找到大學裡面的基督徒和對信仰有興趣的人。主題是“五餅二魚”,口號是“Be loved, share love”(編者譯:被愛,分享愛)。我知道上帝再次應允了我的禱告,祂要藉著這次事工再次使用我。於是我開始默想相關經文,也謹慎自己不能只看重創意設計的技法卻不注重表達經文內涵。於是,接下來那一個星期,我每天都靈修五餅二魚的經文,心裡也堅信上帝一定會給我創意。果然有一天,我腦海出現一個數學算式,整個畫面的元素也都一一確定下來。最重要的是,“五餅二魚”這個神跡事件本身,對我生命有很大的更新。五個餅兩條魚雖然很少,但是,只要願意拿出來交給上帝,上帝就讓這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喂飽那不止五千人的生命,甚至還有餘下。經過這次的經歷,我再一次願意回應上帝,把我認為自己很微不足道的繪畫和設計技能交給祂,祂必能使這微不足道變得豐盛有餘。

【藝術是我的五餅二魚,我要獻上!】

後來,我看到自己萌發做文創的念頭,心裡想要專業繼續被主使用。之前找我畫畫的那個帶領人,又找到了我。另一位肢體也和我聊了聊藝術如何成為祝福。還有我的丈夫,對我的影響也很大,我們一起以上帝的眼光討論藝術。我們聊到藝術對人的影響力、重要性和負面的影響。最後我們得出結論:

  1. 上帝是最偉大的藝術家和最有智慧的設計師。
  2. 藝術品是要傳達出上帝本身,訴說上帝的榮耀,而不是傳達出人的自我崇拜和自我的榮耀!
  3. 藝術不是要符合人的自我,而是要能展現有關上帝自己。即使作品沒有符合人對藝術的期待,但只要能夠啟示上帝自己,和祂的的身份和工作,就是蒙上帝喜悅的藝術。

同時我也意識到,我的設計必然和世界的設計不一樣,我的設計最重要的是傳達出上帝的心意!

我非常感恩上帝藉著不同的人對我的祝福。聽了他們的想法,在禱告和靈修中,上帝的話不斷更新我,其中有以下三點:

  • 主耶穌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這句經文在日語的翻譯裡,更是紮心。わたしの恵みは、あなたに十分である。わたしの力は、弱い人にこそ、最もよく現れれるのだから。“十分”表達程度,是充充足足,足夠的意思。意思是“我的能力正是在軟弱的人身上,最能彰顯出來”。
  • 在按才幹受託的比喻中(馬太福音25章14-30節),讓我看到上帝按著每個人能承擔的能力給人適當的才幹。假如上帝給我的是一千兩,給別人五千兩,或兩千兩,我就不要去羡慕和比較。我一直認為別人藝術技能那麼厲害,自己根本不值一提。但在這裡我看到,即使自己擁有的才幹比別人少,但是,這是上帝按著我所能承受的能力給我的。即使我認為沒有別人那麼多(藝術技能那麼好),只要把這有的用起來,就會被上帝認為是忠心良善的僕人了。最重要的不是多少,而是有沒有按著上帝的心意去使用才幹,“去使用“才是上帝所看重的。不要因為自己才幹少(藝術技能不好)而難過,就把才幹埋藏起來,因為這在上帝看來就是又惡又懶了。
  • “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以斯帖記4章14節)這讓我意識到,在主內藝術的領域中,如果我現在不起來做上帝感動我當做的事,我連這個圈子都沒進入,就不更別提可以留下什麼藝術寶藏給後人了。當然我不是說要追求讓自己出名,而是在上帝國度中,能用藝術的方式給千萬人帶去祝福,這是何等榮幸!如今上帝叫我起來成為傳揚祂的器皿,我不去做的話,上帝也一定會興起別人來做。我相信:選擇與上帝同行,一生中一定會有好多次冒險。服事上帝的機會有很多種,但若因為猶豫害怕而拒絕,那就只能與經歷上帝的福分擦肩而過。

我非常感恩,上帝用祂的話語一路引領我,歸正我,給我力量調整自己來跟隨祂。即使自己再怎麼認為自己的專業不夠好,拿不出手來,但上帝不嫌棄,祂要我獻上我的一切。雖然我還不知道未來自己的藝術之路具體會怎樣,(不管是福音文創藝術、給雅米網站投稿,還是成立設計工作室)但是,目前我的回應就是:我願意把我的專業使用起來。因為我知道我自己和自己擁有的一切都是出於上帝,也屬￿祂,因此必要歸於上帝!順服上帝比世界上的豐功偉績(成功、成就、金錢)更重要!順服上帝就是祂眼中的“豐功偉績”,並且是能存到永遠的!所以,我願意順服祂!

 

**在雅米網站搜索“鹿溪“就可以看到更多相關藝術作品哦!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