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的抉擇讓我更深地認識了自己和祂

 

作者:聖夏

有聲播讀:Joya

 

畢業面臨選擇

我們很多人應該都經歷過畢業,又或者是即將要畢業,而我也是其中一個。但可能與別人不同的是,我經歷了很多次的畢業,從大學到碩士,我斷斷續續讀了10年。高中一起畢業的同齡人,要不就是高薪工作,要不就是已經博士畢業,還有的已經結婚生子過著穩定生活。看看別再看看自己,我的焦慮與日俱增,我心裡開始盤算我要如何才能緩解我的焦慮,調整我的情緒,因為我深知道我的壓力來自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

關於如何解決這些壓力,我的父母為我提供了幾個“不可參考”的答案,比如,找一個不信主的但是經濟較好的人交往,如果順利就可以進入婚姻,生活就能穩定下來了;又比如說,在家附近找一個穩定的工作,薪資不用很高,重要的是離家近且穩定。我知道父母是希望我能有一個幸福安定的生活,離他們近些,結束這幾年好似“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生活。雖然我知道父母的這些話不可取,但是還是讓我產生了一些想法。

我開始關注招聘資訊。但看著各行各業的招聘廣告,我陷入了混亂。因為我發現自己不知道要找什麼樣的工作,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工作,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雖然其中的很多工作,我覺得自己也能勝任,但是我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因為上帝說:“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哥林多前書10章30節)。 所以我們的工作應該是既能發揮自己的恩賜,又能榮耀上帝的,而不單單只是為了生存。而且我們的主也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章4節)

找到更深的問題

於是,我和牧者,還有教會的姊妹分享我的難處,我的焦慮,請他們幫忙代禱。就在我以為我已經知道方向,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開始重新依靠上帝,可以再次得力量的時候。我卻發現,在我的面前卻出現了“涇渭分明”的兩條路,或許這兩路一直存在,只是我一直視而不見,如今到了我真正要做選擇的時候,我不能再逃避了。一條是我按照自己的標準,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判斷去選擇生活;一條是完全地放下自己的權利,完全地信靠上帝,按照祂的帶領認識祂,跟隨祂。起初,當我在禱告中看到這個畫面的時候,我覺得有些滑稽,什麼意思,我不是一直在跟隨上帝嘛,為什麼又要我做選擇。

可是當我再次安靜在上帝的面前的時候,我發現對於畢業找工作這件事情,我其實並沒有完全交托,或者說對上帝半信半疑。我心裡想:上帝真的能帶領我,為我預備工作嘛?又或者說,在我心裡,上帝的帶領是不是合我心意的,才是最重要的。說到底,我信上帝能帶領我,為我預備,但是祂會不會按照我的想法預備,是不是讓我滿意,這卻很令我懷疑。如果事情不是按照我的想法成就,那我要怎麼選,是繼續跟隨相信,還是自己做安排,自己為自己打算呢。當我想到這一點的時候,我才發現這不僅僅是我找工作的問題,而是我的信仰問題。

回顧自己信主的經歷,我發現我的信仰生活是從參加教會各樣的活動開始的,在這期間我接受栽培,學習聖經,參加禮拜、團契,成為基督徒。在這個過程中,跟隨上帝看似是我自己的選擇,但大多數時候更像是事情自然而然的發展,我也沒有做什麼選擇。這倒不是說,我不喜歡教會的活動,或者教會的活動沒有價值沒有意義。恰恰相反,我在教會遇見牧者,被栽培;通過教會的活動我和弟兄姊妹建立關係,開始接觸基督信仰,認識主。我思考的是,如果我的生活中沒有了這些活動,我是不是還會堅定地跟隨上帝呢。而我也漸漸明白上帝的意思是讓我看清真實擺在我面前的路,做出一個選擇並為之付上代價,而不是像之前那樣“不冷不熱”“真假參半”地過生活。

何去何從?

說實話,我很難選擇。作為基督徒,我知道應該選擇跟隨上帝的帶領。但是坦白地說,雖然頭腦上很清楚要選擇上帝,但是我心裡卻十分掙扎。我知道我做不到。我做不到完全地放手,完全地信靠。隨之而來的是我心裡的羞愧感和失落感,因為我發現原來我對上帝有要求,而且我不能接受上帝不合我心意的安排。然而上帝沒有放棄我,祂給我時間允許我掙扎,也給我開路,讓我看到了這段經文,就是耶穌呼召門徒的經文:

再次日,約翰同兩個門徒站在那裡。他見耶穌行走,就說:看哪,這是 上帝的羔羊!兩個門徒聽見他的話,就跟從了耶穌。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就問他們說:你們要什麼?他們說:拉比(拉比翻出來就是夫子),在哪裡住?耶穌說:你們來看。他們就去看祂在哪裡住,這一天便與祂同住。那時約有申正了。聽見約翰的話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彌賽亞翻出來就是基督)。於是領他去見耶穌。耶穌看著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翻出來就是彼得)。又次日,耶穌想要往加利利去,遇見腓力,就對他說:來跟從我吧!這腓力是伯賽大人,和安得烈、彼得同城。腓力找著拿但業,對他說: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拿但業對他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腓力說:你來看。耶穌看見拿但業來,就指著他說:看哪,這是個真以色列人,他心裡是沒有詭詐的。拿但業對耶穌說:你從哪裡知道我呢?耶穌回答說:腓力還沒有招呼你,你在無花果樹底下,我就看見你了。拿但業說:拉比,你是 上帝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耶穌對他說:因為我說在無花果樹底下看見你,你就信嗎?你將要看見比這更大的事。又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 上帝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 (約翰福音135-51)

在這段經文中,我看到起初門徒被呼召之時,是因為他們相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是彌賽亞,是拯救者。所以他們決定跟隨耶穌,做耶穌的門徒。但是後來我們也知道,門徒以為耶穌來,是要重新建立以色列王國,呼召他們成為勇士,成為開國元勳,門徒們想的是要建功立業,所以他們各人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解讀耶穌,跟隨耶穌。當我看到耶穌祂知道人心裡所存的(約翰福音2章25節),但是祂仍舊願意揀選他們,親近他們,接納他們,帶領教導他們的時候,我的心深深地被上帝感動。當我為到自己的軟弱而感到羞愧的時候,祂說祂知道我所懷的意念(申命記31章21節)。

我感到我的重擔一下子變得輕省了很多,我意識到我不是要靠著自己來信靠主,我要在認識到自己的不行,不能的時候來信靠祂。上帝祂藉著這段經文告訴我,祂會像幫助門徒那樣幫助我,只要我向祂尋求幫助,因為主也說過,“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路加福音1110 。雖然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完全地信靠祂,但是我願意每天都來到祂的面前向祂祈求,主啊,求禰賜我謙卑順服的心,你知道我的軟弱,求你幫助我,像我起初未曾認識禰的時候那樣,幫助我重新站立起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要不要辭職?這3件事值得思考

要不要辭職?這3件事值得思考

作者: Chong Mei-Fern

翻譯: 夏天

語音播讀:佳音

 

 

最近我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難,對我來説這是一段非常痛苦的時期。我在現在的公司已經工作了五年半了,但問題來了,我開始覺得自己已經無法勝任我的職責了。即使這幾年來,我在這個崗位上所發揮的已經超出了初來乍到時的我的能力,但這些還遠遠不夠。最初工作內容帶有創意的我的職責變得更加行政化,且隨着我的角色繼續朝這個方向發展,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安、感到幻滅,並且對手上的任務感到能力不足。

在進到公司大約四年後,我開始向上帝禱告尋求人生的下一步。“是時候離開了嗎? 我該去哪裏? 我應該開始探索其他機會嗎?”原以為做出職涯決定(離開或留下)應該相對簡單的我,沒想到開啓的是一段一年半的旅程,比我預期的更加漫長,也更加痛苦。

事後看來,我現在可以看到上帝在這段時光裏,如何使用環境來煉淨我的內心和品格。 以下是我學到的三個功課:

 

耐心很重要

     好的決定通常不是在倉促中做出的。

當我掙扎在“好想離職”的想法中,我感謝上帝的恩典讓我有耐心。要做到並不容易,但我下定決心在採取任何行動之前都先等候上帝。我花時間禱告並與多個教會領袖、朋友和輔導們討論。 許多人鼓勵我探索不同的工作機會,我也這麼做了。 然而,在為找新工作所做的努力中,我選擇不將簡歷泛泛地發送給多家公司。 相反地,我在提交簡歷之前為我感興趣的職位禱告。

雖然這段時間沒有新的大門為我打開,但我確實相信這是上帝的恩典,我的每一次面試都是一次愉快的經歷,並幫助我進一步瞭解我是否應該留下來或繼續尋找新工作。這段時間我發現自己很容易沮喪,但我知道我必須不斷地將結果交給上帝,相信祂不會虧待我,如果機會確實適合,祂會為我開門。

這段日子裏,我有幾個朋友也在尋找新工作,我們經常分享彼此的近況並互相代禱。 透過他們和我的經歷,我看到在學習與上帝同行並分辨上帝對我們的旨意的過程中,耐心至關重要。

透過這次經歷,我瞭解到,耐心等候上帝對我而言,是考驗我降服、順服、交出生命的主權給上帝的能力。 耐心的本質是對我對上帝信心的考驗。我是否相信上帝會與我一起走過這段旅程,無論需要多長時間?還是我會把事情握在自己手中並嘗試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

最重要的是,我瞭解到了耐心等候主是榮耀上帝的做法,表明我承認上帝的意念高過於我的意念。聖經説,對於那些心裏尋求上帝心意的人,上帝必定施恩善待他們(耶利米哀歌3章25節)。上帝對我真好,祂給了我和我一起禱告的朋友們,以及各樣的機會,使我能分辨該怎麼走下一步。

內心的動機很重要

    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裏,我學到的最大的功課之一是上帝希望我有一顆擁有正確動機的心。“我為什麼會感到不安?我真正追求的是什麼?”在這段時間裏我受到了這樣的靈魂拷問。 雖然擔任不適合我做的職位是我渴望改變的正當理由,但我意識到我想要新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在財務方面。在我的個人生涯旅程中,我知道是主帶領我到現在所居住的地方。 這不是我憑着自己的意思輕易做出的決定,而是我近一年來不停禱告而得的。 在得到了各方的確認並獲得內心的平安後,我決定搬進現在的住處。

然而,令我沒想到的是,由於生活開支的增加,恐慌和焦慮很快就出現了,這讓我瘋狂地認為我需要一份薪水更高的新工作。從前沒有察覺到的是,金錢對我來説,原來是一種安全感的來源。直到我在這方面受到壓力之前,我並不知道我有多依賴金錢帶給我的安全感和保障。回想起來,上帝正在考驗我的心,顯明我生命中的偶像,並啓示我,我對新工作的渴望是出於對財務狀況的恐懼和焦慮,而不一定是因為被呼召離開目前的工作。

耶利米書17章9-10節 説人心比一切都詭詐,上帝用祂的憐憫向我顯明瞭我內心的真實狀態,併除掉了我對金錢的偶像崇拜和對沒錢的恐懼,讓我可以學會全心相信祂的供應,且不僅是在我的財務方面,還在我的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搬進新家的那段期間,我沒有一次付不出帳單,即使在遇到特殊情況或有額外開支的幾個月裏也是如此。 在這段時間裏,上帝釋放了我心中的憂慮和恐懼,讓我對祂的信心紮下了更深的根。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認為上帝的供應就是禱告得到回應,或得到我們想要或渴望的東西,但在這個季節我開始看到上帝允許我經歷的試煉也是另一種供應,讓我成長並塑造我更像祂。

 

順服很重要

    在有一次的敬拜中,我強烈感覺到上帝對我説,我應該留在現在的公司。 一些常常和我一起禱告的朋友也有相同的感受,印證了我所領受的上帝對我的心意是準確的。老實説,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當下並不是百分之百覺得開心的。畢竟,我還在工作中掙扎。隨着時間的推移,我變得越來越不開心,並且仍然覺得這份工作不再適合我。

即使對信徒來説,聽見上帝的聲音也可能讓人感覺很玄,就像是一個充滿疑惑的問號或是一個難解的謎。但聖經告訴我們,上帝的羊(就是我們!)認得祂的聲音(約翰福音10章27節)。 在我成為基督徒並與上帝親密同行的這些年裏,我瞭解到學習分辨祂的聲音是一個過程。 就像認識朋友的聲音一樣。 我們與朋友相處的時間越多,我們就越能認出朋友的聲音,聽出他們説話和做事的方式。

學習聆聽上帝聲音的方法之一就是透過閲讀聖經、敬拜和禱告,花時間跟上帝在一起。 找到我們信任的基督徒同伴一起禱告並尋求建議也有助於辨別上帝的旨意。 畢竟,聖經也説智慧就在大家的建議之中(箴言15章22節)。

我已經與上帝同行足夠長的時間,能認出祂的聲音,雖然留在原來的單位不是我自己會做出的決定,但當我決定聽從祂時,我的內心仍然充滿了深深的平安。

 

仍在尋找“合適的工作”

    我目前還在與公司主管討論更換職務,一面也繼續尋找更適合我的工作。 我相信上帝能調動萬有,祂永遠不會虧待祂的兒女。 如果祂呼召我們去做某件事,那就意味着在那個地方有祂的目的和給我們的益處,即使看起來不盡如我們的意思。我是在説我們對自己的工作滿不滿意或工作適不適合我們不重要嗎? 不是這個意思。 我真心相信上帝希望我們在工作中感到快樂,並且希望我們在工作中發揮祂給我們的天賦和才能,並因此而興旺。但在我們生命中的某些季節裏,我們可能需要堅持一段時間來等候上帝。

我在這個季節的決心和禱告是,當我繼續順服主並學習以謙卑的態度面對這種情況時,上帝會在祂最好的時間帶來我所渴望的突破:一個符合我優勢和才能的角色,無論是在我目前的公司或是在新的工作崗位。

在我看來,毫無疑問,當我繼續先尋求祂的旨意時,我所需要的一切,祂都會在適當的時機加添給我。(馬太福音 6章33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我如何在求職過程中經歷上帝的美善

 

作者 Angelina Havaris

翻譯:Verena Chi

我於四月畢業,獲得創意寫作和英語語言文學榮譽學士學位。因為我生活在一個規模不大的市郊,我知道我不太可能立刻在本地找到與我所學領域相關的工作(這裡的編輯和新聞實習職缺非常罕見,而且遠距離的工作機會競爭很激烈),所以我優先考慮能找到一份能夠累積一般工作經驗的工作,而不是提升我職業技能的工作。

在我去別的地方參加一場短期夏令營時,我的內心對我返家後的生活有了一個粗略的想法:我會開始找工作、整理需要的資料、發簡歷、接受面試,然後很快就會被錄用。我一直認為大多數雇主都偏好雇用應屆畢業生,因為他們更容易培訓,通常要求或期望也較少,而且我的許多朋友在畢業後都收到了全職工作的邀請。

然而,找工作比我想像中要困難。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我一直不斷地尋找、發簡歷,有時候一天會發出三到四份簡歷。但就算是試圖要找到入門級的工作,難度也相當高。職缺公司會開出像是“具備兩年某領域經驗”或“強烈建議精通(我從未聽說過的)某軟體”等各項要求,讓就職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伴隨著助學貸款的償還壓力,以及讓生活能夠開始並更有效率的渴望,我感到壓力與日俱增。如果我永遠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我何時才能開始存錢? 我的未來怎麼辦呢?

但是,儘管找工作很困難,在這個尋找的季節中還是有許多祝福。我這麼說並不是在淡化這些掙扎。請相信我,我真的很想趕快找到工作,不過我無法忽略上帝在我不確定的景況下時所賜給我的祝福。

1.我擁有更多的閒置時間

剛開始,我常開玩笑說我太閑了。 但事後看來,我什麼時候才能再有這麼多閒置時間呢?

現階段我尚未就職於給薪的工作並不代表我沒有能力工作。畢竟,工作不只是我們負責的職務或在人面前的職業。在創世記中,我們看到亞當的任務就是在伊甸園工作並照顧這個園子(創世記1章15節),也就是管理和照顧上帝所賜給我們的一切。

工作也可以是做志願者或培養新愛好及技能。

舉例來說,我就在利用這段時間精進寫作技巧以供日後發表。我也一直在練舉重,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強壯。擁有大量的空閒時光也代表著在跟朋友相處時我可以更有靈活度,能夠在朋友們方便的時間約見他們。

我不認為擁有充足的時間意味著我們應該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把日程排滿。身為信徒,我們被呼召一切都要為主而做(歌羅西書3章23節)。對我來說,這表示要善用上帝所賜給我的一切。透過努力成為更優質的作者,我可以磨練上帝賜給我的其中一項恩賜。透過努力讓身體變得更強壯,我可以使用上帝賜給我的身體來培養勤奮的特質。透過與朋友共度時光,我可以與他們更親近,並享受良好友誼帶來的祝福。

2.我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情

在求職過程中,我很容易專注在自己所沒有的之上,像是得不到任何申請公司的回應、得不到面試機會、沒有工作及穩定的收入來源。我很難不將自己與朋友、同齡人、甚至是我原本的期望做比較,而且真的會想知道為什麼我沒有達到我期望的標準。我會因為在校期間沒有早點申請工作或參加更多課外活動感到自責……然而,我知道比較和苛責自己只會招致對他人的嫉妒和自我厭棄。

身為信徒,我們在遇到困難和無法理解的事情時可以做選擇,那就是靠上帝喜樂(腓立比書4章4節)。喜樂並不代表強迫自己喜歡目前的處境;相反,喜樂是幫助我們將注意力轉向上帝,敬拜、讚美祂的良善和信實。

儘管我現在還沒有工作,但我很感謝上帝在用很多方式供應我。我很慶倖可以一邊找工作,一邊住在父母家裡。我感謝我的朋友和家人們以及為他們那麼支持我感恩。我很感恩過去幾年裡自己所獲得的經歷和機會。

所以,呼召我們要喜樂是緊隨著:“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腓立比書四章六節)”的要求,我一點都不奇怪。當我們因上帝的良善和信實而喜樂時,會説明我們認識到我們可以選擇不焦慮,而是向上帝提出我們的請求。祂是至高無上的信實主,會照顧我們的每一個需要。

3.我和上帝更親近了

這個求職的過程提醒我,當生活忙碌時,我往往會忽略與上帝相處的時間。儘管我知道無論我的情況如何,與上帝密切同行都很重要。

所以最近,我在透過花時間讀聖經並在禱告時誠實地向上帝傾訴,更刻意地與祂建立關係。不是因為我相信與祂親近可以說服祂給我所想要的東西,而是因為我知道與祂擁有更加親密的關係,本來就對我有益。

這也讓這段困難的時期變得稍微容易忍受些,因為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面對。正如詩篇73篇28節所說:“但我親近上帝是與我有益;我以主耶和華為我的避難所,好叫我述說你一切的作為。”

在基督徒圈裡,常常只有在經歷掙扎過後才會彼此分享,而不是在我們仍處在掙扎中就與對方分享。儼然這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似乎上帝之後的供應才是祂良善的唯一實際證據。然而儘管我現在還沒有找到工作,但這並不能改變上帝是美善的事實。

如果有什麼是在我求職過程中,能夠幫助我思想上帝良善的事,那就是即使我常因找不到工作感到沮喪和失落,但我每天也都重新燃起持續信靠上帝的盼望。

一直以來我最喜歡的讚美詩之一是《祢的信實廣大 (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當我根據自己的情況反思歌詞時,確實感到很有共鳴:

祢的信實廣大

祢的信實廣大

每早晨賜下新豐富恩惠

我一切需要祢手豐富預備

祢的信實廣大  顯在我身

 

上帝的供應不僅體現在物質資源上。是的,祂確實給了我們物質上的東西,例如工作,但祂的供應也延伸至我們情感和精神健康上。雖然我不知道自己一周後、一個月後是否能找到工作,但我看到上帝的美善是不變的,在找工作的過程中祂一定會持續地祝福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如何面對令人窒息的工作量

 

作者:啟發亞太團隊

翻譯:Valorie Wang

 

你迎來了工作的高峰期,有著看不到頭的工作任務。“拜託,是時候要休息一下了!”你的腦海中有一個很輕的聲音說道。

但是你還是選擇了繼續工作,勸自己說週末馬上就要到來了。你放棄了幾個晚上的睡眠,想著之後總有機會彌補。

然後,週末終於來臨了,或者你給自己放了一個假去旅行,度過了很美妙的時光!但是眨眼間又再次來到周天晚上,想到馬上又要被收件箱的一大堆郵件淹沒,你陷入了恐懼擔憂。

儘管在上帝對我們呼召的地方好好工作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是任由工作消耗自己卻是不對的。

我們是否在腦海深處一直在擔憂工作交期的問題?即便我們在非工作時間,會不會也不時地查看工作訊息?我們有沒有讓工作破壞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給我們的其他美好事物呢?

在我們深入探究“怎樣做”前,請大家一起想一個事情,那就是,正如傳道書中提醒我們的,工作絕對不是生命的全部。生命的最終目的,是要全心倚靠上帝(12章1節)和永遠將祂居於首位(12章13節)。我們是要為祂工作和回應祂的呼召(歌羅西書2章23節)。這個,才應該是我們生命的立足點。

在牢記這一點的基礎上,在經歷一個週末的休息過後,當那種擔憂和無法忍受的工作量依然沒有遠離我們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著做些什麼呢?

以下是3個可以嘗試的建議:

  1. 擴大自己的團隊:招募和分工

當工作量變大時,我們通常還是靠著壓榨自己去完成更多的任務。但是或許,我們應該考慮招募更多的人,擴大團隊來分擔這些工作量。

在出埃及記第18章,摩西的岳父葉忒羅在摩西服侍以色列人最鼎盛的時候來拜訪他,葉忒羅注意到了摩西有很重的工作任務,他需要對以色列人中發生的每一件衝突進行裁決。葉忒羅認為摩西無法憑藉他自己的力量勝任如此重的工作量。之後,葉忒羅建議摩西在百姓中選出敬虔的人並訓練他們,由他們來裁決簡單的小事,將大事再呈給摩西來審判(出埃及記18章17-23節)。

也許我們的日常工作和摩西的不一樣,但是葉忒羅的建議直到今天仍然適用。不管我們的工作是什麼和在哪個崗位上,我們都可以就我們各自主要的工作內容和可以委派他人做的事而禱告。

對於擔任管理者職務的朋友們,我們可以禱告主給我們智慧辨別自己的角色,瞭解在職責許可權內我們要做的是哪些事。對於其他的責任,我們可以邀請他人參與。委派他人工作並不是放棄任務:這是一個給下屬授權,讓他們參與更多工作內容的機會。

我們可以借著禱告仔細地去尋找能承擔某些特定任務的最佳人選,然後招募並且培訓他們來完成這些工作任務(培訓意味著“授人以漁”,而不只是簡單地“授人以魚”)。

對於並不在管理崗的朋友們,沒關係,通過認識到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務,我們仍然可以踐行同樣的方法。我們也許不能把自己的任務委派給他人,但是我們可以先從梳理和完成自己優先順序別高的工作開始。我們可以和同事建立良好關係,互相借助彼此的優勢來工作。

  1. 減少需求:重新定義和確定優先順序

當說到上帝的國時,耶穌基督把成為祂的門徒,比作一個王在去打仗前計算成本,以這個比喻來提醒我們充分認識到跟隨祂的代價(路加福音 14章31-33節)。

儘管安排工作的優先順序與選擇追隨基督這件事相去甚遠,但數算成本的方法仍然是一個好的建議。

有一句值得反復講的話是:“不是所有好的都是正確的,不是所有正確的都是現在需要做的,也不是所有現在需要做的都需要我來做。”

所以讓我們問問自己,我們正在做的一切,都是我現在應該做的嗎?

用“收益和付出”矩陣來衡量我們的工作任務是有幫助的,這個方法可以允許我們根據收益(效果,對大局的貢獻)和需要完成任務的消耗(時間,資源)來對手頭的項目進行排序。

對於高付出,低收益的任務——那些需要你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卻對團隊,公司,或者是你個人成長沒有貢獻的工作——放棄它們吧。

和你的上級溝通並告訴他們你想真正專注去做的事情,讓他們知道這些高付出低收益的工作會佔據你多少沒有必要浪費的時間。

對於那些低付出低收益的任務(比如回復電子郵件,在社交網站發帖)——將他們規劃在某一天或某一周的特定時間去做,這要比偶爾做一下更有效率。

如果碰到了低付出但是有高收益的任務(比如頭腦風暴,構想新的項目或者活動)——那就大家一起歡呼和投入去做吧!這樣的任務除了註定是一場速贏以外,如果你知道如何分解這些任務並能夠解釋清楚如何完成的話還可以是你教授給別人去做的事情。

最後,並且是最重要的:優先做那些高付出高收益的任務。這樣的工作任務通常可以給團隊或者公司帶來關鍵的成果。並且也確實起到了考驗你能力和幫助你成長的作用。

  1. 提高和創新:重新思考和想像

我們的上帝是充滿創造性的,祂以非同一般奇妙的方式做工。祂深入人類歷史,且創造性地帶領亞伯拉罕,雅各,約瑟,以色列人和先知們去往人生中新的地方和階段,告訴他們與祂同往,不管祂把他們安置在何處,都要努力工作,同時要全心全意地倚靠祂。

儘管我們的工作和能力比起上帝要小的多,但是我們仍然被賜予了“創造力”。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的創造力,尋求新的方式來看待舊任務。

下面是你想提高工作方法可以參考的三個步驟:

  • 清楚定義問題

從問這個問題開始:“當下真正的障礙是什麼?”要誠實具體,多問幾遍“為什麼”,直到你發現問題的根源所在。當你想探尋更多的資訊,詢問開放式問題是最有成效的。

試著和你的經理安排一場會議來一起複盤一下你的工作職責,從最不敏感或者最不難解決的開始,在逐步升級話題之前建立你們之間的融洽氛圍。

確保只關注在發生的問題本身,避免把苗頭對準人從而互相指責。

  • 決定取得成功所需的條件

什麼是你需要完成任務的條件——資源,人力,時間,支持?一個一個地列出來,並且起草出可以獲得這些條件的步驟。

有時,我們得不到我們所需要的,是因為我們沒有真的去請求去要求。也許我們一開始就覺得我們是不可能能得到這些的。或者,我們嘗試了一次(並且只用了一種方式請求)但是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或者我們被拒絕了。

而當我們無法獲得額外的資源時,下一步最好的辦法就是與你的團隊小夥伴分享遇到的阻礙,然後做你們能做的,用你們現在擁有的資源,去一起做,然後通過會議和調研持續地給你們的上級回饋。

  • 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新的解決方案

不要不敢嘗試用新的方法工作。去測試去嘗試吧。一個任務是否有可能自動化,外包,或者簡化?是否存在數字解決方案?我是否可以找到一位專家向其學習他更有智慧的方式來工作?

我們可以為著智慧禱告,然後和不同的人交談,做自己的研究,從可行性強的小改變入手。

但是最終,這些步驟只能説明我們在管理工作量這件事上走到這裡。到最後,我們發現自己無法解決工作上的所有問題,以及仍然還需要一些時日的高強度工作。

這再正常不過了。

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向上帝禱告,求祂不斷地給我們力量和喜樂,並且清楚地知道,不論過程有多麼困難,祂都將親自帶領我們渡過難關。

啟發課程是可以在當地教會進行的有效的傳福音方式。因著專注於基督信仰的核心,啟發課程幾乎可以在任何環境中使用,以使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他們朋友的生命被福音所改變。如今教會可以通過各種視訊會議平臺線上進行啟發課程。如要瞭解更多細節,請去啟發官網:https://asiapacific.alpha.org/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