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觀大反轉:《聖經》教會我如何看待錢
作者:奇奇
面對現代社會中「賺錢第一」的追求,我曾和大家一樣感到迷茫。尤其是當在我們的生活中,財富似乎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時。但聖經教導我們,財富的真正意義遠比數字上的多寡更加深遠。我想和大家聊聊我自己的一些體會,分享真理是如何塑造我的財富觀,以及如何讓我在這個物質主導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平衡的。
如何賺錢:勤勞與踏實是根基
我也曾陷入過那種「忙碌就是成功」的陷阱。剛大學畢業時,我覺得只要不斷工作、不斷追求晉升、不斷進深專業知識和學習理財,財富就會源源不斷地來。直到有一次,在我對這一切感到異常疲憊和空虛時,我才意識到問題的根源。聖經的教導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
《箴言》10章4節說:「手懶的,要受貧窮;手勤的,卻要富足。」這句話讓我想到,成功並不是靠急功近利和投機取巧,也不是一味焦慮索取就能有結果,而是通過踏實的努力和上帝的祝福。記得那時我決定重新調整自己的態度,不再一味追求「更多」,而是專注於做好每一件事手上的事,靠著上帝的引導去走我自己的路。自此,我才找到了真正的力量。
如何用錢:慷慨與智慧同行
賺到錢後,怎麼用也很關鍵。過去,我可能會覺得自己工作了這麼久,應該犒勞自己一番。於是,常常會去消費那些並不真正需要的東西,感到一時的滿足。然而,隨著我對聖經的理解加深,我開始明白,財富並不僅僅是用來消費的工具,而一時的消費帶來的快樂也是稍縱即逝,毫無永恆意義的。我們需要學會智慧地用錢。
《箴言》19章17節說:「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這句話讓我深受觸動。有一次,我看到一個朋友因為突發的醫療費用陷入困境,而我自己剛好有一些儲蓄。雖然那時我也在考慮自己的財務規劃,但我決定伸出援手。結果,除了幫助朋友走出困境,我也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安。分享財富,原來不只是對他人的幫助,更是對自己心靈的滋養。
之後,我漸漸學會理智地管理財富,避免盲目消費。我用定期儲蓄和預算控制,確保自己不會過度消費,也能用所擁有的財富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這讓我更能把焦點放在永恆的事物上,而不是眼前的短暫欲望。
如何看待財富:心態決定一切
財富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過去,我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當我看到身邊的人通過努力賺錢,並且生活得越來越好時,我也曾幻想過,如果自己能賺得更多,生活也許會更輕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財富並不能滿足我內心深處的真正需求。
《提摩太前書》6章10節警告我們:「貪財是萬惡之根。」。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因為曾經自己很窮時,我深信有了某個標準的存款我的人生便會幸福。但在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也積累到了我曾經渴望的那個數字的存款時,我卻依然感到空虛和不滿足,因為身邊的人有很多比我更富有,總有人比我更有錢,而錢也並不如它承諾的那樣可以給我幸福。它或許能給我帶來一些短期的享受,但這種快樂很快就化為泡影,無法填補我內心真正的缺失。這時,我明白了,真正的財富是心靈的滿足,而非物質上的積累。
上帝告訴我們:「倚靠錢財的,必跌倒;義人卻要像葉子發旺。」(《箴言》11章28節)我決定轉向上帝,而不是倚靠財富。那一刻,我才真正體會到,依賴上帝的供應,我們才能在這個動盪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平安。
財富的真正意義:追求永恆的財富
回首過去,我發現,無論我們怎樣努力積累財富,地上的財富總是有限的。《馬太福音》6章19-20節教導我們:「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這段經文大大地提醒了我。財富不是永恆的,真正值得追求的是那些不會朽壞的東西。
我開始慢慢調整,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永恆的事上,通過教會和公益活動幫助他人,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傳遞上帝的愛。在奉獻中我感受到了曾經沒有過的幸福,遠遠超越了金錢的價值。親愛的朋友,如果你也在金錢上有掙扎和困惑,我鼓勵你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做調整:
勤勞與誠信: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盡心盡力,做事有始有終,榮耀上帝。
慷慨待人:當你看到身邊有需要幫助的人,不妨伸出援手,哪怕是一點點微薄的幫助,也能帶來不一樣的影響。
智慧理財:學會精打細算,合理規劃自己的收入與支出,不讓金錢成為你生命的束縛。
心態調整:在每天的禱告中,求上帝幫助我們保持正確的財富觀,避免被物慾所捆綁。
財富本身並不邪惡,它只是一個工具,如何使用它,才決定了我們的生命質量。讓我們一起活出智慧與敬虔的財富觀,用上帝喜悅的方式,成為世界和身邊人的祝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