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愛財,花之有道

What-type-of-spender-are-you-768x460

作者:Ivan Kwananda 印度尼西亞;翻譯:覃函涵,中國

從小,我就是一個節儉的守財奴。我家一直被各種財務問題困擾,因此我很早就學會了定期存錢,這樣我才能付得起學費。我把錢看得很重,因為它能給我一種安全感。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發現金錢原來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上帝告訴我,重要的不是我能省多少錢,而是如何運用智慧支配金錢並相信上帝會看顧我的需求。在過去幾年之中,我嘗試挑戰自己,定期做慈善,也開始了自己的捐贈計劃。我會在特殊的節日,例如春節,情人節和聖誕節的時候專門存一筆錢,好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我們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價值觀不同,成長經歷不同,花錢的習慣自然也會有所不同。

然而,聖經里說過:“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詩篇24章1節)這其中自然包含我們的錢財。上帝供給我們的一切所需,並希望我們成為良善忠心的僕人來管理好他交給我們的一切(馬太福音25章21節)。有一天,我們的主,天下萬物的所有者會歸來並檢查我們是否好好地管理了祂賜給我們的資源。

要用財物尊榮耶和華(箴言3章9節),我建議我們首先了解自己的花費習慣——懂得自身的優缺點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上帝賜給我們的資源。我學習的專業是財務管理,據此,我想給四種不同花費習慣的人提供一點小建議。

1.慷慨的給予者
這類人樂於用自己的錢財來祝福他人。如果給予可以讓他人綻放笑容,他們會由衷感到高興。他們喜歡請朋友吃飯,給他人買禮物,需要他們慷慨相助的時候他們也毫不猶豫。

優點:慷慨是一種高貴的品質。聖經也教導我們要對他人慷慨,就像天上的父對我們慷慨一樣(箴言 22章9節, 哥林多后書9章6-7節, 提摩太前書6章18節)。 一個願意慷慨施予的人可以被上帝使用,去回應那些向上帝求助的禱告,讓有需要的人感到被愛,被珍視。如今,這種愛的關懷越來越稀缺、珍貴,因為人們越來越關注自我的個人訴求,而對他人的需要選擇視而不見。

缺點:樂於慷慨給予的人很難做到堅持定期存錢,因為他們周圍一旦有人有需要,他們就很容易就被打動,然後慷慨解囊。這也使得他們很容易被愛佔便宜的人利用。在極端情況下,他們的慷慨甚至會傷害到他們所愛的人的(包括他們自身的)利益。

建議:這類人需要妥善分配他們的錢財,給每一個花錢的名目固定一個配比,尤其是重要的名目,比如說十一奉獻,供給捐贈,存款等等,並且嚴格按照配比去執行。捐贈的名目可以適當多分配一些,但是一定要保證定期有一定比例的錢放到存款里(例如,個人收入的百分之十或二十)。

這類人也應該學習謙卑下來,認識到他們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並且識別哪些是他們也愛莫能助的情況。請求聖靈賜給他們敏銳的心和洞察力,幫助他們能充滿智慧地給予,而不是衝動地給予。(箴言19章2-3節)

2.吝嗇的守財奴
守財奴(比如說我)對待錢財非常小心謹慎,顯得十分吝嗇。我們的座右銘是:“每一分錢都很重要。”我們花錢非常精準仔細,需要的每一筆花銷我們都有詳細計劃(不要想輕易讓我們把零錢捐出來哦)。

優點: 守財奴們都擅長做預算和存錢。他們最適合做出納,或者在財務部門工作來保證每一分錢都花得有理有據,沒有被濫用。

缺點: 他們時常被認為很自私或者是過於保守迂腐。一不小心,錢財有可能就會成為他們的偶像,因為他們把錢財看得很重,容易信靠錢財更甚於信靠上帝。即使是對有需要的人,要他們捐贈錢財也比較困難。

建議:守財奴型的人要學會向他人散財,因為上帝呼召我們,是要我們關心周圍有需求的人(箴言14章31節,28章27節)。我們需要認識到上帝希望我們與人分享,並真誠地贈予周圍有需要的人(慢慢來,一開始可以少一些)。記住希伯來書13章5節所說的:“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3.恣意的消費者
恣意消費的人花錢很衝動,沒有計劃,也沒有計算,心裡喜歡的東西就要買。他們是廣告商們最喜歡的目標客戶,也很容易被打折衝昏頭腦。他們買的東西往往都是他們想要的,而不是他們需要的。

優點:這類人懂得享受生活。他們是很好的旅遊、購物和玩樂的夥伴。他們從不退縮,願意抓住一切機會享樂,並永遠熟知最新的打折信息、餐館折扣等等。

缺點:無論他們有多少收入,他們都容易變成“月光族”,很少有存款。這類人很少長遠地考慮自己的花銷。他們很容易負債纍纍,特別是他們手中有張信用卡的時候。

建議: 恣意的消費者們需要學會分辨“需要”和“想要”的區別。買東西之前問問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嗎?還是只是心裡很喜歡想要買?”“不買它我的生活會受影響嗎?”遠離購物中心,尤其打折季的時候。購物之前寫好詳細的購物清單,不在清單上的東西一律不買,即使很便宜也不買。記住箴言21章20節的話語:“智慧人家中積蓄寶物、膏油,愚昧人隨得來隨吞下。”

4.精明的消費者
這類人比較謹慎,任何情況下花銷之前都會仔細斟酌利弊。他們知道如何在對的時間花錢做對的事情,因此不管他們花錢幹了什麼,總能讓自己和他人受益。

優點:他們的錢從來不浪費,都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這類性格的人在財務領域往往受人尊重,他們的意見看法也受人垂青。

缺點:這類人花錢可能充滿算計和控制欲,很難真誠地施予。他們花錢可能期待着某種結果或利益,如果對結果不確定的話,他們可能就不願意給予和捐贈了,對宣教和建立教會尤為如此。

建議:這類精明的人需要學習培養同理心。學習如何對自己不熟悉的人施予錢財(比如給小費,為老人買車票等等),或者是對那些沒有機會回饋你的人們施予錢財。雖然在短期看不到任何結果,也還是要學習用財物支持教會的宣教事工。銘記路加福音14章13-14節里耶穌說的話:“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着報答。”

不管怎樣,讓我們把榮耀上帝和愛他人當做我們使用錢財的目標吧。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發表於雅米印尼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生活小竅門)

我要賺錢!

office-791733_640

作者:希の夢,馬來西亞

隨着網絡科技的發達、快捷的資訊傳送和社群網站的崛起,整個地球成了名副其實的地球村。以前登錄臉書或微信時,主要目的無非就是閱讀新聞、遊覽有趣視頻,或者單純地和朋友聊聊天。但如今不知是否自己已經到了工作年齡,還是當前社會正處於電子商務全面爆發的時期,只要一打開社交網站,映入眼帘的都是商品介紹、直銷推薦、招攬創業夥伴和加入生意平台的廣告等等。而“及早創業,及早從商,及早致富”則成了一種口號。

看着網站上包羅萬象的商機廣告,再看看仍在求學的自己,我頓時感到十分着急。尤其是當我身邊的朋友們都已經開始工作賺錢時,我更感到自己很失敗。雖然父母支付我的學費並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可是我還是會忍不住想:“我都23歲了,不但沒賺錢,反而還花父母的錢念書,而且花這麼多錢念碩士學位,以後真的能賺得比別人多嗎?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這種想法無形中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時時刻刻催逼我去研究各個商機的可行性,好讓我能早點成功賺錢。然而“我要賺錢!”的想法使我變得一心只想跟上這股潮流,更使我漸漸地迷失在金錢的謊言當中,讓錢主導了我的生活,以致於我忘記了自己原本讀研究所的真正目的,更忘了要尋求上帝的心意。

直至有一天,憐憫人的上帝對我這隻迷失的羊說話了。以前曾背誦過的經文忽然浮現在我腦海里,即“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章33節)。這句經文深深地敲醒了我,難道上帝不知道我的需要、不擔當我的憂慮嗎?當然不是!我們所需的一切祂都曉得,正如路加福音12章29-30節所說:“你們不要求吃什麼、喝什麼,也不要掛心。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必須用這些東西,你們的父是知道的。”只要我們願意選擇放下自己,以上帝的心意為優先,將憂慮都交託在祂聖手當中,上帝必定會大大地供應我們所需的一切。另外,上帝也提醒了我起初選擇念研究所的原因,是因為我想多加裝備自己的專業知識,以便日後能更加有效地應用在工作和學術上,為的是能榮耀祂。我絕對不是批評創業或從商不好,重要的是在任何事情的前提下,尋求上帝的心意,成為蒙主喜悅的人,比追求財富來得更重要。

所以親愛的朋友,無論你是正在讀書,還是準備就業,記得要先尋求上帝的旨意,專心侍奉祂,做好自己的本分,相信祂必帶領你前方當行的道路、供應你的一切所需,因為傳道書5章19節說:“上帝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份,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上帝的恩賜。”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施比受有福

When-its-more-blessed-to-give-than-to-receive-1024x613作者:Michele O,新西蘭;翻譯:小雨,台灣

多年來,一想到聖誕節及與之相關的各種聚會、活動我就頭疼。

朋友丶同事們都興奮地期待交換禮物與飯局邀約,而我卻煩透了與陌生人一起參加烤肉派對這樣的事情。對我來說,那實在很尷尬。一想到手裡拿着一次性餐具切牛排(牛排往往沒什麼味道還常常烤焦),一邊還要顧着和陌生人搭話,我就恨不得化身聖誕鬼精靈Grinch,好把聖誕節偷走。

你知道在這些聚會裡我最不喜歡的是哪部分嗎?交換禮物!別誤會,我很喜歡禮物,特別是自己被禮物包圍時。然而,當自己要按安排給完全不認識的人準備禮物時,我簡直頭疼死了。

我總想,光看大家帶來交換的禮物,就應該把這個交換禮物的遊戲從“神秘的聖誕老人”改名為“小氣的聖誕老人”。最後大家收到的禮物都不免落入俗套,要麼低廉的馬克杯,要麼折扣店的薰香蠟燭,要麼是沒人會喜歡的相框。人們好像把神秘聖誕老人放禮物的地方當成處理那些自己不喜歡的禮物的地方了。說實話,我自己也是這麼回事。我通常帶一盒巧克力,因為,幹嘛那麼費勁,不見得有誰會花心思挑禮物啊,不是嗎?

不過有一年,當我加入教會一年一度的送暖活動,挨家挨戶給有需要的人和家庭派發禮物時,我對聖誕禮物的想法就改觀了。

教會鼓勵大家每人從聖誕樹上取下一個卡片,上面寫着具體的信息,告訴我們可以給誰送禮物。牧師說,這是一個祝褔社區居民的大好時機。她告訴我們要慷慨地給予,因為我們給的禮物很有可能是這些家庭一整年收到的唯一的禮物。“慷慨地給予吧!”她說,因為這也是一個展示耶穌基督對他們愛的方式。換句話說,就是對待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花一些心思來預備禮物,買那些能感動人且能祝福別人的禮物。

決定我應該,或者說我願意花多少錢來買禮物是件困難的事情。好多念頭在腦海中閃過,例如“為什麼花這筆錢在他們身上?”“收到的人又不會知道是誰花了這些錢買禮物給他們,更不用說感激我了。”

可是,當我再細想,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上帝在考慮要給我什麼禮物時也像我這樣想會怎樣?我們知道上帝愛世人,祂愛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以致願意把祂唯一的獨生子耶穌賜給我們。甚至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祂就讓耶穌為我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約翰福音3章16節;羅馬書5章8節)。要是上帝的心思跟我一樣,那祂就要考慮該不該把主耶穌賜給我們了吧,因為我們不一定會珍惜祂或感謝祂呀。再想,萬一上帝依據我們的社會經濟地位來決定我們與耶穌相處的時間的話,那麼那些上流社會的人就會有更多機會接近耶穌,而相對來說,低下階層的人想見耶穌豈不就得像搖獎一樣了?——“只有中獎了才能見耶穌”,這將會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幸運的是,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上帝都用祂永恆不變的愛深愛着我們;祂寶貴的獨生愛子,是賜給每一個人的。祂的愛沒有邊界。最慷慨、最愛我們的天父,賜給了人們最美好的禮物。祂一點兒都沒吝嗇。我們也應該將祂的性情,反映在我們身上,樂意在這個聖誕佳節,慷慨地打開錢包,祝福別人。

這樣想以後,我跑去買了一本前新西蘭國家男子英式橄欖球隊傳奇運動員Fred先生的自傳。Fred先生被成為“The Needle”(針),我還請他本人在自傳上簽名了呢。接着我又買了一套棉質睡衣,外加一個聖誕裝飾品。我給即將收到我禮物的陌上人留了張條,祝他聖誕快樂,同時告訴他上帝愛他。我花了差不多七十新西蘭元在這位陌生人的禮物上——遠遠超出了預算,我自己也嚇了一跳。但我真的很享受整個過程,於是從那開始,我每年都堅持這樣做。

聖誕節有可能會變得很忙碌、很讓人緊張。我們繃緊着神經一再確認為已經每一位所愛的家人朋友買好了禮物、訂好了度假計劃、策劃好了派對菜單、跟朋友們都一一聯繫上。這些當然沒什麼不好,畢竟聖誕節是一個與家人朋友團聚的時光。但我們也要記得,對那些沒有家人的人來說,聖誕節可能是最寂寞的季節。那些年長的寡婦,離家幾百萬公里剛搬進你所在社區的新住戶,以及那剛離婚又要艱難地撫養三個年幼孩子的單親媽媽。

今年,當你完成你的聖誕禮物清單時,我可以鼓勵你也選樣東西送給那些期待被打氣的某個家庭或某個人嗎?你能不能花點時間,用你平常挑禮物給自己的心情,為他們預備特別的禮物?

當然,這並不是說要你和朋友們互相較勁,看誰準備的禮物最昂貴。你也不應該有壓力,覺得要精心準備,就要花好多錢在這個事情上。不必花太多錢,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耶穌曾讚賞那位往聖殿投出所有家檔——兩個錢的窮寡婦,說她“投入庫里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馬可福音12章42-43節)

如果一直以來,聖誕節對你來說主要是自己的願望清單和給自己熟識的人買禮物,何不今年多考慮一個你不認識的人?如果你想不到可以給誰禮物,奉獻金錢給你所在地區的流動廚房或食物銀行也很好。

給予祝福的方式有很多種。在這個聖誕佳節,或許你的小小付出能夠在某些人的生命當中帶來大大的改變哦——就像耶穌帶給我們祝福,你也能像耶穌一樣來祝福他人。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