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有躁鬱症,但這沒關係

翻譯:Kiki,中國

 

(英文原文發表於YMI網站:https://ymi.today/2021/07/i-live-with-bipolar-and-its-okay/)

 

我在大學開學報道那天被確診。我媽媽記得看到天花板上掛著氣球,慶祝新生的入學。就在幾個小時前,我從精神科醫生那裡離開,獲得了一個新標籤——II 型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2)。

雙相情感障礙曾被稱為躁狂抑鬱症,我第一次抑鬱發作是在19歲的時候。在中國留學期間的間隔年,我的情緒突然變得非常低落。食欲不振,不想起床,對自己有很多負面想法,包括自殺的念頭。

在那之前,我一直是一個成功、受歡迎的學生也會開開心心地去參加教會崇拜。所以當我開始抑鬱時,我周圍的人都驚訝得不得了。

我第一次抑鬱可能和許多壓力因素有關。我原以為我的學業成績會讓我進入海外一流大學。然而,寄出申請後,我並沒有拿到任何獎學金,放棄我的海外大學夢想令我十分痛苦。與此同時,我的好朋友們都已經進入大學,而我則選擇了間隔年在宣教船上服侍,然後在中國短暫停留。離家數月體驗了在世界各地的冒險之後,我發現要再重新回到我以前的生活很困難。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對自己在中國的生活感到失望。雖然我感覺與家鄉已經脫節,但我也覺得自己的中文說得不夠好,無法真正表達自己,並且也一直沒有找到一個讓我感到舒服的教會。與我在宣教船上努力把上帝放在首位的時候相反,因著抑鬱的臨到,我譴責自己是一個享樂主義者,隨心所欲地做讓自己開心的事兒。

在內心深處,一部分的我覺得我不能說自己出了問題,因為那時我的一切都是我自己選擇的結果。如果出了什麼問題,我只能怪自己。因此,連續幾個小時,這些想法都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我怎麼了?」、「我該如何自我修復?」,當我實在精疲力竭時我會想「繼續努力的意義何在呢?」

發現躁狂

在Skype 通話中,我的父母開始注意到我經常看起來很困惑、不穩定又緊張。我的記憶開始出問題,並嚴重影響了我的個人意識,以至於我有一次忘記在我的緊身褲外穿上短褲就走出了宿舍。在我的學習計劃剛剛開始三個月時,我的父母說服我飛回新加坡。

我最初被診斷出患有焦慮症和抑鬱症。然後醫生給我開了抗抑鬱葯。藥物幫助我思維變得清晰了一些。我的記憶也變得不那麼模糊,就連心情也不那麼沉重了。這真是太棒了!

但是當我幾周後回到醫生那裡時,他發現我變得很健談,這與我第一次就診時的情況大不相同。這讓他懷疑我有狂躁症(由抗抑鬱藥引發的),所以他給我換了治療藥物。

我記得自己谷歌搜索「雙相情感障礙」,讀到諸如「衰弱」、「終生狀況」之類的詞,就快速關閉了網頁。我不想再讀下去了。

雖然知道自己的病情有一個名字解釋讓我鬆了一口氣,但我繼續與自責和自我否認的想法作鬥爭。我花了很長時間才終於接受了自己的真實情況。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情緒障礙。在某一階段,你可能會經歷一陣抑鬱期,情緒低落,然後會有一段躁狂期,你會情緒高漲,感到無比自信。

在狂躁期,你的思緒飛馳著並且有各種遠大的想法。你可能會冒險去做平時不會做的事或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事物之間的規律和聯繫,這會強化你認為自己是天才的想法。

有一次,當我經歷輕躁狂(一種輕微的躁狂症)時,我確信我可以閱讀法語。還有一次,我睡不著,決定半夜打電話給德國的朋友,告訴她我們要開一家公司,並開始詳細介紹我針對剛移民到新國家的人提供國際視頻諮詢服務的商業企劃。

躁狂症可以變得很危險,因為你看到的並不是事物真實的樣子。有一次我過馬路闖了紅燈,因為我完全陷入了自己興奮的想法中。

暗處的醫治

重要的是要注意,雙相情感障礙有不同的類型。每個人的經歷都不同,每個人的個人經歷都與診斷結果一樣重要。

低劑量的藥物對我有幫助。在最初的四年里,我服用了一種配合我的躁狂和抑鬱周期的混合藥丸。眼動脫敏再處理治療(EMDR ) 和認知行為治療 (CBT)也讓我學會發掘潛意識中的恐懼(「如果我不成功,沒有人會喜歡我」)。

[:我在服藥方面仍有掙扎。每當「會不會我實際上根本沒有躁鬱症,所有這些癥狀都是我自我誘發的呢?」這樣的問題冒出來的時候,我覺得是自想逃避。但我決定將它們視為我的「恩典藥丸」,無論我是否認為自己配得到幫助和解脫,我都選擇接受恩典。]

我認識到,與頭腦中的謊言作鬥爭,成效取決於我們用來替換謊言的事物的真實性。我抑鬱的時期恰巧成為了我真正經歷屬靈成長的時期。

當我在中國處於最低谷時,我憤怒地將上帝拒之門外,因為想起祂會讓我感到內疚。然而,我最後還是回到了聖經的真理之中。經文替我說出了恐懼、痛苦和悲傷,即便並不是所有的內容我都喜歡。

一天晚上在一次查經學習中,我記得學習了一首古老的詩篇,它談到了兩類人,一類是上帝所愛的人,另一類是作惡的人(詩篇 36篇)。這首詩曾讓我很困擾。從我的角度來看,我有時候拒絕接受幫助,並且有時我父母試圖安慰我,我卻猛烈抨擊他們,這清楚地表明我不是一個好人。

那天晚上我明白的是,聖經明白我們同時會有很多不同身份狀態。我不知道別人在看我時會看到什麼,是肇事者、受害者、有罪的人、被寬恕的人、罪人還是聖人。然而,上帝卻應許,當祂看著我時,那遮蓋其他一切身份的唯一標籤將是「在基督里」,因為我相信耶穌的死已經為我所有的惡行付出了代價,而且因著祂使死人復活的大能,我可以改變。

羅馬書 8 章 1 節說:「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里的就不定罪了。」這句經文改變了我的生命。如果我真的相信耶穌已經為我的罪付上了代價,我就不能夠再繼續在腦海中懲罰自己了。

當抑鬱症裹挾著要讓我陷入消極的漩渦時,耶穌卻以寬恕打破了消極的惡性循環,讓我有自由再次感受上帝的愛,並與他人分享這種愛。

上帝也通過認識和關心我的人向我展現了祂的愛。父母無私的愛和陪伴以及醫生的智慧都對我的康復尤為重要。儘管我的朋友們並不總是知道該做什麼或說什麼,但他們仍然在我身邊,以各種方式支持著我。

祂永遠不會離開我

與大家對被診斷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的誤解(認為他們虛弱或不穩定)相反,我的日常生活很正常,因為躁鬱症不會一直出現擾亂我的生活。去年一年,我都沒有躁狂發作,而前一年只有一次。我目前每三到六個月會去看一次精神科醫生,並且正在減少我的藥物治療。

靠著上帝的恩典,我能夠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帶領兩個學生小組,參加競技運動,並在高壓力的公司工作。即便如此,這些成就並不能定義我。

當上帝使用雙相情感障礙來提醒我在基督里我是誰時,我開始意識到比我的健康更重要的是我對上帝的信心。

當我的恐懼淹沒我時,我會試著通過壓抑焦慮的想法和瘋狂地計劃以確保自己的安全。我對雙相障礙的恐懼源於不知道隧道盡頭的光何時會出現,或者在我到達之前會發生什麼。

但是當我能夠用上帝所說的話來對抗內心的聲音時,我能應對得更好。當我晚上睡不著時,我向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的那位祈禱(詩篇 23篇2節);當我擔心沒有人照顧時,我記得上帝會供應我所需的一切,即使祂給的可能不是我所期望的(腓立比書 4章19節);當我感到抑鬱並且對我仍然會抑鬱發作感到沮喪時,我記得上帝讓萬事互相效力,為叫愛祂的人得益處(羅馬書 8章28節)。

每次我的躁鬱症發作時,我都會做錯事。但我知道上帝的恩典會遮蓋著一切的錯誤。我只能放手,相信如果上帝的旨意是讓我再經歷一次躁鬱發作,我的天父也永遠不會離開我。我相信祂會在這個過程中緊緊抓住我,並帶我戰勝這一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你我是被祂所召的人

有聲播讀&作者:Joanni,中國

 

我來自一個很小的城市,從3歲起父母離異後我就一直跟著爸爸和奶奶生活。後來直到我13歲,媽媽再婚,我就跟著媽媽去另一個國家生活。 當時我媽媽和繼父已經是基督徒了,所以我有時就跟著他們去教會,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基督教。

因為從小沒有跟媽媽一起生活過,所以我們之間的感情好像隔著一座山,沒辦法有正常母女的親密感。一直到我16歲開始進入叛逆期,我跟媽媽的關係越來越緊張,越來越疏遠,直到零溝通。我的學習成績也是一落千丈。我的朋友圈很亂,我也開始抽煙、喝酒、逃學,打架混酒吧,最後沒辦法升學需要留級。我跟媽媽大吵一架後,媽媽實在沒辦法就決定把我送回國,有一年半的時間我們都不再聯繫。

回國的生活更加糟糕,更是頹廢糜爛。我總是覺得自己是被遺棄的、無價值的、無用的。也因為這種缺愛的心理和創傷,我到處尋找認同和接納。男、女朋友我都交過,目的就是能讓自己感受那一點點的存在感、被愛和被接納的感覺。但因著上帝的感動,我和媽媽的關係開始有所緩和。一年半後,她再次讓我重新和他們一起在另一座城市生活。我同意了,因為我深知自己在這裡是沒有出路的。

那年我20歲,來到這座城市後上帝安排我遇到一位屬靈「媽媽」。她僱傭我去她的幼稚園工作,同時不斷地鼓勵我,幫助我回到信仰。因為她辦的是基督教私立學校,慢慢地我又開始接觸信仰。前兩年我也工作得很開心,可到了第三年我又開始懷疑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雖然對上帝有所認識,生活方式也有變化,可那內心深處的空虛和迷茫並沒有抹去。

同年,也就是2013 年,在無知、不懂得保護自己的情況下,我意外懷孕了。我當時只有害怕、羞愧和不知所措。因為剛剛和家人的關係稍微緩和,自己實在沒有勇氣和臉面告訴家人,我就自己決定把孩子打掉了。打掉孩子的那幾個月我真的覺得自己已經走到了絕境,生活再無一點希望與價值。也開始越來越厭惡自己,討厭自己,逐漸進入抑鬱狀態,不再能正常工作。我開始經常請假,曠工遲到,甚至多次想要自殺結束生命。可我清楚地記得,當時總會有兩個聲音在我耳邊:「結束生命吧」和「放下一切去認識,尋找上帝」。祂可能是唯一能告訴我我存在的意義的。當我放棄自己的時候,上帝沒有放棄我,我相信當時一定是祂給了我力量和勇氣做這個決定去尋求祂。

在2014年年初我找到了一家基督教事工,並開始參加他們為期6個月的門徒訓練課程。第二個星期的課程主題是「聆聽上帝的聲音」。那是我第一次「聽見」上帝對我說話,祂對我說:「壯壯( 我的小名), I love you just the way you are(我是照著你本來的樣子愛你的)。」當時的我內心深處體會到從未有過的愛 ,淚水止不住地落下。因為祂的愛,從那以後我開始真正與上帝建立關係,內心裡大大小小的傷痕也開始慢慢被祂醫治。

漸漸地,我和媽媽還有家人的關係越來越好,媽媽和我的繼父也成為我全職服事上帝的最大支持。在這7年里,我專註認識上帝,認識自己和幫助他人走出陰影。當然,我在這跟隨上帝的路上還是會跌跌撞撞,也沒少犯大大小小的錯。可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都很清楚地知道——不要停止追隨上帝,並要敢於敞開我的心向祂尋求幫助,面對錯誤。也不要放開祂那恩慈、憐憫、無條件愛我的手。

現在我明白那句話了:浪子回頭金不換。我最喜歡的一節經文就是羅馬書8章28節:「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我和你就是按照祂的旨意被祂所召的人,並且沒有任何事能使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參羅馬書8章38-39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無論我選擇哪份工作,都不會攔阻上帝在我生命中的帶領與計畫

作者:Dorothy,中國台灣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畢業後我很幸運地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工作一年多我漸漸發現自己對朝九晚五的工作產生倦怠感,也對於專案停滯無法繼續進行感到灰心。我是一個喜歡學習新事物、接受挑戰,時刻都閒不下來的工作狂。我怎麼也想不到,出社會工作竟然比當學生還要輕鬆!

在我開始認真考慮是否應該轉換跑道後,心中也產生了許多拉扯。一方面害怕離開舒適圈,畢竟目前的工作是如此穩定,另一方面也擔心自己未滿兩年就換工作,會被貼上「常換工作,沒定性」的標籤,讓我的履歷留下汙點。於是我在新年期間向上帝禱告,我不主動找,只求祂為我預備工作機會。

上帝很快地回應我的禱告,幾個月後我收到了獵人頭公司的來信,一位學長也主動向我介紹職缺。老實說這些工作機會,與我目前的工作內容並不直接相關,雖是有興趣的領域,但我也擔心自己無法勝任。最後我決定鼓起勇氣放手一搏。

就在我決定跨出第一步投遞履歷後,上帝就藉著身邊的人的幫助,讓我更了解這個新領域。在短短三個月內我走完求職旅程,收到兩家公司的錄取信,覺得這一切來得很快、很突然。我壓根沒想過,憑著我單薄的工作經驗,竟然會被錄取。

記得那一天傍晚,在旅遊期間收到錄取信,我的心情五味雜陳。隔天清晨我走到海邊,手機撥放著讚美詩。原以為我可以安靜地禱告,但從詩歌開始到結束我都在哭,內心被觸動。

那天早晨我的心完全得著平安,我知道上帝會堅固我未來的道路。我不用擔心自己能力不足,無法勝任新工作,也不用擔心主管不讓我離職。於是我鼓起勇氣告訴主管我收到錄取信,同時我也想聽聽他的意見。

感謝上帝,祂的平安一直在我心裡,第一次與主管談這個話題確實緊張,但上帝幫助我用愛心與智慧誠實表達。我很感恩擁有開明的主管,他把我視為「朋友」而不是「下屬」,讓我們能坦白地討論彼此的想法。最後主管告訴我,站在老闆的立場他希望我留下,站在朋友的立場他祝福我的決定。他希望我再考慮一下。

那個禮拜我內心很煎熬,因為我知道考慮的時間不能拖得太久,新公司與我的主管都在等我的決定。上帝很幽默,祂的作為總是讓我們意想不到。在我開始找工作的那三個月,原先停滯的專案又重新啟動,這項專案是很重要的經驗累積,對我未來的職涯發展有不小的幫助。

面對新公司提供優渥薪資與學習發展機會,和重新啟動的專案,我內心有極大的糾結,我覺得每個機會都好寶貴,我不知道要如何選擇。在禱告中,聖靈用微小但清楚的聲音告訴我:「其實無論我選擇什麼,都不會攔阻上帝在我生命中的帶領與計畫。在兩者之間,沒有一個選擇會脫離上帝的計劃。」於是我問上帝:「哪一個選擇貼近你的心意?」

老實說我並不完全知道上帝在此事的心意是什麼,但迫於時間的壓力,我還是硬著頭皮再次跟主管談。我誠實地告訴他心中的拉扯,兩邊我都無法放下。我深信若不是上帝在這當中掌權,我不可能與主管開啟這樣深度的話題。我感謝上帝賜我一位善良的主管,他沒有威脅利誘我留下,也不使用權威對我施壓。最後我決定把重新開始的專案完成,寫了感謝信給新公司,告訴他們我禱告很久,與主管討論後決定留下來。

在專案完成的一年後,我再次得到了新的工作機會。這次我決定要轉換跑道,展開新的職業生涯。我深信人生中的每一步,都有上帝的看顧。每當我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我總會問上帝,祂會怎麼帶領我的下一步。上帝不只是為我們預備機會,祂也會藉著身旁的人事物,成為我們的幫助。祂還賜給我們足夠的恩典與能力來面對新的挑戰。

除此以外,祂更讓我們有空間自由地做選擇。也許在當下我們還看不到上帝的帶領,但我們將一步一步明白祂的旨意與計畫。如同以賽亞書30章21節說「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時候到了我們便能明白:我們一直都活在上帝的恩典之中。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考博還是就業,主都聽了我的禱告

作者:歡欣,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為期九個多月的連續奮戰,終於要塵埃落定了。回首一路走來所經歷的風風雨雨、起起伏伏,心中不免感慨萬千。從2020年10月起,我經歷了考博與就業的艱難抉擇、畢業論文的寫作、全力備戰考博、考博失敗後找工作,找工作又屢戰屢敗,七次全程陪跑,最後才遞補上岸。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無數次以淚洗面,痛哭流涕,常常有深深的無助感,對未來的憂慮、恐懼。感恩的是,在對自己失望、對未來迷茫之際,還有對主微弱的信靠之心,哪怕僅僅是這渺小、細微的信靠,主也一次次將我從深淵中救起。每次當我憂傷痛苦地來到主面前傾心吐意,尋求幫助時,主都垂聽了我的禱告。

對於考博還是就業,很長時間裡我都舉棋不定。讀博可以留在校園裡,有一段安靜的讀書時光,這是我所盼望的,但對自身科研能力的不自信又使我擔憂是否適合走科研這條道路。相比之下,工作或許是一個更合適的選擇,但是直接放棄考博,我又很不甘心,更何況讀博留在學校,我還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侍。我不知道應該怎樣做選擇,不清楚哪條路才是正確的,於是就迫切禱告向主呼求,求主帶領我前面的方向,讓我走上合上帝心意的道路。

最後,我選擇了考博。做了這個決定後心裡也比較平安,於是就開始了漫長的備考之旅。這個過程很辛苦,但也很充實,收穫很多。慢慢地,我越發意識到讀博做科研是一條十分艱辛的路,我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根本沒有辦法勝任,於是就禱告:「主啊,如果你應許我去讀博,就求你賜我能力去做好科研,如果不是,就求你按照你的心意帶領我前面的路。」

在我考博的過程中,身邊有許許多多的弟兄姐妹在鍥而不捨,同心合意地為我代求。大家當然希望我可以成功考上,希望我一切順利。但是最後的結果是我失敗了。考博的面試抽題很重要,但是又有很大的隨機性。為此我做了很多準備,臨進考場前我在心裡想,只要不抽到詩歌方面的題目還是比較有把握的。然而,我恰好抽到了最不擅長的詩歌方向的題目。當我抽到那一題的時候,心裡就在想或許主的心意就是不讓我讀博吧。面試表現很差,也就直接宣告了整場考試的失敗。雖然當時我不明白為什麼主耶穌要讓我選擇了考博,當我破釜沉舟,努力奮鬥了那麼久,在最後的時刻,卻又讓我遇上這樣的結局,但是我堅信主聽了我的禱告,也聽了眾弟兄姐妹的呼求,一切都有主的美意,即使是抽到了我最不想抽到的題目,即使是考博之旅就此畫上了句號。慢慢地,我似乎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原因,主知道我不會甘心放棄考博,於是就讓我放手去備考,去嘗試。但是在最後的時刻,主也讓我明白,我的努力並不一定全備,我的未來卻仍可交託於祂。

考博失敗了,我來不及為此悲傷就立馬投入到找工作的戰鬥中。當我開始進入找工作的狀態時才明白,我已經錯過了太多。因為開始得太晚了,我錯過了大量的求職機會。我常常用一個比喻來給身邊的朋友講述我找工作時的情形:我找工作的契機,就像是在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春節聯歡晚會馬上就要上演時,我才匆匆趕到集市去購買年貨,準備過年,其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在幾乎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我匆匆加入了找工作的大軍,而我面對的競爭對手卻是那些「身經百戰」的戰士,他們很多都是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始了,經驗豐富,實力自然也不容小覷。競爭又非常殘酷,常常是十幾人甚至幾十人競爭一個崗位。於是,我經歷了七次全程陪跑,從簡歷投遞到筆試、面試,一路拼殺到最後的環節,滿懷希望而來卻鎩羽而歸,之前的努力也就付之東流,功虧一簣,如是者七。每一次求職考試我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力以赴,最後卻換來一個個失望的結局。整個過程,耗費了我巨大的心力。每一次上場考試,我都要認真祈求,求主和我同在,給我勇氣去做好自己。雖然每次考試都儘力去表現了,也知道要「盡人力,聽上帝的命」,但是面對一次次的失敗,我還是會很傷心和憂慮。我知道要相信主早已預備,但是我常常感覺「信不足」。

每次當我想要放棄,接近崩潰的邊緣時,主都會用各種方式來托住我:或是藉著身邊弟兄姐妹的安慰鼓勵,或是藉著遠方朋友的關心問候,或是藉著有經驗的前輩的指點迷津、鼎力相助。這些都給我及時的支持和幫助,讓我不至於失了勇氣不能再戰或徹底摔倒無法爬起。在這個過程中,主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墮落敗壞、自私陰暗,看到自己是多麼的醜陋不堪。我生命中的很多問題被一一暴露,也讓我直面真實的自己。我看到自己是多麼的愛這個世界,卻不愛主;追求這個世界上各樣的好處,卻不渴慕主里的好處;懼怕人,卻不真的懼怕主;甘心向世俗的利益低頭,卻不願為主舍己;對主沒有真正依靠、順服的心。找工作的過程中,一件件大事小事,一個個想法念頭,一次次溝通交流都讓我看到真實的、醜陋的自己。我痛恨這樣的自己,卻無力改變自己,為此很多次在主面前認罪,也求主來幫助我去改變。同時,我也深深感恩,主知道我一切的罪惡和醜陋,但是祂卻依然愛我,給我安慰,給我力量,給我夠用的恩典。

最後,我終於找到了一份工作。雖然這份工作並不是我最初所期望的,至今我還不太明白主的美意何在,但是我知道,主知道我的一切,祂知道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祂比我更了解我,更愛我。或許,有一天我會發現「因為禰的美意本是如此」,或許,我長久不能明白主的用意。但是,我相信主聽了我的禱告,這已經足夠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