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不看好的工作裡,上帝讓我成為他人的祝福(有聲中文)

作者:林婉萍,中國

語音播讀:楊瀾,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自PEXELS

成為一名老師,是我在接觸幼兒教育之前,最不願也最不可能去選擇做的事。我一直的夢想是成為高級白領,在這個城市最高檔的商務樓工作,每天光鮮亮麗地出入各種高端場合。而幼兒教育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中,並不是一份光鮮的職業。在大部分人的意識里,幼兒教育意味著辛苦,繁瑣和疲憊。

2015年,我結束了國企的工作。辭職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感到極度迷茫。家人的不理解更讓我覺得委屈。在那段時間裡,我每天都抓緊上帝,嘗試在這不順利的環境中重新回到祂面前,找到出口。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加入了教會的兒童事工服侍。我從剛開始有些羞澀,到後來慢慢熟悉這群孩子,聽到了他們分享生活中的困難,也更多看到了他們真實的需要。漸漸地,和孩子們在一起成為了我最開心的時光。

可是在我的內心卻居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子,她時常驚恐不安,憤怒不已,而且被巨大的恐懼和自我譴責捆綁著。我的媽媽是個暴脾氣的人,每一次爭執都會把我拉到人群當中進行指責和數落,而我的爸爸總是吸著大口大口的煙,對眼前的一切表現出不聞不問的狀態,似乎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影響到他。因此,在我的原生家庭當中,我感覺自己是不被喜歡的和被愛的。這樣的生活從我的童年一直持續到我28歲,直到現在還在深深地影響我。這讓我的自我價值感不高,並且對於別人的情緒變化十分敏感。當我每一次受到傷害都無處尋找安慰時,我開始封閉自己,不去向任何人述說我的心事和遭遇。禱告是我唯一的宣洩出口,因為我知道上帝是我最安全的避風港。

可是,這樣的成長環境讓我在兒童服侍中遇到了很大的挑戰。我總是會以高標準來自我要求,當事情沒辦法達到我的預期時,我就開始焦慮,失眠,抑鬱。我害怕別人會因為我的服侍而像我的媽媽那樣指責我。在服侍中,我好像感覺有很多的小眼睛在盯著我看,當他們的目光開始改變的時候,我就會開始驚慌,恐懼,落荒而逃,並再一次把自己封閉起來。

我感覺自己就像是一隻背負著重重殼的烏龜,受到一點驚嚇就會拚命往殼裡縮,終日生活在惶惶恐恐之中,直到我意識到自己正在被這種恐懼侵蝕,漸漸地失去了自我。在我的固有觀念中,能夠參與服事的人一定是常常得到別人肯定和讚賞,也一定是極其優秀的人。然而我並不是這樣的人,於是,我自卑地離開了我的服事。

後來,教會有位老師知道我的情況,就建議我去參加一個基督徒心理學家的心理課程,希望通過課程緩解我和媽媽的矛盾,幫助我走出原生家庭的困惱。在參加了學習之後,我進入到當地的一家幼兒園工作,嘗試「重回」我的兒童時代,找到自己內心深處那個孤獨的小小孩,自我醫治。然而,在接觸到這些只有3歲的孩子的時候,我再次陷入了焦慮。我開始害怕自己不能做好,媽媽的話語一直在耳邊響起。我就這樣再一次被魔咒捆綁。

因為我負責班級的孩子們只有3-4歲,所以我要負責從穿脫尿布到喂飯等一系列的任務。我就像是個新手媽媽一樣細心地教養著我的孩子們。和孩子們相處久後,我漸漸卸下了內心的防備,開始用真誠和耐心和孩子們溝通。因為自己之前的經歷,我更加懂得如何解讀孩子們的情緒。當看到班級的保育員或者其他老師嚴厲地指責孩子的時候,我都會很難過。我知道孩子們肯定很害怕很自責,這樣的陰影可能會影響他們很久。我最大的願望就是通過對孩子的鼓勵和情緒上的疏導陪伴他們度過一個陽光美好的童年。對於3、4歲的孩子來說,尿褲子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當老師和保育員看到孩子尿褲子的時候,就會極其憤怒,還常常當眾用難聽的話語數落孩子。這個時候孩子們通常會保持沉默。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去疏導和了解孩子的情緒,走過去,抱抱ta,對ta說沒有關係,讓ta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被完全接納。我會這樣說:「老師知道你一定不是故意尿在褲子上,沒有關係,我們一起去換下就好了。你告訴老師是怎麼回事兒好嗎?」然後輕輕拍拍孩子的背。我發現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孩子情緒穩定,還能幫助他們說出真實的情況,也使他們慢慢更加信任我,和我關係更加親密。當我看到孩子們臉上的驚恐漸漸轉為笑容時,我的心裡充滿了感恩和喜樂。

從來沒想到,在一個我不看好的職業里,上帝卻聽了我的禱告,讓我在其中得醫治,同時祂也使用我過去的經歷,讓我成為別人的祝福。正如聖經上所說:「願頌讚歸於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上帝!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 1章3-4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

上帝救我脫離了焦慮的捆綁(有聲中文)

作者:Calvin Woo,馬來西亞

翻譯:Nancy,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畢業後我該做什麼?我應該找什麼工作?我應該創業嗎?還是應該繼續學習深造?這會是談戀愛的好時候嗎?

這些是我們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都曾經問過的問題。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它們卻非常嚴重地困擾了我,以至於影響到了我的精神和身體健康。

我當時正處在十字路口,嘗試做一個重大的人生決定。我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極度擔憂和焦慮,以至於我的心持續地被不安感侵擾。我為自己無法控制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到無助,於是我開始質疑自己,懷疑自己的能力。

我不堪重負,吃不好也睡不好,因為我一直在努力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向朋友和家人尋求答案和驗證,希望能從他們那裡得到一些安慰和肯定。然而我的問題卻像潮水一樣不斷湧來,影響著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因為我的重點已經不再是自己、我所愛的人及上帝了。我非常努力地去抵制並與這些問題抗爭——通過做其他事來分散我的注意力:如一口氣看很多電影和電視劇,以及去海灘度假。我試圖逃避我的思想,但不知怎麼的,它們總是會偷偷地溜回來。一天晚上,當我獨自一人在房間里與自己的思想作鬥爭時,我決定向上帝呼求。

「主啊,我精疲力盡了!請把我從這場風暴中帶出來。對我講話並顯明你的道路。」

當我呼求時,眼淚從我的臉上滾落下來。我完全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渴望被指引。

 

你要安靜

幾周後,我去加利福尼亞旅行。我的心裡依然滿是重擔,這時我突然感到有個聲音催促我去一片長滿紅杉和美洲巨杉的樹林里徒步。我很快就想出了一個完美的計劃,清晨到那片樹林里走走。

當我穿過森林小徑的入口時,我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高大的紅杉樹和巨大的美洲杉讓我驚嘆不已,我無法用言語形容出那種感覺。美麗的陽光穿過林冠,打在我的臉上。我閉上眼睛,聽溪水流動的聲音。幾個月來,我第一次真正地深深吸了一口氣。

我繼續往森林的深處走,竟然發現了一片被美洲巨杉和紅杉圍繞著的靜謐的小叢林,旁邊還有一條小溪。

我獨自坐在小溪旁,閉上眼睛,回想上帝創造的美好。就在我抽身於平時周圍的聒噪環境之外時…

我聽到了一聲低語,在責備我的心。

 

「住了吧!靜了吧!」(馬可福音4章39 節)

就在那一刻,淚水開始從我仍然閉著的雙眼裡流出,滾落臉頰。我感到自己不再被焦慮和憂慮捆綁並得到了極大的平安。我感受到的解放和自由無以言表,只能用感激和喜悅的淚水來表達。

在這片寧靜的小樹林里,我向上帝禱告並感謝祂對我的大愛。祂把我帶到這片紅杉森林,是為了用祂的創造來提醒我祂自己的偉大。我感覺自己就像正被周圍的樹木擁抱著,我能感覺到上帝的愛在我的心裡流淌。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我一直在到處尋找問題的答案,然而我的努力只是在我心中激起了一場不安的風暴。但在這片森林裡的獨處中,我終於聽見上帝在暴風雨中對我說的話了。

在我繼續沿著森林小徑散步時,回想起剛才的美妙經歷,就立刻記錄下了這一時刻,好提醒自己上帝偉大的愛和美善。當我抬頭望著紅杉樹的時候,陽光穿過樹葉照下來,我想到了上帝大能的手在祂所造之物及在我生命中的奇妙工作。

 

上帝掌控一切

耶穌基督並沒有向祂的追隨者們保證他們的生活會一帆風順。但是我們知道試煉會使我們更加信靠祂(雅各書1章2-4節)。我們在跟隨主的道路中遇到的挑戰和困難只會增強我們的信心,幫助我們學會在困難的時候依靠祂。簡而言之,挑戰有時是必要的,為的是讓我們扎穩在祂裡面。當挑戰來臨的時候,我們知道我們能在上帝那裡得到庇護。

當煩惱、焦慮、憂慮和試煉籠罩著我們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讓自己的情緒和感覺支配我們的反應,但我們需要知道,我們要安靜,要知道祂是上帝(詩篇46篇10節)。因為祂是叫巨浪和海洋都順服的主耶穌,無論將來怎樣,祂都已經勝過了。但是,如果我們太過著急或試圖自己解決問題,我們就聽不到祂安慰的話語——就像我過去幾個月那樣。只有當我們安靜下來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聽到上帝要對我們說什麼。

我並不是說你應該放下一切去紅杉林。但是我們都可以花時間去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來敬拜上帝,並與祂重新建立聯繫。我們需要放慢速度,而不是試圖掌控生活中的一切。

試著在每天早晨花15-20分鐘的時間來閱讀上帝的話語並禱告(是的,把你的手機放在一邊!)。這是與上帝重新建立聯繫的良好起點。漸漸地,當你嘗試過不同的方法後,你就會發現你最適合哪種靈修方法。

通常,當我們缺乏掌控自己環境的能力時,我們就會擔心和焦慮。當這種焦慮襲來時,我們需要放慢腳步,深吸一口氣然後禱告。我們需要讓自己謙卑下來,去尋找上帝,把我們的生命重新交託給祂,並讓祂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居首位。上帝掌管著一切,而且祂陪伴我們走每一步的道路。當我們讓上帝做我們生命的舵手時,我們知道無論祂把我們帶向何方,我們都是安全的。

當上帝在紅杉林中斥責我時,我學會了放手,讓上帝來掌管我生命的舵。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但是,即便我仍然不清楚我人生的下一步要怎麼走,但我我知道上帝是永遠信實的,祂會引導我走正確的道路。這樣的認識讓我的內心平靜。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

沒有「完美」的見證 ,我怎麼知道自己得救了呢?(有聲中文)

作者:葉子,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馨寧,中國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我出生於一個基督化家庭。自小,我就在主日學裡長大。每星期不要說是主日敬拜,就連家庭小組我都有參加。從小就在教會裡長大的我,常常會聽到很多弟兄姐妹分享他們遇見上帝的經歷。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很多弟兄姐妹都有超「厲害」的見證。患病得醫治、偶然被邀請去教會時聽見上帝的聲音或是被聖靈充滿、信主後人生一百八十度改變等等。這些見證對我來說都超級「完美」。我覺得只要我有了這一類型的見證,我一定能說服更多朋友信主。

到了一個階段,我甚至還覺得只有有這種見證的人才是真正的基督徒。這讓我非常困擾。雖然我從小就不是什麼超級大壞蛋,也早就相信基督為我死,三天後復活,為要救我這罪人,但是我完全沒有這一類的奇特見證。

步入青春期的那幾年裡,我都一直在想,我到底得救了嗎? 雖然在這期間我一直都有在教會裡服侍主,時常靈修禱告,雖然上帝一直都在透過講道、聖經、身邊的人等等向我說話,我的內心還是有一塊地方一直在想著這個問題。我甚至為了想要有一個「完美」的見證故意遠離上帝、故意不讀經禱告,就是要讓自己有一個時間可以重新回到上帝的面前,來個完美的「Come Back」。可是當我在選擇這樣做時,我自己也受了不少苦——心中沒有平安,想禱告又不敢禱告。直到有一天,我覺得是時候「悔改」了,我才又開始讀經禱告。還記得當時的我心裡其實蠻得意的,因為我終於有了一個看似「完美」的見證。然而,每當我想分享這一個「見證」時,我的心裡都會不平安,因為我知道這是我假造出來的。有時在說著我這個所謂的「見證」時,我都覺得有點心虛。

那是什麼真正讓我覺悟的呢? 還記得那時我大概16歲,偶然在Facebook看到一位朋友分享的一個文章,是專門給我這種在基督化家庭長大的基督徒寫的。文章的一開始就訴說著一位小女孩因著沒有所謂的「完美」見證而飽受困擾,並問媽媽是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壞,所以上帝才沒有給她一個類似的見證。這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當時還想,這不就在說我嗎?而整篇文章的主要信息就是要提醒我,上帝給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同。就算我沒有這樣的一個見證,我也有自己與上帝的故事。我完全不應該去羨慕別人的見證,因為上帝會以不同的故事來影響不同的生命。我頓時恍然大悟。當時我才知道,原來我一早就得救了。在我承認基督是我主,心裡相信他時,我就已經得救了。我頓時為自己的愚昧感到羞愧。但我也感謝上帝,讓我擁有這樣的一個經歷,來提醒我,要成為一位真正的基督徒,不需要一個與別人一樣的完美見證,只需要與上帝建立一個深切的關係。

也許很多人會問: 「欸?那我每個星期都有去教堂,甚至還有在教會裡服侍,我算是基督徒嗎?」這時你就應該想一想,你相信耶穌基督為了我們的罪死,三天後復活,為要讓我們得永生嗎? 你願意與上帝建立一個關係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你就是一位基督徒。聖經很明確地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口裡承認耶穌是主,心裡相信上帝叫祂從死里復活,我們必定得救(羅馬書10章9節)。那問題來了:既然我們只需要相信耶穌就能得救,為什麼我們需要去教會?為什麼我們要服侍主?我的回答是: 除了口裡承認,心裡相信,我們也應該遵行上帝的道。正是因著我們愛上帝,我們才去教會,為要更深地學習聖經、與其他愛主的弟兄姐妹們相聚並互相鼓勵、一起服侍上帝,一起在信主的道路上前進。

弟兄姐妹們,也許我們遇見上帝的開始就是這麼的平凡,那又怎麼樣? 就像大家說的愛情觀一樣: 年少時人雖總是期待轟轟烈烈的愛情,但真正適合自己的愛又何嘗不是像一杯白開水一樣,平凡但舒服呢? 上帝的愛在我們生活中看似平凡,但卻剛剛好。祂所安排的一切都是對我們最好的。我們不必擔心自己是否有完美的見證,因為一切的羨慕都是多餘。我們只管打那為我們準備好的美好的仗,跑我們當跑的路,並守住我們所信的道,就足夠了(提摩太後書 4章7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

從自殺到自愛(有聲中文)

作者:淑環,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小七,中國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嘗試自殺

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嘗試了結自己了。就像溺入幽暗、空虛、悲傷的大海,在絕望之中我只能把自己蜷成一團,緊閉呼吸,期望快些結束生命,結束痛苦。無奈意志力仍舊無法戰勝身體的求生本能,憋至最難受的那一霎那,繃緊的肌肉還是忍不住鬆開,恢復了正常呼吸。

在寒冷而孤獨的夜晚,我哭得泣不成聲,但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也不會有人在意。

自小,發脾氣、大聲謾罵、摔門、欺負弟弟的戲碼就在我的生活中不斷上演。患有「老二綜合症」(Second child syndrome)的我,常常覺得自己在家中是最不受父母重視、最沒有出息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及弟弟好,課外活動的表現又遠遠不如姐姐。因著我的自卑心理,只要稍有不順心的事,我便會藉著各種激烈的言行,宣洩我的不滿情緒,讓父母傷透腦筋。即使他們拿著藤條追打、用言語怒斥,第二天,我依然重蹈覆轍。

步入憤世嫉俗的青春期後,在家裡我總是黑著臉,心裡埋怨嚴肅寡言的爸爸和常對我怒氣相向的媽媽。儘管身邊有許多朋友,但我總感覺內心有個無底深洞,任憑多少的歡聲笑語也無法填滿心中的空虛。每天例常上學、放學、補習功課、參加課外活動……生活看似忙碌實則毫無意義。這一切都使我開始懷疑活著的目的。於是,我開始有了自殺的想法。不同的計劃不斷在我的腦海中盤旋。我曾經拿著銳利的刀片在手腕上比劃,卻怎麼也沒有勇氣大力割下;也嘗試過把自己悶在被窩直至窒息,但終究還是放棄了;最誇張的一次,我在媽媽面前拿起繩子綁在樹榦準備上吊,差點沒把她氣死。

我曾天真地以為死後可以輪迴,換個家庭和環境,重新開始。

 

真理改變生命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

忘了從哪天起,我開始每個月都會收到青少年福音刊物。翻看那些設計新穎、文字內容豐富的書刊,我開始對基督教有了更多的認識,也才了解到死後等著我們的,不是輪迴而是審判。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生活在世的所作所為負責,並向賜予我們生命的上帝交賬。一想到自己犯下那麼多的錯誤,傷害了那麼多身邊愛我的人,就知道若我真的死了絕對要受到不少懲罰。心裡不自覺地發顫。還好,上帝體恤我的軟弱,每次都阻攔我的自殺計劃。不止如此,祂還差派獨生兒子耶穌來到世上,甘心犧牲自己死在十字架上,洗凈我的罪,讓我與上帝重歸於好。並且應許凡相信和跟隨耶穌的人,都可以與上帝建立親密關係,在生活中享受祂的同在。這實在是太美好的消息!

就這樣,我開始想要進一步認識這位愛我的上帝。然而由於擔心父母阻攔,我仍對教會望而卻步。奇妙的是,某天姐姐在朋友的帶領下決志成為了基督徒,我因此有機會尾隨她到教會參與崇拜,同天禱告接受耶穌作為生命中的救主。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祂使我的靈魂蘇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詩篇23章1-3節)

信主多年來,聖經的寶貴真理逐漸讓我從自怨自艾的生活中走出來。上帝的話語使我的靈魂蘇醒,重塑了我的人生價值觀。我意識到我的存在絕非偶然,而是獨一無二的,我的每一個呼吸都包含上帝的看顧,每一次跨步都有上帝的允許,每一個決定都有上帝的美意。當我無意間再次將自己與他人作比較,或陷入沮喪和孤獨時,聖經里的字句就彷彿在耳旁溫柔的低語,安定我煩躁不安的心。

 

無法重來的生命

在我父親的家族中,向來有紅斑狼瘡病史。然而令人心疼的是,年僅19歲的堂妹也被診斷患病。她的身體每況愈下,需要依靠洗腎維持生命。未患病前,她是個聽話好學的少女,成績名列前茅,即便後來因病輟學在家休養,仍然在馬來西亞教育文憑考試(SPM)中考獲標青的成績。但病情的惡化讓人始料未及,正當同齡人快樂地準備上大學時,堂妹卻被送入醫院經歷一場接一場的大手術,身體折騰得無法進食而日漸消瘦。最後,她還是無法抵過病魔,在醫院咽下最後一口氣,結束了短暫而充滿荊棘的人生。

有些東西,失去了就無法重來,尤其是生命。

送別表妹時,身為親友的我們無不感到惋惜。她的離開再次提醒我們生命的珍貴。回想過去我輕生的想法,我感到無比羞愧。我們或許無法選擇面對的苦難和環境,但我們可以選擇應對的態度及方式。在一個轉念之間,生命就可以完全不同。回望我的過去,我實在難以想像若沒有上帝的帶領,今天的我會走在何處,或許仍如一片枯葉,在汪洋中顛沛流離,苦苦尋找我存在的價值。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章10節)

上帝的同在就如空氣一樣,眼雖不能見,卻如影隨形。縱使我們不懂得接納自己,上帝依然看顧;即便我們總是在生命的旅程中摔跤,上帝依然願意扶持,並為我們帶來新生命的盼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