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難搞的人

讀經: 以弗所書4章1-12節


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用愛心互相寬容。 —以弗所書4章1-2節


在《被告席上的上帝》(God in the Dock)一書中,作者魯益師描寫了一些很難相處的人。通常這些人的自私、憤怒、嫉妒,或其他怪癖,都會破壞我們與他們的關係。有時候我們會想:如果不需要應付這些難搞的人,生活豈不是好過多了?

然而,魯益師卻把矛頭轉向我們。他指出,我們同樣也是難搞的人,其實上帝每一天都在忍耐我們。他寫道:「你自己就是那種人。你的性格同樣有缺陷。別人的所有期望和計畫都因為你的個性而觸礁,正如你的期待和計畫因他人而落空一樣。」這種自我覺悟,應該能促使我們嘗試對人有耐心和接納,就像上帝每天如此對待我們一樣。

保羅在以弗所書告誡我們,要以「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來裝備自己(4章2節)。有耐心的人,有更好的能力應付難搞的人,不被激怒和反擊,反而可以容忍令人討厭的行為,向這些人顯出寬容。

你身邊有難搞的人嗎?求上帝透過你來彰顯祂的愛吧!

— Dennis Fisher

有些人實在很難去愛,
以致我們根本不想理會;
但上帝說:「要像我愛你一樣愛他們,
當你分享我的愛時,就是尊崇我。」
Cetas

用上帝看你的眼光來看待他人。



全年讀經:
詩篇72-73篇 羅馬書9章1-15節


靈命日糧:重獲新生

讀經: 耶利米書18章1-6節


[器皿]做壞了,他又用這泥另做別的器皿;窯匠看怎樣好,就怎樣做。 —耶利米書18章4節


最近女兒給我看她收藏的海玻璃,又稱為沙灘玻璃。那些不同顏色的玻璃殘骸,有些是陶器碎片,而大部分都是來自碎了的玻璃瓶。玻璃瓶生產時都是有用途的,後來卻被隨意丟棄,破成碎片。

倘若被棄置的玻璃流進大海,它們的旅程就開始了。潮汐和洪流無情地把玻璃翻來又覆去,海沙和浪濤不斷磨蝕其鋒利的邊緣,最終使玻璃變得平順光滑,猶如珠寶般的漂亮。這些海玻璃重獲新生,許多收藏家和藝術家都喜歡珍藏。

同樣地,破碎的生命只要得到上帝的愛和恩典觸摸,也能夠重獲新生。我們從舊約讀到先知耶利米看見陶匠在工作,他發現,若是器皿做壞了,陶匠就會將之重新塑造(耶利米書18章1-6節)。上帝解釋說,古以色列民在祂手中就像泥土,上帝會按照自己的心意,把他們塑造成最好的形象。

無論我們多麼殘破不堪,上帝都有能力重新塑造我們。即便我們不完美,且過去做了許多錯事,祂仍然愛我們,也渴望將我們塑造得漂漂亮亮。

— Cindy Hess Kasper

憑祢意行,主!憑祢意行!
因祢是陶匠,我是泥土;
陶我與造我,憑主旨意,
我在此等候,安靜順服。
Pollard

我們因試煉而消融,正可被天父重新陶造。



全年讀經:
詩篇70-71篇 羅馬書8章22-39節


靈命日糧:得到自由

讀經: 羅馬書8章1-11節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 —羅馬書8章1節


大象是地球上體型最大的陸地動物,也是最有力量的動物之一,但只要一根堅固的繩子就能限制牠的行動。是怎麼做的呢?只要在牠還是小象時,把牠綁在一棵大樹旁。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裡,牠會不斷竭力往前,但總是無法掙脫繩子,最後牠就會放棄了。

這樣一來,即使幼象長成大象,牠也不會努力掙脫以重獲自由,牠一旦受到一點阻力就會停止嘗試,因牠以為自己仍然受到捆綁、無法得到自由。

撒但也能對我們玩類似的伎倆,使我們被捆綁。然而,聖經向我們保證說:「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羅馬書8章1節)。我們已經「脫離罪和死的律了」(2節),但我們靈魂的仇敵試圖使我們相信自己仍受罪的轄制。

那我們該怎麼做呢?思考基督所成就的:祂為我們的罪受死,並宣判罪無法再控制我們了(3節)。祂從死裡復活,並賜給我們聖靈,現在我們有能力、得以在祂裡面活出得勝的生命,乃是因為「叫耶穌從死裡復活者的靈⋯⋯住在[我們]心裡」(11節)。

在基督裡,我們是自由的!

— Poh Fang Chia

祂成就我們的救贖,
並釋放我們的靈魂;
使我們與上帝和睦,
寶血洗淨我們罪污。
Wesley

凡事順服主基督,方可經歷真自由。



全年讀經:
詩篇68-69篇 羅馬書8章1-21節


靈命日糧:只需知道

讀經: 羅馬書7章18-25節


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 —羅馬書7章18節


福音歌手費南多‧奧提加(Fernando Ortega)的專輯中,他在演唱「像我這樣」這首歌時,背景隱約可以聽到佈道家葛理翰的聲音。葛理翰博士曾一度生命垂危,那時他回想自己的過去,意識到自己是個罪魁,每天都需要上帝的赦免。

有人認為離開了上帝我們仍可以很好,但葛理翰卻不這麼認為。我們可以自我感覺良好,因為我們是上帝深愛的兒女(約翰福音3章16節),而不是因為我們是良善的(羅馬書7章18節)。

基督徒若要成為真正「良善」的人,首先就是不再自以為可以靠自己變好,成為良善,而是要祈求上帝將我們變得更好。我們會經歷多次失敗,但祂會繼續使我們成長、改變。上帝是信實的,祂會按著祂的時間和方式成就祂的作為。

「奇異恩典」的作者約翰‧紐頓在晚年患上老人癡呆症。他感嘆自己喪失記憶,然而他仍表明:「我還記得兩件事:我是個罪大惡極的人,而耶穌是偉大的救贖主。」的確,論到信仰,每個人都只需要知道這兩件事。

— David H. Roper

我主應許美好無比,
盼望永不失去;
有主做為盾牌福分,
我心不再畏懼。
Newton

接受上帝的恩典,就能經歷祂的平安。



全年讀經:
詩篇66-67篇 羅馬書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