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檢查機油

讀經: 詩篇5篇


耶和華啊,早晨祢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祢陳明我的心意,並要警醒。 —詩篇5篇3節


以前當我教女兒學開車時,我也教了她們一個汽車維修保養上的基本概念。我們到當地的加油站,我教她們在加汽油時要同時檢查機油。許多年後的今天,她們常提到我當初所教導的那六字箴言:「油便宜,引擎貴。」比起替換整個引擎,花錢加一公升的機油實在算不了什麼。

維修保養對我們的靈命生活也一樣重要。每天花時間讀聖經、禱告、聆聽上帝的話,是防止故障的關鍵。在詩篇第5篇,大衛說:「耶和華啊,早晨祢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祢陳明我的心意」(3節),在接下來的章節裡,他傾心讚美、感恩並求告上帝。

許多人都覺得,以親近主來開始每一天是很重要的。在開始查看郵件、關心新聞或吃早餐之前,他們花一些時間獨自安靜下來,讀一段上帝的話語,讚美祂的美好,感謝祂的愛,並尋求祂的引導。有些人則習慣在不同的時間來讀經禱告,當然也沒問題。

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像維修保養一樣,必須持之以恆,所以在這生命的道路上,我們當每天祈求主的同在,讓祂充滿我們的心。

— David C. McCasland

主啊!讓我每天都渴慕閱讀祢的話語。
幫助我將祢的話語深藏心底,
免得我偏離祢的真理。餵養我的生命,
並教導我更認識祢,明白祢對我的旨意。

在上帝的話語和禱告中扎根,根基穩固。



全年讀經:
路得記1-4章 路加福音8章1-25節


靈命日糧:名中意義

讀經: 約翰福音1章35-42節


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翻出來就是「彼得」) —約翰福音1章42節


朋友喜獲麟兒,便寫了一封信,讓兒子長大後閱讀:「親愛的兒子,爸爸媽媽希望你會尋見耶穌,專心仰望這生命之光,因此為你取名為信暄。『信』代表信實、滿足和正直,『暄』代表溫暖和光明。」基於對兒子的期望,他和妻子精心挑選了這個名字。

耶穌給西門重新起名為彼得/磯法(約翰福音1章42節),也不是個隨便的選擇。「彼得」是「岩石」之意,但他經過了一段時間才活出與新名字相稱的生命。在記載中,彼得本是個行事魯莽的漁夫,脾氣急躁多變。他曾和耶穌意見相左(馬太福音16章22-23節)、用刀攻擊人(約翰福音18章10-11節),並曾否認耶穌(18章15-27節)。但在使徒行傳中,我們看到上帝在他裡面動工,且藉著他建立上帝的教會,彼得真的成了堅固的岩石。

如果你也像彼得一樣跟從耶穌,那麼你也有了新的身分。在使徒行傳11章26節,我們讀到「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基督徒」這個名稱代表「屬基督之人」。你現在是屬於基督的人了,這個稱呼提升了你的身分,並呼召你成為合上帝心意的人。上帝是信實的,祂也會在你裡面成就這美好的工作(腓立比書1章6節)。

— Poh Fang Chia

親愛天父,謝謝祢讓我們得以被稱為祢的兒女,

這實在是不可思議的殊榮。

願我們更了解與祢愛子耶穌基督同稱兒女的意義。

在我們裡面動工,也藉著我們成就祢的工。

當我們稱上帝為天父,且活得如祂兒女一般,便是榮譽祂的名。



全年讀經:
士師記19-21章 路加福音7章31-50節


靈命日糧:你有一良友

讀經: 詩篇23篇


[耶穌說]:「我乃稱你們為朋友。」 —約翰福音15章15節


勢不可擋的社群網站急速成長,許多人都透過網路平台分享、討論和溝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似乎增加了,但我們卻感覺更加孤單,這樣的結果真是一大諷刺。有篇網路文章提出警告:「有些人不贊成過著成天上網或依賴網路的生活,他們認為網路上虛擬的朋友並無法替代真實世界的朋友,而且……那些以虛擬朋友取代真人朋友的人,比以前感到​​更加寂寞、沮喪。」

且不論科技發達與否,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寂寞孤單的時刻,都會納悶是否有任何人知道、明白並在乎我們所背負的重擔和面對的掙扎。但基督的跟隨者有個確據,那就是救主的同在,能安慰我們疲憊的心靈。我們透過聖經看到祂確實的應許,因詩人大衛寫到:「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詩篇23篇4節)

我們的孤單感可能是出於自己的選擇,可能受到周圍的文化影響,也可能因為失去至愛而痛苦,但每個認識基督的人,都可以因大牧者的同在而得享心中平安。我們有至好的朋友,那就是主耶穌!

— Bill Crowder

我得一友,真是良友,
未認識,祂已愛我,
祂用慈繩愛索牽我,
使我與祂相連合。
Small

那些與耶穌為友的人永不孤單。



全年讀經:
士師記16-18章 路加福音7章1-30節


靈命日糧:甘心樂意

讀經: 出埃及記35章20-29節


凡心裡⋯⋯甘心樂意的都拿耶和華的禮物來,用以做會幕。 —出埃及記35章21節


當我正忙著把買好的雜貨放進後車廂時,不經意地看了看隔壁的車子。透過後車窗,可以看到裡頭有好幾箱的鮮紅番茄,這些番茄既飽滿又光滑,比我在店裡所看到的都好。幾分鐘後,車主出現了,我對她說:「你的這些番茄看起來真棒!」她回答:「我今年有很好的收成,你要不要一些?」她如此樂意地慷慨分享,讓我感到驚訝,但也欣然地接受。她給了我一些番茄帶回家,嚐起來和看起來一樣美味!

當以色列人獻禮物建造主的會幕時,我們看到了更慷慨的表現。在上帝吩咐他們提供建造聖所的材料時,「凡心裡……甘心樂意的都拿耶和華的禮物來,用以做會幕」(出埃及記35章21節)。以色列人熱切地捐獻出他們的黃金首飾、彩色的線、細麻、銀、銅、寶石和香料。有些人也獻上他們的時間和才藝(25-26節)。

如果我們效法以色列人的榜樣,甘心樂意地獻出我們的資源,我們的態度和奉獻將會蒙上帝悅納,且能榮耀祂。上帝明察且知曉我們的心思意念,祂喜愛那些甘心樂意給予的人。主自己就是慷慨給予的最佳範例(約翰福音3章16節)。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親愛的耶穌,祢為了我,
捨棄一切所有;求祢幫助我,
讓我也能甘心樂意地獻上;
使我能用我的恩賜來榮耀祢。

獻上多少非首要,甘心付出最重要。



全年讀經:
士師記13-15章 路加福音6章27-4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