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更像耶穌

讀經:

約翰福音17章6-19節


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約翰福音17章16節


上帝創造的烏林鴞是偽裝大師,牠的銀灰色羽毛有深淺不一的斑點,讓牠棲息在樹上時能和樹皮的顏色融合在一起。當這一類的貓頭鷹不想被發現時,牠們可以躲在顯眼的地方,借助羽毛的偽裝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

其實,上帝的子民很多時候和烏林鴞很像。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我們都可以很容易地融入這個世界,讓人認不出自己是基督徒。耶穌為門徒禱告,這些門徒就是天父「從世上」分別出來賜給祂,且「遵守」祂話語的人(約翰福音17章6節)。聖子耶穌求聖父保護這些門徒,並賦予他們力量,使他們在祂離世後,仍能過著聖潔和恆久喜樂的生活(7-13節)。祂說:「我不求祢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祢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15節)。耶穌知道門徒需成為聖潔的人,並與世界有所分別,如此一來,他們才能實現祂差遣他們的目的(16-19節)。

聖靈可以幫助我們擺脫誘惑,不成為融入世界的偽裝大師。當我們天天順服祂,我們就會更像耶穌。當我們活出合一與彼此相愛的生命,聖靈就能吸引人來歸向榮耀的基督。

— 鄧書琪

在你的生命中,有哪方面你可以求上帝讓你更像耶穌?
有些基督徒行事為人效法耶穌,
上帝如何使用這些人吸引你更親近祂?

上帝啊,求祢讓聖靈幫助我更像耶穌,
吸引人尋求這位獨一的真神。



全年讀經:
詩篇120-122篇;哥林多前書9章


靈命日糧 : 在曠野中

讀經:

申命記2章1-7節


上帝⋯⋯看顧你走過這遼闊曠野的每一步。—申命記2章7節,新普及譯本


當我剛信主的時候,我以為登上屬靈的高峰就會遇見耶穌。但這高峰往往不能持久,也不會使我的屬靈生命成長。美國作家莉娜.阿布賈姆拉(Lina AbuJamra)說,我們往往會在曠野遇見上帝並且成長。她在所著的一本研經書籍(Through the Desert)中寫道:「上帝的目的是要用我們生命中的曠野,使我們變得更堅強。上帝不是要用免除苦難來證明祂的良善,祂的良善就是要在痛苦中才能體會到。」

正是在悲傷、失落和痛苦的艱難處境中,上帝會幫助我們信心成長,並且與祂更親近。正如莉娜領悟到,曠野不是上帝的計劃出現失誤,而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許多舊約人物都曾被上帝帶到曠野,例如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都有身處曠野的經歷。正是在曠野中,上帝使摩西經受磨練,並呼召他帶領上帝的子民脫離奴役(出埃及記3章1-2、9-10節)。也正是在曠野中,上帝看顧以色列人長達四十年,給予他們幫助和引導(申命記2章7節)。

摩西和以色列人在曠野行走的每一步,上帝都與他們同在。同樣地,在我們的人生曠野中,祂也與你我同在。我們在曠野學習倚靠上帝,祂會在那裡與我們相遇,我們也在那裡有所成長。

— 柯愛莉

上帝何時曾在你所處的曠野與你相遇?
結果如何呢?

親愛的上帝,祢既信實又滿有憐憫,
感謝祢在我身陷人生中艱難的曠野時與我同在!



全年讀經:
詩篇119篇89-176節;哥林多前書8章


靈命日糧 : 太空競賽

讀經:

哥林多前書3章3-9節


因為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你們是上帝所耕種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哥林多前書3章9節


在1955年7月29日,美國宣布計劃將衛星送上太空。不久之後,蘇聯宣布同樣的計劃,而太空競賽就此展開。蘇聯率先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並首次將人類送上太空,當時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繞行地球軌道一圈。這場太空競賽一直持續到1969年7月20日,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在月球表面邁出「人類的一大步」,就此非正式地結束了競賽。接著,兩國很快就進入合作的時期,最終促成國際太空站的建立。

有時,競爭會帶來益處,能促使我們實現原本不會嘗試的事情。但有時競爭也會帶來破壞,而這正是哥林多教會的問題,因為教會當中的不同群體各自擁護不同的領袖。保羅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他在書信裡告訴他們:「栽種的和澆灌的都算不得什麼,一切都在於使之生長的上帝」(哥林多前書3章7節,當代譯本修訂版),並清楚表明:「因為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9節)

同工就是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我們不僅是與彼此同工,更是與上帝同工!藉著上帝的能力和指引,我們可以成為同工一起服事主,傳揚耶穌的福音,為的是榮耀祂而非榮耀自己。

— 柯貝爾

你何時曾經歷過惡性競爭,情況如何?
耶穌如何幫助你謙卑地服事人?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讓我能榮幸地服事祢。
求祢讓我明白,服事最重要的是要榮耀祢和幫助別人。



全年讀經:
詩篇119篇1-88節;哥林多前書7章20-40節


靈命日糧 : 新的道路

讀經:

彼得前書2章9-12節


現在卻作了上帝的子民。—彼得前書2章10節


學校的頂尖學生獲頒卓越學習獎時,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但頒獎典禮並未就此結束,接著表揚的不是那些表現最佳的學生,而是進步最多的學生。他們努力讓學業成績及格,不再搗亂,提高到校上課的出席率。這些學生的父母微笑著鼓掌,肯定了孩子們的進步,不再看他們過往的缺點,而是看到他們走在新的道路。

這令人振奮的一幕,讓我們窺見天父如何看待你我。祂不再看我們過去的種種,而是看我們現在因相信基督而成為祂的兒女。使徒約翰寫道:「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約翰福音1章12節)

上帝看待我們的眼光何等慈愛!因此保羅提醒新信徒,你們曾「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以弗所書2章1節)。但其實「我們原是[上帝]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10節)。

彼得寫道:「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現在你我就是「上帝的子民」(彼得前書2章9-10節)。在上帝眼中,你我過去的種種不能再轄制我們。讓我們以上帝的眼光看待自己,走上新的道路。

— 雷翠霞

上帝如何看待你?有了祂,你當如何行事為人?

親愛的天父,在這新的一天,
求祢激勵我以新的眼光來看待自己。



全年讀經:
詩篇116-118篇;哥林多前書7章1-1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