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偏離的心

讀經: 出埃及記32章21-35節


這百姓犯了大罪,為自己做了金像。 —出埃及記32章31節


去年秋天,在我居住的城市裡,有一條高速公路被封鎖了好幾個小時。因為有輛載牛的卡車翻覆,牛隻都從卡車上跑了出來,在高速公路上四處閒蕩。這則新聞,讓我想起最近讀到的出埃及記32章,裡頭關於上帝的百姓如羊走迷、遠離上帝的事。

在以色列民族分裂成南北兩國的時期,耶羅波安王立了兩隻金牛犢,讓人民可以敬拜(列王紀上12章25-32節)。但是膜拜一大塊金子的主意,並非他首創。因為在出埃及記32章提到,儘管以色列人親眼看見上帝榮耀的大能,並且逃離了為奴之地,但之後,他們的心很快就遠離上帝。當摩西在西乃山上接受上帝頒佈的律法時,他哥哥亞倫就造了隻金牛犢讓百姓膜拜,使上帝的百姓遠離上帝。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我,上帝對拜偶像的行為,以及那些「心裡常常迷糊」(希伯來書3章10節)的人有多麼憤怒。

上帝知道我們的心容易偏離,祂在聖經中清楚地告訴我們,祂就是那一位我們當敬拜的上帝,「除祂以外再無別神」(出埃及記20章2-6節)。

「因耶和華為大神,為大王,超乎萬神之上」(詩篇95篇3節)。沒錯,祂是獨一的真神!

— Cindy Hess Kasper

我深知道心易放蕩,

遠離父家慕虛華,

今獻身心求加印記,

永作主民在父家。

Robinson

只要你渴望某事物,更勝於渴望上帝,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9-61章 帖撒羅尼迦後書3章


靈命日糧:多久?

讀經: 詩篇13篇


耶和華啊,祢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 —詩篇13篇1節


掃羅曾極力追捕大衛,「如同人在山上獵取一個鷓鴣一般」,前後長達九年(撒母耳記上26章20節)。因此大衛向上帝呼求:「耶和華啊,祢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祢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我的仇敵升高壓制我要到幾時呢?」(詩篇13篇1-2節)

看似永無止盡的苦難,往往使我們痛苦不堪。我們渴望快點得到解脫,一下子解決所有的問題。但現實常常事與願違,有些事情就是無法解決,除了忍耐別無他法。

然而,在我們身處困境時,可以向上帝傾訴。天父要我們把重擔帶到祂面前,唯有祂能完全瞭解祂的子女。

當我們把難題帶到祂面前,眼光就會有所不同。正如大衛的例子,他的思緒轉回到他所確信的:上帝的慈愛。他提醒自己:「我倚靠祢的慈愛,我的心因祢的救恩快樂。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祂用厚恩待我」(詩篇13篇5-6節)。苦難可能不會停止,但大衛之所以在試煉中仍能歌唱,正因他是上帝所愛的孩子,而他只需要明白這一點就好。

托爾羅德(A. W. Thorold)寫到:「屬靈生命的高峰,並非因天色常藍而歡樂,乃是毫無疑慮、全然信靠上帝的愛。」即使我們處在苦難之中,上帝的慈愛仍然可靠。

— David H. Roper

主必看顧,主必看顧,
主必體恤我痛苦,
當白晝心難過,夜裏又淒楚,
我知主必看顧。
Graeff

世間萬物都會殆盡,唯有主愛屹立不搖。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6-58章 帖撒羅尼迦後書2章


靈命日糧:結束?

讀經: 哥林多前書15章50-58節


感謝上帝,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 —哥林多前書15章57節


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會有結束的一刻,有時甚至會令人失落沮喪。這感覺就像你讀到一本好書,你希望這本書不會結束。或是你看了一部好電影,你希望劇情能夠再拉長一點。

然而,無論好事或壞事,終將有結束的時刻。事實上,生命最終也會結束,有時甚至比我們預期的還早。每一位曾站在棺木旁看著至親好友的遺容的人,都明白心中那種沉痛的空虛,深深希望對方的生命不要就此結束。

令人欣慰的是,在這樣無比的絕望之中,耶穌伸出了祂的手,並且藉著祂的死和復活,在我們生命中注入了盼望。在祂裡面,生命的盡頭只是永生的序曲,而「結束」這樣的字眼,將被充滿喜慶的「永恆」取代。我們的肉身都會朽壞,然而保羅保證我們「都要改變」(哥林多前書15章51節),並提醒我們,因著基督的得勝,我們可以有信心地說:「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哥林多前書15章55節)

所以,讓我們不要憂愁,雖然我們心裡悲傷,但仍然可以感恩,因為上帝「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哥林多前書15章57節)

— Joe Stowell

我心不顧短暫悲歡,
唯願定睛得勝永恆;
感謝恩主死而復活,
使我得以進入永生。

在基督裡,結束就是開始。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3-55章 帖撒羅尼迦後書1章


靈命日糧:愛無阻隔

讀經: 馬太福音23章37-39節


耶路撒冷啊,……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 —馬太福音23章37節


前些日子,我聽見鄰居房子的側面傳來陣陣淒厲的鳥叫聲。過後,我發現有窩雛鳥在鄰居的排氣孔裡。排氣孔的洞口有一片鐵網,分離了嗷嗷待哺的雛鳥和急著餵食的母鳥,成為阻隔牠們的一道牆。我把這件事告訴鄰居,他們立刻將鐵網撤走,並且把那窩雛鳥移到安全的地方,以便照料。

世界上很少有事情,會比愛被隔絕更令人心碎。以色列人長久以來引頸企盼的彌賽亞──耶穌基督,就曾被祂所揀選的人民拒絕,祂的愛受到阻隔。他用了母雞與小雞的比喻,來形容這些拒絕祂的以色列人:「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馬太福音23章37節)

我們的罪,正是阻隔我們和上帝之間的那堵牆(以賽亞書59章2節)。但「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耶穌藉著祂在十架上的犧牲和死裡復活,拆毀了阻隔在我們和上帝的愛之間的那道牆(羅馬書5章8-17節,8章11節)。現在,祂希望我們經歷祂的大愛,並且接受這份救恩的大禮。

— Dennis Fisher

思念耶穌,激動我心;

被擄得釋,藉此福名;

唯因此名,救恩方尋;

再無其他,可奪我心。

Eliason

透過十字架,耶穌付上贖價,拯救了我們。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0-52章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