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耳蟲


讀經: 腓立比書4章4-9節


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腓立比書4章8節


英文詞語「耳蟲」(Earworms)本來專指某種昆蟲,寄生在你的腦袋裡,又挖又鑽。現在這個詞語則用來形容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某些旋律,像是動畫片「獅子王」的插曲「獅子今晚睡著了」、「巴尼」主題曲或我的噩夢旋律「世界真是小小小」。

有人說,要擺脫這些隱伏之侵擾,惟一辦法就是用另一首歌當成「清潔劑」,來清除它。新的歌詞和調子能夠驅除舊有的曲調。

或許在我們的思想生活裡,也可以使用「清潔劑」。當慾望或報復的想法湧上心頭時,閱讀與默想上帝的話,可以幫助我們潔淨自己的思想。

聖經告訴我們要「盡心、盡性、盡意」(馬太福音22章37節)愛主,並且「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羅馬書12章2節)。它教導我們只思想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有德行的、值得稱讚的事(腓立比書4章8節)。

當我們的思想被邪惡污染時,最好的「清潔劑」就是讓聖經的智慧,浸透我們的思想與心靈(提摩太後書3章16節)。

— Cindy Hess Kasper

我們渴望讀聖經,
日夜思考牢記心;
求主時刻助我們,
摒棄惡念心清新。



全年讀經:
詩篇26-28篇 使徒行傳22章


靈命日糧:不要忘記

讀經: 申命記8章7-18節


你要謹慎,免得忘記耶和華你的上帝。 —申命記8章11節


我不同意一些人反對擁有物質,他們說擁有物質本身就是一件邪惡的事。我必須承認自己是個消費者,雖然擁有的物品已堆積如山,我仍常常想添購自己認為需要的東西。

但我確知擁有許多東西的危險之一,就是會導致靈命的虧損。我們擁有的越多,以及越是以為自己擁有一切所需,就越可能忘記我們需要上帝,甚至不再渴求上帝。但諷刺的是,每件我們擁有的東西,最終都來自「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上帝。」(提摩太前書6章17節)

可惜,我們享受上帝的供應時,可能只是喜愛禮物,而忘記了賜與者。這正是為什麼當上帝預備在應許之地賜祂的子民豐富生活時,祂警告說:「你要謹慎,免得忘記耶和華你的上帝」(申命記8章11節)。

如果上帝允許你享受物質的豐富,你別忘了提醒自己這些是從何而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不論在世上是否富有,都有許多事情是值得感恩的。讓我們注意上帝的警告,不要忘記主,讚美祂豐富的美善。

— Joe Stowell

我寧願有耶穌,勝得金銀,
我寧屬耶穌,勝過財富無邊;
我寧願有耶穌,勝過世界
榮華,富貴,聲望。
Miller

愛那賞賜者勝於禮物。



全年讀經:
詩篇23-25篇 使徒行傳21章18-40節


靈命日糧 :創造你的人生


讀經: 馬可福音10章35-45節


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 —馬可福音10章44節


我讀了一本教人如何自助的書籍,其中的勸告似乎不錯:「只做你擅長的,因為這樣最能使你感到滿足。」作者想協助讀者創造他們想要的人生。我不知道你會如何做,但我若只做我擅長的,那麼,我應該不會成就太多事!

從馬可福音10章,我們讀到雅各與約翰這兩位使徒,計畫將來有一天能過他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他們要求在耶穌的國度裡坐在祂的左邊和右邊(37節),惹得其餘十位門徒很惱怒(41節)。(有可能那也是他們渴望得到的位置喔!)

但是耶穌利用這個機會,教導祂的跟隨者另一種人生態度──服事他人。祂說:「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43-44節)。這樣看來服事他人是上帝為我們所計畫的人生。

即使是上帝的兒子耶穌,「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45節)。當我們仰望基督的榜樣,並倚靠聖靈的幫助時,我們也一樣能成為僕人,而創造一個充實的人生。

— Anne Cetas

主啊!我承認我有時只顧自己,
但我真的想要為愛祢而活,
求祢教我如何做一個僕人,
並在祢裡面尋求真正的滿足。

服事上帝的大事不常出現,但小事俯首即拾。



全年讀經:
詩篇20-22篇 使徒行傳21章1-17節


靈命日糧:口中言語

讀經: 詩篇19篇


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在祢面前蒙悅納。 —詩篇19篇14節


有一句英文諺語說:「君子論理,常人談事,小人議人。」雖然我們不能否認,對人的議論也可以是對人的褒獎,不過這句諺語所強調的是我們議論他人的是非。如今我們身處於一個媒體無所不在的世界,不管是透過報章書刊、電視電台,或是各種網絡社交媒體,我們都不斷間接或直接地、有意或無意地介入別人的生活,窺探了他人的隱私。

更糟的是,他人的生活點滴和隱私排山倒海而來,使我們不再只滿足於名人富豪的流言蜚語,而說長道短、搬弄唇舌變成了我們談話的中心。無論是我們工作場所的同事、教會的弟兄姊妹、鄰居或家人都可能成為鋒利舌頭的目標,為本來不該發生的閒談而感到苦惱。

我們該怎樣改變這種偏好,不再用言語傷害別人呢?讓我們謹記,我們口中的言語上帝都會聽到,而祂渴望我們做得更好。我們可以和詩人一起禱告:「我的救贖主啊!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在禰面前蒙悅納」(詩篇19篇14節)。當我們嘗試用那蒙主喜悅的方式來談論別人時,就是尊崇祂。有祂的幫助,我們便能透過所談論的話題來榮耀祂。

— Bill Crowder


求主能夠原諒我,



全年讀經:
詩篇18-19篇 使徒行傳20章17-3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