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一律歡迎


讀經: 以賽亞書55章1-9節


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撒母耳記上16章7節


在我居住的城鎮,因為一項美化道路的計畫,導致一棟在1930年代建造的教堂必須被拆除。雖然教堂已清空,窗戶也都被拆除了,然而教堂的幾扇門都還保留著,甚至推土機開始拆毀牆垣的時候仍未被拆除。每一扇門都用巨大的螢光橘色字體寫著:禁止進入!

不幸的是,有些教會雖然大門敞開,卻也傳達了這樣的訊息給那些外表看起來不符合他們標準的人。不需要螢光橘色的大字,只要一個不認同的眼神,這就傳達著:「這裡不歡迎你!」

當然,人們的外表看起來如何,並不是衡量他們內心的指標。上帝所看重的是人們的內在生命。人所看重的是外表,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章7節),並且祂也渴望我們這樣做。祂也知道有些人看似「正人君子」,但內心卻「充滿偽善」(馬太福音23章28節)。

上帝歡迎我們每一個人到祂面前,祂要我們也如此對待他人,這樣的訊息是非常明確的。祂對所有尋求祂的人說:「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以賽亞書55章1節)

— Cindy Hess Kasper

主向世人,伸出雙手;
歡迎我們,歸入主懷;
教我如何,歡迎他人;
透過我們,展現主愛。



全年讀經:
約伯記34-35章 使徒行傳15章1-21節


靈命日糧:避免脫水

讀經: 約翰福音7章37-39節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 —約翰福音7章37節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有幾次脫水的痛苦經驗,我實在不想再次經歷這樣的痛苦。一次是發生在我參加越野滑雪,韌帶撕裂時;而另一次是在以色列華氏115度高溫的沙漠中。兩次我都經歷了頭昏眼花、神智不清、視力模糊和一些其他的不適症狀。這兩次的經歷,讓我深刻了解到,要維持身體的良好狀況,水是至關重要的。

這幾次的脫水經驗,讓我對主耶穌的邀請有更深的體會,祂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約翰福音7章37節)耶穌這激動人心的宣告,是在一個特別的時刻做出的。使徒約翰指出,耶穌是在「住棚節」的最後一天說了這些話。「住棚節」是紀念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四十年的節日,儀式的最高潮是在聖殿的階梯倒水,讓水沿階梯流下,意表上帝為口渴的流浪者供應水泉。就在那時,耶穌站了起來,宣告祂就是我們每個人所迫切需要的活水。

我們的生命的確需要耶穌,我們需要與祂說話,並倚靠祂的智慧,因為這對我們靈命的健康是極為重要的。因此,記得時時與耶穌親近,惟有祂能滿足你乾渴的靈魂!

— Joe Stowell

親愛的上帝,我以為自己可以獨立生存,
不需要祢的同在、忠告、勸勉、安慰和定罪。
謝謝祢讓我明白:
祢是我不可或缺的生命活水。

到耶穌這裡來,在祂的生命活水裡重新得力。



全年讀經:
約伯記32-33章 使徒行傳14章


靈命日糧:對抗自我

讀經: 雅各書4章6-17節


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雅各書4章6節


在古羅馬時代,當一位將軍自戰場凱旋而歸時,國人都會夾道歡迎這些勝利者回家。將軍會帶領自己的軍隊,以及象徵勝利的戰利品──俘虜,在城中遊行。隊伍所到之處,蜂擁的人群都不斷地為著他們英雄的成功而高聲歡呼。

為了防止得勝的將軍自我膨脹,會有一個奴隸與他共乘在戰車上。為什麼呢?因為當羅馬人成群結隊高聲讚揚這位勝利者時,那奴隸將不斷地在他耳邊低語:「你也是個凡人。」

當我們取得成功時,我們常可能看不到自己的軟弱,而讓我們的心充滿了具破壞性的驕傲。雅各書提醒我們要謙卑並歸向上帝,以遠離落入驕傲的危險。他寫道:「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各書4章6節)。這句話的關鍵字是賜恩。沒有比這更棒的了!惟獨耶和華值得感謝和讚美,特別是祂已經厚賜予我們的恩典。

我們的成就、成功或偉大,都不是憑我們自己所能,而是上帝無與倫比的恩典成果。上帝的恩典是我們永遠的倚靠。

— Bill Crowder

Mc Veigh

每個清晨,有新憐憫;



全年讀經:
約伯記30-31章 使徒行傳13章26-52節


靈命日糧:永恆眼光


讀經: 哥林多後書4章16節- 5章8節


我們所顧念的,不是看得見的,而是看不見的。 —哥林多後書4章18節,新譯本


在上個月的眼睛檢查中,我發現自己看遠距離的事物更加清晰了。我以為這是個好消息,然而,一位朋友告訴我:「我們遠距離的視力會隨著年紀的增加而改善,而近距離的視力則會衰退。」

這份檢查報告讓我聯想到另一種遠距離視力的改善,那是發生在基督徒身上的。那些認識主已經有一段時間,或是曾經歷巨大試煉的基督徒,似乎比其他人有更好的屬天洞察力。他們的永恆眼光變得更好,而他們對眼前「世界」的目光則正在減少。

使徒保羅也有那樣的永恆眼光,他勉勵哥林多的教會:「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4章17-18節)

現今我們也徘徊在屬世與屬天的「眼光」中,無法聚焦。我們享受著上帝賜給我們眼前的一切,但也嚮往著神學家喬納森·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所說關於我們的未來:「前往天堂,全然享受上帝的同在,絕對比在地上的最佳住處更好。」定睛於祂,將會給我們帶來完美的視野。

— Anne Cetas

主,我們知道這世上的生活較之永恆,
不過是片時之間,求主助我們享受
祢賜予的時間,並使用我們宣揚祢的慈愛,
直到我們見祢面的日子。



全年讀經:
約伯記28-29章 使徒行傳13章1-2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