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永恆價值

讀經: 彼得前書4章1-8節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彼得前書4章1節


蘋果公司的創辦人之一賈伯斯(Steve Jobs)在談到他的抗癌經歷時,他說:「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包括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不值一提了,只剩下真正重要的東西。」沒錯,他的受苦影響了他的決定。

相對地,使徒彼得告訴他的讀者,他們的受苦能使生命擁有永恆的價值。主耶穌也曾受苦和死亡,彼得希望他們因此得激勵,願意接受因信主而受到的屬靈衝突和迫害。因為他們若愛耶穌,就勢必會受苦。耶穌的受苦,是要激勵我們放棄罪中之樂,反倒順服上帝的旨意(彼得前書4章1-2節)。如果他們的生命要擁有永恆的價值,他們需要停止沉浸於短暫的享樂,並過著討上帝喜悅的生活。

耶穌為了讓我們的罪得赦免而受苦受死,我們要時時牢記在心,這能激勵我們今日就做出合上帝心意的決定,幫助我們把生命建立在有永恆價值的事上。MW

— Marvin Williams

耶穌,祢為赦免我們的罪而受難受死,

願祢的死亡和復活激勵我們,

讓我們永不再回歸老我,

幫助我們決心單為祢而活。

耶穌的死赦免我的罪,激勵我順服祂。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7-9章 路加福音1章21-38節


靈命日糧 :「雨」的省思

讀經: 馬太福音5章38-48節


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馬太福音5章45節


看到傾盆大雨猛烈地擊打我新栽種的牽牛花時,我真是於心不忍,恨不得立刻把它們搬進室內躲避風雨。後來雨終於停了,嬌嫩的花朵因為雨水的蹂躪而彎了腰,看起來垂頭喪氣。然而,幾個小時後,它們又悄悄地抬起頭來,迎向蔚藍的天空。到了第二天,牽牛花已經堅挺地站立,生氣勃勃。

這是多大的轉變啊!雨水在擊打花兒後,從葉間滑落、進入土壤。然後土壤的水分被根部吸收,成為花兒直立的力量。

由於我偏愛陽光,所以每回下雨使我戶外計畫泡湯時,我就很生氣,有時還錯把雨水當作負面之事。但任何經歷過旱災的人,都明白雨水是祝福,它滋潤大地,造福義人和不義的人(馬太福音5章45節)。

即便人生的風暴來勢洶洶,幾乎使我們崩潰,但這「雨」卻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充滿慈愛的上帝要使用它來幫助我們更強壯。上帝讓我們面對外在的打擊,從而使我們內心得堅固,以致我們可以堅挺地站立。JAL

— Julie Ackerman Link

主,我們不須害怕生命風暴,

因祢的美善,我們能夠信靠。

祢以艱難使我們的信心堅固,

我們深知祢是我唯一的倚靠。


風暴試圖摧毀我們,上帝卻藉它使我們強壯。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4-6章; 路加福音1章1-20節


靈命日糧 :要事第一

讀經: 歷代志上28章5-10節


你當認識耶和華你父的上帝,誠心樂意地事奉祂。—歷代志上28章9節


我們的孫女莎拉在小時候曾告訴我們,長大後要像她爸爸一樣當籃球教練。但她知道自己還當不了,因為她需要先當一名球員,而球員必須會自己綁鞋帶,但當時她還不會綁鞋帶呢!

我們常說,要事第一,就是先做最重要的事。而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認識上帝、享受上帝的同在。

認識上帝並尊崇祂,能幫助我們在生活中遵行祂的話語。大衛王也如此勸告兒子所羅門:「你當認識耶和華你父的上帝,誠心樂意地事奉祂。」(歷代志上28章9節)

別忘了,我們可以認識上帝。祂是有位格的,並不是邏輯或神學上的概念。像任何人一樣,祂會思考、有意志、有喜好、有感受、能夠愛,且有渴望。作家陶恕(A. W. Tozer)寫道:「當我們願意敞開心門來認識祂的奇妙,我們就能在與祂逐漸親密的關係中更認識祂。」認識上帝的關鍵,是我們必須有一個願意的心。

主沒有故作深奧,人們只要願意,都可以認識祂。祂並不是把愛強加在我們身上,乃是耐心地等候,因為祂想要你真正地認識祂。認識上帝是生命中的首要之事。DHR

— David H. Roper

祂與我同行又與我共話,

對我說,我單屬於祂;

與主在園中,心靈真快樂,

前無人曾經歷過。Miles


偉大的上帝讓人無法測透,但認識祂能使人心靈滿足。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3章; 馬可福音16章


靈命日糧 :做不了?

讀經: 加拉太書6章1-10節


各人應該省察自己所作的,這樣,他引以為榮的,就只在自己而不在別人了。—加拉太書6章4節,新譯本


上床睡覺前,四歲大的伊蓮娜正幫忙媽媽收拾一些她自己的東西。當媽媽要她把床上的衣服拿走時,伊蓮娜不耐煩了,她轉過身,把小手叉在腰間,說:「我怎能做所有的事呢?」

對上帝指派給你的任務,你是否曾有類似的感受?教會事奉、傳福音、養家活口,往往使我們忙得喘不過氣來。為此,我們可能無奈地嘆息,禱告說:「主啊,我怎能做所有的事呢?」

但聖經告訴我們,上帝對我們的期望決不會讓我們負荷過重。例如:當我們與他人交往時,祂告訴我們「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馬書12章18節)。上帝知道我們的能力有限,祂也說:「無論做甚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3章23節)。祂沒有要求我們達到完美,讓人刮目相看,乃是單單要我們透過所做的來榮耀祂。除此之外,「各人應該省察自己所作的,這樣,他引以為榮的,就只在自己而不在別人了」(加拉太書6章4節,新譯本)。我們做事不是要與他人競爭,而是應當做好自己的本分。

滿有智慧的上帝,會裝備我們去完成祂要我們做的事──當然不是要我們做所有的事!JDB

— Dave Branon

祂賜任務使我學習;

重大考驗靠祂能力;

祂的恩典一路供應;

因祂同行喜樂不離。Gustafson


當上帝指派任務,祂也賜下執行的能力。



全年讀經:
申命記32-34章; 馬可福音15章26-4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