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泥狀食物

讀經: 讀經:約翰福音6章42-51節


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約翰福音6章44節


詹姆斯被診斷罹患心臟病。但是,他的妻子貝姬已經無力照顧好丈夫和自己。所以他們開始找尋協助式照護之家。貝姬在參觀這些地方時,首先提出的問題之一,就是:「你們提供泥狀食物嗎?」因為她考慮到詹姆斯因吞咽上的困難,需要這類的食物。好幾處的回答都是:「沒有。」所以她繼續尋找,終於在一家基督教的協助式照護之家聽見:「有!」

雖然他倆並非基督徒,還曾經常與基督徒鄰居爭論信仰問題,但他們仍選擇了基督教的照護之家,因為他們有提供泥狀食物。他們開始參加崇拜、聽福音、感受到工作人員的照顧。有一天,詹姆斯決志信了主。他相信上帝找到了他(約翰福音6章44節),使用泥狀食物帶領他們到那裡,他得到上帝兒女的照顧,並聽到基督的赦罪之恩。

悔改信主是出於上帝的工作,祂以愛來吸引人們接近祂。上帝使用環境、聖經、人,甚至泥狀食物來尋找罪人。讓我們從中得到鼓勵並積極為祂做見證,祂會使用你的話語和行為,來找尋需要基督的人。AMC

不需文采奪目,
更無舌燦蓮花,
福音大門敞開,
吸引罪人前來。 Rotz
愛像磁鐵讓信徒聚集,吸引非信徒靠近基督。


全年讀經:
詩篇94-96篇


靈命日糧 :無遠弗屆

讀經: 讀經:馬太福音9章35-38節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馬太福音9章35節


好幾年來,我和一位在尼泊爾的牧師一直都保持聯絡。他經常與教會會友到偏遠的喜馬拉雅山區去講道和建立教會。最近,他寄給我一份他下一週的行程表,並請我為他禱告。

從他忙碌的行程表看,他計畫用一週的時間騎摩托車走160公里,去好幾個城市講道和發福音單張。

我驚嘆著,這位遠方的朋友竟然要翻山越嶺,走那麼遠的路。所以,我寫信問他如何撐過這艱難的旅程。他回信說:「我和會友在山裡健行時很快樂,大家都沒有摩托車,所以我們都是步行。那是蒙福的時光。我們還有更多地方要去。」他的回信提醒了我,耶穌如何地「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馬太福音9章35節)。

我不禁想到自己在做許多事情時,都不是甘心樂意。如:在雪天開車穿過城市去探望一位孤獨的鰥夫;走到對街去幫助鄰居;在忙碌時,為有需要而來敲門的朋友應門;因著愛的緣故,不計距離遠近,隨時去任何地方。而我想到我們的主,沒有任何距離對祂來說是太過遙遠的。DHR

基督來降世,
棄天上寶座;
從不嫌路遠,
因愛所驅策。Sper
上帝所給我們的,祂要我們與人分享。


全年讀經:
詩篇91-93篇


靈命日糧 :敵人詭計

讀經: 讀經:約翰福音8章42-47節


我只怕你們的心或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就像蛇用詭詐誘惑了夏娃一樣。-哥林多後書11章3節


中國古代的軍事家孫子,於公元前六世紀寫出了《孫子兵法》。幾個世紀以來,這部兵書一直是軍事思想的指南。但是,此書後來也被廣泛運用在很多領域中,其中包括領導、管理、企業、政治和運動等。孫子所寫有關戰爭的內容,也能幫助基督徒了解我們的屬靈敵人的策略。「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意指作戰是欺詐詭變之術。能攻而偽裝不能攻,要打仗卻偽裝不要打;本來要從近處攻擊,卻佯成向遠處進攻;準備奪取遠處目標,反在近處佯動。

同樣的,撒但對我們發動的屬靈戰爭也是使用詭計。事實上,人類的第一次犯罪即出自敵人的計謀。我們要特別注意保羅所說:「我只怕你們的心或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就像蛇用詭詐誘惑了夏娃一樣。」(哥林多後書11章3節)

這凸顯出主耶穌的警告是何等重要,祂說魔鬼是說謊之人的父(約翰福音8章44節),不斷地想欺騙我們。我們要如何抵擋呢?扎根在聖經的真理當中。唯有上帝所默示的真理,能夠保守我們抵禦敵人的詭計。WEC

天父,我們知道魔鬼的聰明、詭詐、狡猾,
我們不想聽信牠的謊言,而中了牠的詭計。
幫助我們辨認牠的狡詐手法,
將祢的真理充滿我心。
上帝的真理是抵擋撒但謊言的最佳盾牌。


全年讀經:
詩篇88-90篇


靈命日糧 :靜默有時

讀經: 讀經:馬太福音26章57-64節


耶穌卻不言語。大祭司對祂說:「……告訴我們,祢是上帝的兒子基督不是?」-馬太福音26章63節


在我住的新英格蘭州,人們對棒球抱有一股宗教般的狂熱。即使立法禁止人們在上班時談論波士頓紅襪隊,相信球迷們也沒法住口,因為他們實在太熱愛自己支持的球隊了。

這使我想起一個有關基督徒的問題:基督徒是否有不應該談論上帝的時候?我想是有的。若有人故意對我們的信仰刁難,提出毫無誠意的疑問,沉默往往是最佳的回應。當耶穌與大祭司該亞法在充滿敵意的情況中交談時,起初祂選擇緘默(馬太福音26章63節),祂知道該亞法對真理毫無興趣(59節)。雖然我們不一定暸解別人的想法,但在任何情況中,只要我們敏銳地察覺聖靈的引導,「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歌羅西書4章6節)。

還有,若我們對問題的答案會把討論扯開,引離基督的主題,我們或許該停止對話,擇日再談。

有哪些時候我們該保持沉默呢?如果談論信仰會使我們或同事不能專注於工作,我們便應停止談論,專心工作。或者如果有人持續抗拒聽福音,我們也可以不要再給他壓力。別忘了,我們也可以透過好行為來見證上帝的恩典(彼得前書3章1-2節)。RK

親愛的主,我們願意為祢做見證。
求祢賜下智慧,讓我們知道何時開口、
何時靜默,以及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
感謝聖靈今天做我們的引導。
靜默也可以是傳福音的一個管道。


全年讀經:
詩篇85-8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