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無法自救

讀經: 以弗所書2章1-10節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以弗所書2章8節


多年前,紐約市發起了一項安全運動,標語是「保持安全、留在原地」,教導民眾在受困電梯時,如何保持冷靜並確保自身安全。專家指出,被困在電梯裡的人之所以會死亡,大多是因為試圖撬開電梯門,或想用其他方法自行脫困。其實,最佳的救援計劃就是按下警鈴,請求幫助,等待救難人員到場協助。

使徒保羅則詳細解釋了一個非常不同的救援計劃,幫助那些因罪惡而沉淪的人。保羅提醒以弗所的信徒,他們曾經「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以弗所書2章1節),在屬靈上無法自救。他們被罪惡所困,順服在空中掌權的魔鬼,拒絕降服於上帝,使他們成為該受上帝懲罰的人(2-3節)。然而,慈愛的上帝沒有任憑他們困在屬靈的黑暗中。保羅寫道,所有相信耶穌的人「得救是本乎恩」(5、8節)。上帝親自來拯救我們,回應祂的拯救會帶來信心,而這信心代表著我們放棄自救,轉而呼求耶穌拯救我們。

你我靠著上帝的恩典得到拯救,脫離罪惡的網羅,這並不是出於我們自己,也不是因為我們的行為,而是單單靠上帝藉著耶穌賜下的恩典(8節)。

— 魏馬文

為什麼你無法拯救自己擺脫罪惡?
上帝如何賜給你得救所需的一切?

親愛的上帝,當我受困罪惡之中試圖自救時,感謝祢親自拯救我,並差派救主使我得自由。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0-12章;約翰福音1章29-51節


靈命日糧 : 沙漠開花

讀經: 以賽亞書35章1-7節


沙漠……必開花繁盛。—以賽亞書35章1-2節


大約一百年前,衣索比亞有將近40%的面積覆蓋著茂密的森林,但現在只剩下約4%。人們為了耕種而大規模開墾土地,卻又不保護樹木,導致了生態危機。僅存的少許綠地,大多受到教會的保護。幾個世紀以來,衣索比亞的正統合性教會(Ethiopian Orthodox Tewahido churches)在貧瘠的沙漠中,培育了這些綠洲。若你從空中俯瞰,就會看見一座座被黃沙包圍的翠綠小島。這些教會領袖堅信,他們順從上帝的吩咐成為受造物的管理者,照顧這些樹木是他們的責任。

以色列人生活在乾旱之地,貧瘠的曠野再加上鮮少降雨,令他們經常面對生存危機。但先知以賽亞在寫給百姓的信息中,卻描繪了上帝規劃好的未來,在那裡「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以賽亞書35章1節)。上帝不只會醫治祂的百姓,也要醫治這個地球,祂將「造新天新地」(65章17節)。在上帝更新的世界裡,沙漠「必開花繁盛」(35章2節)。

上帝看顧一切受造物(包括人類),我們也應看顧受造的萬物。上帝的終極計劃是要讓世界變得完整、得到醫治。願你我能與上帝的計劃同步,成為上帝所造之物的照顧者,與祂一起使各樣的沙漠都能充滿生機,花朵綻放,美麗繁盛。

— 郭惟恩

你曾在何處看到某些受造物正面臨危機或苦難?
你要如何為保護環境盡一份力?

創造天地萬物的上帝,求祢使我明白如何盡本分,幫助這個破碎的世界得到醫治和復興。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7-9章;約翰福音1章1-28節


靈命日糧 : 眼能看見

讀經: 列王紀下6章15-23節


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啊,求祢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列王紀下6章17節


喬伊很擔心她的親戚珊迪,因珊迪多年來飽受酒癮和心理疾病之苦。喬伊來到珊迪的公寓,發現門是鎖著的,看似沒人在家。當她與鄰居準備到附近尋找珊迪時,喬伊禱告說:「上帝啊,求祢幫助我能看見那些我沒看到的。」就在他們要離開時,喬伊回頭看了珊迪的公寓一眼,發現窗簾微微動了一下。那一刻,她知道珊迪還活著。雖然最後他們需要緊急援助才能救出珊迪,但喬伊仍為這次禱告得到回應而開心。

先知以利沙知道祈求上帝向自己顯現的威力有多大。當亞蘭王派大軍包圍他們的城邑,以利沙的僕人嚇得發抖。但先知卻不懼怕,因他靠著上帝的幫助,看見了一般人看不見的事。後來以利沙求上帝讓這個僕人也能看見,因此「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列王紀下6章17節)。

上帝為以利沙和僕人掀開了屬靈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紗帳,讓他們看見真相。喬伊相信是上帝幫助她看見窗簾輕微擺動,讓她重燃希望。我們也能懇求上帝賜給我們屬靈的眼光,明白身邊正發生的事,看見至親好友或社區正面臨的情況。我們也可以成為上帝的使者,傳遞祂的愛、真理與憐憫。

— 潘艾梅

你如何懇求上帝開你的雙眼,
看見那些使你沮喪的景況背後,隱含上帝的真理?
上帝曾如何真實地向你顯示祂的能力?

慈悲的天父,求祢開啟我的雙眼,讓我能看見祢的愛與恩典,並願意與人分享。

我們已獲得基督的公義,應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基督的聖潔公義。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4-6章;路加福音24章36-53節



靈命日糧 : 不同的恩賜

讀經: 羅馬書12章4-8節


照著所賜給我們的恩典,我們各有不同的恩賜。—羅馬書12章6節,新譯本


幾十年前,我參加了一個大學生的退修會,當時大家都興致勃勃地談論性格測試。有人說:「我是ISTJ型。」另一個接著說:「我是ENFP型。」我大惑不解,開玩笑地說:「我是ABCXYZ型。」

從那時候開始,我學到了許多有關他們所提到的MBTI測試,以及其他各種性格測試。我覺得這些測試相當有趣,因為它們讓人以有益與啟發的方式,知道自己的喜好、長處與弱點,幫助人瞭解自己與他人。這些測試只要不被過度使用,便能成為上帝幫助你我成長的有用工具。

聖經沒有為我們提供性格測試,但卻清楚指出在上帝眼中,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見詩篇139篇14-16節;耶利米書1章5節)。聖經也向我們顯明,上帝讓我們每一個人具備獨特的性格,以及獨特的恩賜,可以去服事祂國度裡的其他人。在羅馬書12章6節,保羅開始闡述這個觀點,他說:「照著所賜給我們的恩典,我們各有不同的恩賜。」(新譯本)

保羅也解釋說,那些恩賜並不是單為我們自己,而是為著服事上帝的子民、基督的身體(5節)。這些恩賜顯明了上帝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恩典與美善的工作,使我們可以成為獨一無二的器皿來事奉上帝。

— 何安德

上帝給你什麼恩賜去服事人?
若你不確定自己有什麼恩賜,誰可以幫助你瞭解?

天父,謝謝祢賦予我恩賜。請幫助我接受祢所賜的裝備,讓我能在祢的國度裡愛人、服事人。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3章;路加福音24章1-3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