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謙卑服事

讀經: 以弗所書1章15-23節


為你們不住地感謝上帝,禱告的時候,常提到你們。—以弗所書1章16節


誰也沒想到佃農卓恩能有什麼作為,因為他的視力很差,而且還有其他方面的疾病。但他在無數個因疼痛而難以入睡的夜晚,竭力為他居住的挪威小村莊裡的每個家庭禱告。在禱告中,他會為每個家庭的成員逐個提名祈求,甚至包括那些素未謀面的孩子們。村民們都喜歡他溫和的性格,也會來尋求他明智的看法和建議。即使卓恩無法提供實際的幫助,人們在離開卓恩家的時候,都會因他的關懷而備受祝福。儘管在那個村莊裡,卓恩舉目無親,但在他離世時,人們為他舉辦了當地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的葬禮。他的禱告結出許多美好的果實,超乎他的想像。

謙卑的卓恩效法使徒保羅的榜樣。保羅愛他所服事的人,並在自己被囚期間為他們禱告。當保羅寫信給以弗所的信徒時,他應該是被監禁於羅馬,但他祈求上帝賜給這些信徒「智慧和啟示的靈」,並「照明」他們心中的眼睛(以弗所書1章17-18節)。保羅期望他們能認識耶穌,並透過聖靈的大能活出愛與合一。

卓恩和使徒保羅向上帝傾訴,藉著禱告將他們所愛的人、所服事的人交託給上帝。願我們能以他們為榜樣,想想今天要如何去關愛和服事他人。

— 潘艾梅

你知道誰是溫柔的禱告勇士?
他如何反映了基督的心?

耶穌,祢服事人,並以他們的需求為優先。請幫助我每天都能愛祢、喜樂地服事祢。



全年讀經:
約伯記3-4章;使徒行傳7章44-60節


靈命日糧 : 敬畏上帝

讀經: 出埃及記20章18-21節


不要懼怕,因為上帝降臨是要試驗你們,叫你們時常敬畏祂。—出埃及記20章20節


恐懼症的定義是對某些事物或情境產生「非理性的恐懼」,就像蜘蛛恐懼症是對蜘蛛產生恐懼(或許有人會爭論,這是一個完全合理的恐懼!)。此外,還有氣球恐懼症和巧克力恐懼症。這些恐懼症和其他大約四百種恐懼症,都是真實存在且有據可查。如此看來,我們對任何事物都可能感到害怕恐懼。

出埃及記講述以色列民帶著恐懼領受十誡,「眾百姓見雷轟、閃電、⋯⋯就都發顫」(20章18節)。摩西安慰他們說:「不要懼怕,因為上帝降臨是要試驗你們,叫你們時常敬畏祂」(20節)。這句話似乎有些自相矛盾,摩西說「不要懼怕」,又說要「敬畏」。但事實上,希伯來文中的「懼怕」一詞,至少包含兩個意思:對某件事物感到恐懼、顫慄,或是對上帝肅然起敬。

當我們知道有氣球恐懼症和巧克力恐懼症時,可能會覺得很好笑,但其實我們要正視恐懼症,因為我們可能會對任何事物都感到害怕。恐懼會像蜘蛛一樣悄悄爬進我們的生活,這世界可能就成為令人恐懼的地方。當我們飽受驚嚇又深受恐懼症所苦的時候,須謹記我們的上帝是令人敬畏的上帝,即使在黑暗中,我們仍能因祂的同在而享有平安和穩妥。

— 畢愷騰

在你的生活中什麼會令你感到害怕?
上帝的愛如何幫助你克服這些恐懼?

親愛的上帝,我對很多事情都感到害怕,求祢使我的心平靜安穩,幫助我全然信靠祢的愛。



全年讀經:
約伯記1-2章;使徒行傳7章22-43節


靈命日糧 : 多多行善

讀經: 提摩太前書6章6-10、17-19節


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提摩太前書6章18節


奧西奧拉.麥卡蒂(Oseola McCarty)做了70年的洗衣女工,日復一日地用手搓洗、烘乾和熨燙衣服,終於在86歲那年可以退休了。多年來,她省吃儉用,把微薄的收入存起來。但她竟然捐贈了15萬美元給附近的大學設立獎學金基金,幫助貧困的學生,令她的社區居民感到驚訝。她大方無私地捐贈,激勵了數百人紛紛仿效,讓基金的金額增加了兩倍。

奧西奧拉明白,財富真正的價值不在於為自己謀利,而在於造福他人。使徒保羅敦促提摩太,勸勉那些今世富足的人要「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提摩太前書6章18節)。我們每個人都是財富的管家,這些財富可以是金錢或是其他資源。保羅勸誡我們,不要冀望靠不住的錢財,而是要單單倚靠上帝(17節),藉著「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18節),將財寶積攢在天上。

從上帝的經濟理論來看,自私吝嗇只會讓人感到空虛;出於愛而給予他人,才能得到滿足。不要貪圖更多,而是既敬虔又知足,才是真正的財富(6節)。如果我們像奧西奧拉那樣,大方無私地與人分享我們所擁有的資源,結果會是怎樣呢?今天,讓我們在上帝的帶領下,多多行善,慷慨給予吧!

— 平凱靈

今天你有什麼機會能慷慨地為人付出?
與人分享你所擁有的,如何讓你有更大的滿足感?

上帝,感謝祢賜予我資源,今天我願將這些全獻上給祢。



全年讀經:
以斯帖記9-10章;使徒行傳7章1-21節


靈命日糧 : 敬拜的場所

讀經: 出埃及記26章30節-27章8節


你要照著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立起會幕。—出埃及記26章30節,新譯本


在二戰期間,英國下議院遭到轟炸,過後首相邱吉爾告訴議會,他們必須按照原設計重建下議院。這座建築物必須小巧,方便國會議員面對面進行辯論,其結構必須是長方形而不是半圓形,好讓他們可以圍繞著中心移動。這保留了英國的政黨制度,即左派和右派在會議廳內相對而坐,在轉換立場之前需要深思熟慮。邱吉爾總結道﹕「人塑造建築物,建築物也塑造人。」

上帝似乎也認同這一點。整卷出埃及記有七章(25-31章)詳細說明如何建造會幕,另有六章(35-40章)描述以色列人如何完成建造。上帝在乎他們的敬拜。當人們進入院子,就會看到會幕閃閃發光的金鉤、柱子,以及色彩繽紛的幔子(26章1、31-37節),使他們發出驚嘆。祭壇(27章1-8節)和洗濯盆(30章17-21節)提醒他們罪得赦免的代價。會幕裡有燈臺(25章31-40節)、陳設餅的桌子(25章23-30節)、香壇(30章1-6節)和約櫃(25章10-22節),每一樣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上帝並沒有像對待以色列人那樣,詳細指示我們要如何建造一個敬拜場所,但我們的敬拜同樣重要。我們本身就是一個分別為聖的會幕,讓上帝居住。願你我所做的一切都能提醒我們祂是誰,以及祂的作為。

— 韋陌格

對上帝的敬拜如何讓你更認識上帝和祂對你的愛?
你的敬拜是否需要做些改變呢?

天父,祢配得我獻上最好的敬拜。

聖潔會帶來純潔的生命和益處。閱讀六月主題文章



全年讀經:
以斯帖記6-8章;使徒行傳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