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彼此相愛

讀經: 約翰福音13章3-5、12-15、31-35節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約翰福音13章34節


英國王室有一個可追溯至13世紀的傳統。那就是王室成員會在聖週四,即基督受難日的前一天,送禮物給貧苦的人。聖週四這一天也稱為濯足節(Maundy Thursday),而濯足的英文(maundy)乃源自拉丁文(mandatum),意思是「命令」。在濯足節這一天,王室成員記念耶穌在受死之前,給祂朋友的一條新命令,祂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翰福音13章34節)

耶穌是一位領袖,但祂卻成為僕人的角色,為祂的朋友們洗腳(5節)。接著祂吩咐門徒也如此行:「我給你們做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15節)。然後祂作了更大的犧牲,付出自己的生命,被釘死在十字架上(19章30節)。耶穌出於憐憫和愛,犧牲了自己,好讓我們可以得著豐盛的生命。

英國王室服事貧苦人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象徵著跟隨耶穌偉大的榜樣。我們也許不是出身顯赫,然而當我們相信了耶穌,就成為基督家庭的一分子,也可以活出祂的新命令去關愛他人。當我們倚靠上帝的靈,內心得到改變,就能以關懷、鼓勵與恩慈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 潘艾梅

你何時曾看到或活出僕人領袖的生活?
今天我們可以用什麼方式「彼此相愛」?

偉大的救主,祢賜予的愛何等珍貴,感謝祢成為終極的僕人,為我流血捨命。



全年讀經:
士師記4-6章;路加福音4章31-44節


靈命日糧 : 多結果子

讀經: 馬可福音11章12-20節


祂遠遠看見一棵長滿了葉子的無花果樹,就走過去,看看是否可以在樹上找到什麼。—馬可福音11章13節,新譯本


欣儀在一間非營利機構找到了新工作,她非常興奮,因這是為世界帶來改變的機會!但她很快就發現,同事們並不像她一樣滿腔熱忱。他們輕視機構的使命,為自己的工作表現欠佳找藉口,同時到處尋找更有前途的高薪工作。欣儀後悔申請了這份工作,遠觀相當不錯,近看卻令人失望。

這正是耶穌提到的那棵無花果樹的狀況(馬可福音11章13節)。當時還沒到盛產無花果的季節,這棵樹長滿了葉子,顯示它可能已結了無花果。可是沒有,它只有葉子,卻沒果實。耶穌在失望之餘,咒詛它說:「從今以後,永沒有人吃你的果子」(14節)。第二天早上,這棵樹就完全枯死了(20節)。

耶穌曾禁食40天,深知如何忍飢耐餓,因此咒詛這棵無花果樹與食慾無關,而是一個借鑒。這棵樹代表了以色列人,雖是上帝的選民,卻沒有真實的信心。那時他們正要謀殺彌賽亞,上帝的兒子。他們不正是枯乾而不結果子嗎?

別人從遠處看我們,也許覺得還不錯,但耶穌靠近我們,要在我們身上尋找只有倚靠聖靈才能結出的果子。我們的果實無需令人驚嘆,但必定是從聖靈而來的,例如在困境中仍滿有愛、喜樂與和平(加拉太書5章22節)。我們需要倚靠聖靈,才能為耶穌結果子!

— 韋陌格

別人能在你身上看到哪些果子?
你如何結出更多的果實?

聖靈啊,求祢澆灌我,讓我多結果子。



全年讀經:
士師記1-3章;路加福音4章1-30節


靈命日糧 : 缺少了基礎

讀經: 馬太福音22章23-33節


你們錯了,因為不明白聖經,也不曉得上帝的大能。—馬太福音22章29節


數十年來,麥當勞以「四分之一磅漢堡」稱霸速食市場。在1980年代,一家名為艾恩堡(A&W)的快餐連鎖店,為擊垮競爭對手而出奇招,以同樣的價格,推出比麥當勞份量更大的「三分之一磅漢堡」。不僅如此,這款新推出的漢堡還在許多盲吃測試中勝出。但沒想到漢堡竟賣不出去,最終停止銷售。後來研究發現,原來消費者誤解了計算方式,以為「三分之一磅」比「四分之一磅」還要小。一個了不起的行銷策略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人們缺少基礎的知識。

耶穌警告說,人們很容易會錯失信仰的基礎。在耶穌將要受難的那一週,宗教領袖們想方設法地陷害與詆毀耶穌。他們假設了一個奇怪的情境,用一名女子死了七個丈夫的問題來刁難耶穌(馬太福音22章23-28節)。耶穌回答說,這看似複雜的難題根本就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這些宗教領袖「不明白聖經,也不曉得上帝的大能」(29節)。耶穌堅稱,聖經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解決邏輯或哲學難題,而是要引導我們認識和愛耶穌,並且在祂裡面得到「永生」(約翰福音5章39節)。這些正是宗教領袖們所缺少的基礎。

我們也經常會錯失信仰的基礎。聖經的主要目的是讓人與這位永活的耶穌相遇,忽略了這一點,將令人心碎!

— 郭惟恩

你曾如何忽略了聖經的基礎?
你如何回到信仰的基礎,回到耶穌面前?

親愛的上帝,有時我會迷失在美好的事物當中,求祢幫助我,不會錯失信仰的基礎。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22-24章;路加福音3章


靈命日糧 : 愛他人即愛上帝

讀經: 馬太福音25章31-40節


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40節


艾爾巴夫婦在短短13個月內生下兩對同卵雙胞胎。他們如何兼顧父母的責任和工作呢?幸虧他們有家人和社區裡的朋友。雙方的父母白天各帶一對雙胞胎,好讓艾爾巴夫婦專心工作,以支付醫療保險;某家公司供應一年的尿布;同事將自己的病假時間轉贈給他們。兩人一致表示:「若沒有大家的幫助,我們根本就無法照顧兩對雙胞胎。」在一次實況採訪艾爾巴一家人時,有位主持人甚至當場摘了麥克風,幫忙追其中一個不受控的幼童,大家一直齊心協力幫助這個家庭!

在馬太福音25章31-46節,耶穌說了一個比喻,表明了我們服事人,就是服事上帝。祂列舉了一些付出關懷的具體行動,例如:送食物給飢餓的人,拿水給口渴的人,提供住處給無家可歸的人,送衣物給赤身露體的人,以及醫治生病的人(35-36節)。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40節)

把耶穌設想為你我服事的最終對象,這可成為我們在社區、家庭、教會,以及世界各地服事他人的真正動力。當祂感動我們為他人的需要而作出犧牲時,我們就是在服事祂;當我們愛他人,就是愛上帝。

— 莫麗莎

今天你要如何在你的社區和群體當中服事耶穌?
你如何藉由愛你周遭的人來愛上帝?

慈愛的上帝,請開啟我的眼睛看見周圍其他人的需要,好讓我能幫助他們,更深地愛祢。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9-21章;路加福音2章25-5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