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沙漠開花

讀經: 以賽亞書35章1-7節


沙漠……必開花繁盛。—以賽亞書35章1-2節


大約一百年前,衣索比亞有將近40%的面積覆蓋著茂密的森林,但現在只剩下約4%。人們為了耕種而大規模開墾土地,卻又不保護樹木,導致了生態危機。僅存的少許綠地,大多受到教會的保護。幾個世紀以來,衣索比亞的正統合性教會(Ethiopian Orthodox Tewahido churches)在貧瘠的沙漠中,培育了這些綠洲。若你從空中俯瞰,就會看見一座座被黃沙包圍的翠綠小島。這些教會領袖堅信,他們順從上帝的吩咐成為受造物的管理者,照顧這些樹木是他們的責任。

以色列人生活在乾旱之地,貧瘠的曠野再加上鮮少降雨,令他們經常面對生存危機。但先知以賽亞在寫給百姓的信息中,卻描繪了上帝規劃好的未來,在那裡「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以賽亞書35章1節)。上帝不只會醫治祂的百姓,也要醫治這個地球,祂將「造新天新地」(65章17節)。在上帝更新的世界裡,沙漠「必開花繁盛」(35章2節)。

上帝看顧一切受造物(包括人類),我們也應看顧受造的萬物。上帝的終極計劃是要讓世界變得完整、得到醫治。願你我能與上帝的計劃同步,成為上帝所造之物的照顧者,與祂一起使各樣的沙漠都能充滿生機,花朵綻放,美麗繁盛。

— 郭惟恩

你曾在何處看到某些受造物正面臨危機或苦難?
你要如何為保護環境盡一份力?

創造天地萬物的上帝,求祢使我明白如何盡本分,幫助這個破碎的世界得到醫治和復興。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7-9章;約翰福音1章1-28節


靈命日糧 : 眼能看見

讀經: 列王紀下6章15-23節


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啊,求祢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列王紀下6章17節


喬伊很擔心她的親戚珊迪,因珊迪多年來飽受酒癮和心理疾病之苦。喬伊來到珊迪的公寓,發現門是鎖著的,看似沒人在家。當她與鄰居準備到附近尋找珊迪時,喬伊禱告說:「上帝啊,求祢幫助我能看見那些我沒看到的。」就在他們要離開時,喬伊回頭看了珊迪的公寓一眼,發現窗簾微微動了一下。那一刻,她知道珊迪還活著。雖然最後他們需要緊急援助才能救出珊迪,但喬伊仍為這次禱告得到回應而開心。

先知以利沙知道祈求上帝向自己顯現的威力有多大。當亞蘭王派大軍包圍他們的城邑,以利沙的僕人嚇得發抖。但先知卻不懼怕,因他靠著上帝的幫助,看見了一般人看不見的事。後來以利沙求上帝讓這個僕人也能看見,因此「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列王紀下6章17節)。

上帝為以利沙和僕人掀開了屬靈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紗帳,讓他們看見真相。喬伊相信是上帝幫助她看見窗簾輕微擺動,讓她重燃希望。我們也能懇求上帝賜給我們屬靈的眼光,明白身邊正發生的事,看見至親好友或社區正面臨的情況。我們也可以成為上帝的使者,傳遞祂的愛、真理與憐憫。

— 潘艾梅

你如何懇求上帝開你的雙眼,
看見那些使你沮喪的景況背後,隱含上帝的真理?
上帝曾如何真實地向你顯示祂的能力?

慈悲的天父,求祢開啟我的雙眼,讓我能看見祢的愛與恩典,並願意與人分享。

我們已獲得基督的公義,應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基督的聖潔公義。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4-6章;路加福音24章36-53節



靈命日糧 : 不同的恩賜

讀經: 羅馬書12章4-8節


照著所賜給我們的恩典,我們各有不同的恩賜。—羅馬書12章6節,新譯本


幾十年前,我參加了一個大學生的退修會,當時大家都興致勃勃地談論性格測試。有人說:「我是ISTJ型。」另一個接著說:「我是ENFP型。」我大惑不解,開玩笑地說:「我是ABCXYZ型。」

從那時候開始,我學到了許多有關他們所提到的MBTI測試,以及其他各種性格測試。我覺得這些測試相當有趣,因為它們讓人以有益與啟發的方式,知道自己的喜好、長處與弱點,幫助人瞭解自己與他人。這些測試只要不被過度使用,便能成為上帝幫助你我成長的有用工具。

聖經沒有為我們提供性格測試,但卻清楚指出在上帝眼中,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見詩篇139篇14-16節;耶利米書1章5節)。聖經也向我們顯明,上帝讓我們每一個人具備獨特的性格,以及獨特的恩賜,可以去服事祂國度裡的其他人。在羅馬書12章6節,保羅開始闡述這個觀點,他說:「照著所賜給我們的恩典,我們各有不同的恩賜。」(新譯本)

保羅也解釋說,那些恩賜並不是單為我們自己,而是為著服事上帝的子民、基督的身體(5節)。這些恩賜顯明了上帝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恩典與美善的工作,使我們可以成為獨一無二的器皿來事奉上帝。

— 何安德

上帝給你什麼恩賜去服事人?
若你不確定自己有什麼恩賜,誰可以幫助你瞭解?

天父,謝謝祢賦予我恩賜。請幫助我接受祢所賜的裝備,讓我能在祢的國度裡愛人、服事人。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3章;路加福音24章1-35節


靈命日糧 : 順服的愛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15-21節


那領受我的命令,並且遵守的,就是愛我的。—約翰福音14章21節,新譯本


記得在我和艾倫的婚禮上,牧師問我:「你承諾愛妳的丈夫,尊敬他、順服他,至死不渝嗎?」我睜大雙眼看著艾倫,小聲地說:「順服?」我們的關係向來都是以愛與尊重為基礎,而這誓言說的似乎有點像盲目順從。我睜大雙眼,思考順服的意思,然後才說:「我願意。」而艾倫的父親拍下的視頻,正好捕捉到了我猶豫的那個片刻。

多年來,上帝已經向我顯明,我所抗拒的順服一詞跟微妙的夫妻關係毫不相干。我把順服理解為「屈從」或「被迫服從」,但聖經並不支持這樣的看法。反之,在聖經裡順服一詞是指我們以行動表明對上帝的愛。如今,在我與丈夫慶祝結婚30年之際,我們仍然藉著聖靈的大能,不斷地學習去愛耶穌和對方。

耶穌說:「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約翰福音14章15節)。祂藉此向我們表明,我們因為與祂保持愛與親密關係,才能順服聖經的真理(16-21節)。

耶穌的愛是無私的、無條件的,沒有強迫,也不會帶來傷害。在我們與他人的人際關係中,當我們願意跟隨並尊崇耶穌時,聖靈便能幫助我們看見,順服祂是一種智慧與愛的行動,是對祂的信靠與敬拜。

— 鄧書琪

當你將順服上帝視為一種愛與信靠的行動,
如何改變你對上帝要求我們順服的看法?
上帝曾如何讓你知道祂是可以信靠的?

耶穌,請幫助我藉著順服聖經真理去愛祢與愛他人。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21-22章;路加福音23章26-5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