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有主住在心裡

讀經: 以弗所書3章14-20節


基督⋯⋯住在你們心裡。—以弗所書3章17節


因為一場暴風雪將襲擊我所居住的美國西部地區,寡居的母親同意來我家暫住,和我們一起度過這場風暴。然而,暴風雪過去之後,她再也沒有返回她的住家,而是搬過來和我們同住,直到她離世。她的同住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正向的改變,例如:她能隨時向家人提供智慧的建言,並與我們分享祖輩的故事;她跟我丈夫變成最好的朋友,因兩人都有幽默感,並且喜歡運動。她再也不是一位訪客,而是重要的永久住戶。我們的心一直受到她正面的影響,甚至到上帝召喚她回天家之後,仍是如此。

這個經驗令我想到約翰對耶穌的描述──祂「住在我們中間」(約翰福音1章14節)。這是很貼切的描述,因為被翻譯成住的希臘詞語,意思是「搭帳篷」。

我們也因為相信耶穌,而接受祂住在我們心中。正如保羅寫道:「我祈求上帝……以祂的榮耀、無限之源使你們的內心剛強起來。這樣,基督便因著你們相信祂而住在你們心裡,你們就會扎根在上帝的愛裡,保持強壯。」(以弗所書3章16-17節,新普及譯本)

對於跟隨耶穌的人來說,耶穌不是一位訪客,而是賜力量的永久住戶。願你我能敞開心門,歡迎祂來長住。

— 雷翠霞

對你來說,何謂向基督敞開心?
你如何更熱切地接待祂?

慈愛的耶穌,祢住在我心中,求祢使我更像祢。



全年讀經:
民數記31-33章;馬可福音9章1-29節


靈命日糧 : 保守己心

讀經: 馬太福音15章7-20節


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這都是污穢人的。—馬太福音15章19-20節


我告訴自己:只要保持沉默,就不會犯錯。在我誤解了一位同事所說的話之後,我表面上看來無事,其實心中一直壓抑著怒氣。因為我們每天都會見到對方,所以我決定用沉默反擊,跟她只進行必要的溝通。說到底,保持安靜的態度怎麼可能會出錯呢?

耶穌說,罪是由心而發(馬太福音15章18-20節)。我的沉默也許能粉飾太平,但卻瞞不過上帝。祂知道我的內心深藏憤怒。我就像法利賽人一樣,用嘴唇尊敬上帝,但內心卻遠離祂(8節)。即使我表面上沒有顯露出我真實的情緒,但苦毒卻在我心中發酵。我以往親近天父的甜美感受和喜樂已經蕩然無存,這正是隱藏罪惡、任其滋生所導致的後果。

後來我靠著上帝的恩典,告訴這位同事我內心的真實感受,並向她道歉。她很寬容地原諒了我,而且最終我們還成了好朋友。

耶穌說:「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19節)。由此可見,我們內心的狀態至關重要,因你我心中所存的惡念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不良的影響。當謹記,我們的外在和內在都非常重要。

— 黃嘉仁

耶穌說,心裡的惡念會使人污穢。
有哪些「惡念」可能玷污了你的心呢?
你要如何為此事禱告?

慈愛的上帝,請赦免我,因我在心中滋養罪惡。請幫助我有所改變,好讓我的心思在祢眼中,蒙祢喜悅。



全年讀經:
民數記28-30章;馬可福音8章22-38節


靈命日糧 : 聆聽與分享

讀經: 以西結書1章22-28節


在他們頭以上的穹蒼之上有聲音。他們站住的時候,便將翅膀垂下。—以西結書1章25節


人們通常不會覺得蝴蝶會發出吵鬧聲。畢竟,一隻帝王斑蝶振翅的聲音幾乎聽不見。但在墨西哥雨林中,當成群的帝王斑蝶破蛹而出,開始了短暫的生命時,牠們集體振翅的聲響卻是驚人地響亮。數以百萬計的帝王斑蝶同時振翅,聽起來竟像是奔流的瀑布。

當以西結在異象中看見了有四張臉和翅膀的四個活物時,他也做了同樣的描述。雖然這些活物的數量不像帝王斑蝶那麼多,但以西結將牠們振動翅膀的聲響比喻為「大水的聲音」(以西結書1章24節)。當這些活物站住不動、翅膀垂下時,以西結聽到上帝吩咐他,要將上帝的話告訴以色列人(2章7節)。

以西結和其他的舊約先知一樣,肩負著向上帝的子民講述真理的使命。今天,上帝也要我們向人分享真理,告訴那些上帝安排在我們周圍的人,祂在我們的生命中所成就的美事(彼得前書3章15節)。有時有人會直接問我們問題,這是分享真理的邀請,這些邀請或許如同聲音響亮的瀑布;有時分享真理的邀請是微小或無聲的,比如我們察覺到別人沒有說出口的需求。無論這分享上帝之愛的邀請是像百萬隻蝴蝶般響亮,或是像一隻蝴蝶般安靜,我們都必須先聆聽,就像以西結一樣,聽清楚上帝要我們說些什麼。

— 洪可婷

今天,有誰正輕聲邀請你與他分享上帝的愛?
你會如何回應呢?

天父,感謝祢給我機會與人分享祢的愛。



全年讀經:
民數記26-27章;馬可福音8章1-21節


靈命日糧 : 主人或管家?

讀經: 詩篇50篇7-15節


樹林中的百獸是我的。—詩篇50篇10節


一位總裁在權衡怎樣的安排對家人最有利時,如此自問:「我是主人還是管家?」這位總裁掌管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想到巨額財產可能帶來的誘惑,他不願意讓兒孫們面臨這樣的試探。於是,他放棄公司的所有權,並將有表決權的股票全部都交給信託公司。他明白自己擁有的一切都屬於上帝,因此決定讓家人以工作謀生,同時用股票未來的利潤資助基督教事工。

在詩篇50篇10節,上帝告訴祂的子民:「樹林中的百獸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上帝是萬物的創造者,不欠我們任何東西,也不需要我們任何東西。祂說:「我不從你家中取公牛,也不從你圈內取山羊」(9節)。我們所擁有和使用的一切,以及謀生的力量和技能,都源於上帝慷慨的賞賜。如詩篇所說,一切都屬乎上帝,因此祂配得我們全心來敬拜。

上帝擁有一切。但因著祂的良善,祂甚至選擇將愛子賜給我們,讓每一位歸向祂的人能與祂建立關係。耶穌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10章45節)。當我們重視這位賜予者,勝過重視祂所賜的福分,並用祂所賜的恩典來服事祂時,我們就能永遠以祂為樂,成為有福的人。

— 龐雅各

上帝賜給了你什麼,讓你心存感恩?
你要如何用祂所賜予的來服事祂?

信實的上帝啊,祢創造了萬物。求祢幫助我,讓我珍惜祢所賜的生命,活出應有的樣式。

上帝賦予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恩賜,並要我們為了他人的益處而使用這些恩賜。



全年讀經:
民數記23-25章;馬可福音7章14-3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