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上帝,我聽見祢了!

讀經: 約翰福音10章1-11、16節


看門的就給祂開門,羊也聽祂的聲音。—約翰福音10章3節


當醫生將助聽器放進小寶寶瑞瑞的耳朵裡時,瑞瑞在媽媽懷裡使勁地扭動哭叫。但是在醫生啟動助聽器一會兒之後,瑞瑞就不再哭泣了,而且還張大眼睛,咧嘴笑了起來。因他可以聽見媽媽的聲音了,聽見媽媽安慰他、鼓勵他,並且喊他的名字。

小寶寶瑞瑞固然能聽見媽媽說話,但他仍需要協助,好讓他學習如何辨認媽媽的聲音,並且明白媽媽所說的是什麼意思。耶穌邀請人們進入類似的學習過程。一旦我們接受基督為救主,我們就成為祂所熟知的小羊,而且祂會親自引導我們(約翰福音10章3節)。當我們練習聆聽祂的聲音,就能越來越信靠祂、順服祂(4節)。

在舊約中,上帝透過先知說話。在新約裡,這位降世為人的耶穌直接向人們說話。今天,基督徒已獲得聖靈的能力,聖靈會幫助我們,瞭解與順從上帝的話語,也就是上帝所啟示並記載於聖經內的真理。耶穌會透過聖經以及祂的子民向我們說話,而我們可以藉著禱告直接與耶穌交談。當我們能夠認出上帝的聲音(祂所說的必定與聖經記載的完全一致),我們就會揚聲感恩讚嘆:「上帝啊,我聽見祢了!」

— 鄧書琪

本週上帝如何透過聖經向你啟示祂自己?
你要如何用上帝的智慧安慰與鼓勵有需要的人?

上帝,我聽見祢了!感謝祢讓我在讀聖經時,看到祢向我啟示的愛與真理,請幫助我接受並與人分享。



全年讀經:
士師記19-21章;路加福音7章31-50節


靈命日糧 : 領袖的特質

讀經: 詩篇72篇1-7節


他必降臨,像雨降在已割的草地上,如甘霖滋潤田地。—詩篇72篇6節


在2022年7月,當時在位的英國首相被迫下台,原因是許多人認為他缺乏誠信(但幾個月之後,新任命的首相也下台了!)。事件的起因,是衛生部長在出席一年一度的國家禱告早餐會之後,深感自己缺乏在公眾生活中所需要的誠信,因而引咎辭職。當其他的部長也相繼請辭的時候,首相才覺悟到自己必須下台。這舉世矚目的時刻,全源自一個和平的禱告會。

使徒保羅勸勉基督徒為政治領袖禱告(提摩太前書2章1-2節),而詩篇72篇為此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指引。這首詩既是論述治理者的職責,也是幫助他們履行職責的禱文。詩人描述一位理想的領導者是公平與正直的人(1-2節),他為困苦人伸冤(4節),幫助窮乏人(12-13節),為受欺壓的人挺身而出(14節)。在他治理的日子,大地一片清明,有如「甘霖滋潤田地」(6節),使全地五穀豐登(3、7、16節)。雖然只有彌賽亞才能完美地承擔這樣的角色(11節),但還有比這更好的領導標準嗎?

一個國家的健全取決於執政者的誠信。請為我們的國家禱告,尋求像詩篇72篇中那樣的領袖,並藉著為他們禱告,幫助他們體現這首詩所描述的特質。

— 霍薛頓

你希望在一位領袖身上看見什麼特質?
你如何更常為地方與國家領導人禱告?

天父,請加添能力給我們的領袖,使他們成為公義、誠信又善良的人。



全年讀經:
士師記16-18章;路加福音7章1-30節


靈命日糧 : 相聚在基督裡

讀經: 希伯來書10章19-25節


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希伯來書10章25節


我曾經因為陷於人生的一些困境,而經歷長期的情緒與靈性上的痛苦掙扎。在那樣的情況下,我很容易就會不想去教會(有時候我的確會想:為什麼要這麼麻煩?)。但是,我感到內心有一股力量,催逼我要持續到教堂,參加每個主日的聚會。

雖然我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好些年,但是到教堂和其他的信徒一起參加主日聚會、禱告會與查經班,一起敬拜上帝,讓我得到了所需要的鼓勵,使我能堅忍與保持盼望。很多時候,我不僅聽到鼓勵的信息或教導,而且還能從別人身上得到我所需的安慰、傾聽和擁抱。

希伯來書的作者寫道:「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希伯來書10章25節)。這位作者知道,當我們遭遇患難和困境時,我們需要別人的安慰,而別人在面對同樣的情況時,也需要我們的安慰。所以這位作者提醒讀者「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致搖動」,並且思考如何「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23-24節)。這是「勸勉」的重要內涵,也是上帝囑咐我們要持續相聚的原因。也許,有人需要你充滿愛心的鼓勵,而你得到的回報可能會令你感到驚奇。

— 柯愛莉

你曾在哪次聚會結束後心得激勵?為什麼?
現在有誰需要你的扶持與安慰?

慈愛的上帝,幫助我不要停止與主內肢體相聚,讓我能與他們一起經歷祢的平安與慈愛。

我們是同在基督裡的肢體,關注的是「彼此」,而不只是「自己」。



全年讀經:
士師記13-15章;路加福音6章27-49節


靈命日糧 : 耶穌基督今復活!

讀經: 馬太福音28章1-10節


祂不在這裡,照祂所說的,已經復活了。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馬太福音28章6節


在去英國劍橋上大學以前,查爾斯.西緬(Charles Simeon)是個喜愛馬匹、衣著考究的年輕人,每年都要花費大筆的置裝費。但上了大學後,學校要求他必須參加例行的聖餐禮拜,他便開始認真探討自己的信仰。西緬在閱讀了許多信徒所撰寫的書籍後,在某一個復活主日,生命經歷了巨大的轉變。在1779年4月4日,他清早醒來,不禁高聲頌讚:「耶穌基督今日復活了!哈利路亞!哈利路亞!」隨著他對上帝的信心日益增長,他全心投入在研經、禱告和參加教堂禮拜。

在史上的第一個復活主日,來到耶穌墳墓前的兩名婦女也經歷了生命的轉變。她們親眼見到地大震動,天使將墓石挪開,並對她們說:「不要害怕!我知道妳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祂不在這裡,照祂所說的,已經復活了」(馬太福音28章5-6節)。這兩名婦女喜不自勝地敬拜耶穌,並跑回去把這大好的消息告訴朋友們。

與復活的基督相遇,並不是古時候才會發生的事,耶穌應許我們此時此刻就能與祂相遇。我們與主的相遇可能會很奇妙、很戲劇化,就像墓旁的婦女或查爾斯.西緬那樣,但也可能平凡無奇。無論耶穌以何種方式向我們啟示祂自己,我們都可以相信祂深愛著我們。

— 潘艾梅

上帝如何向你啟示祂自己?
與祂相遇為你帶來什麼改變?

復活的耶穌,感謝祢為我降生並死在十字架上,使我能擁有永遠的生命,我要敬拜讚美祢!



全年讀經:
士師記11-12章;路加福音6章1-2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