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保守己心

讀經: 馬太福音15章7-20節


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這都是污穢人的。—馬太福音15章19-20節


我告訴自己:只要保持沉默,就不會犯錯。在我誤解了一位同事所說的話之後,我表面上看來無事,其實心中一直壓抑著怒氣。因為我們每天都會見到對方,所以我決定用沉默反擊,跟她只進行必要的溝通。說到底,保持安靜的態度怎麼可能會出錯呢?

耶穌說,罪是由心而發(馬太福音15章18-20節)。我的沉默也許能粉飾太平,但卻瞞不過上帝。祂知道我的內心深藏憤怒。我就像法利賽人一樣,用嘴唇尊敬上帝,但內心卻遠離祂(8節)。即使我表面上沒有顯露出我真實的情緒,但苦毒卻在我心中發酵。我以往親近天父的甜美感受和喜樂已經蕩然無存,這正是隱藏罪惡、任其滋生所導致的後果。

後來我靠著上帝的恩典,告訴這位同事我內心的真實感受,並向她道歉。她很寬容地原諒了我,而且最終我們還成了好朋友。

耶穌說:「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19節)。由此可見,我們內心的狀態至關重要,因你我心中所存的惡念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不良的影響。當謹記,我們的外在和內在都非常重要。

— 黃嘉仁

耶穌說,心裡的惡念會使人污穢。
有哪些「惡念」可能玷污了你的心呢?
你要如何為此事禱告?

慈愛的上帝,請赦免我,因我在心中滋養罪惡。請幫助我有所改變,好讓我的心思在祢眼中,蒙祢喜悅。



全年讀經:
民數記28-30章;馬可福音8章22-38節


靈命日糧 : 聆聽與分享

讀經: 以西結書1章22-28節


在他們頭以上的穹蒼之上有聲音。他們站住的時候,便將翅膀垂下。—以西結書1章25節


人們通常不會覺得蝴蝶會發出吵鬧聲。畢竟,一隻帝王斑蝶振翅的聲音幾乎聽不見。但在墨西哥雨林中,當成群的帝王斑蝶破蛹而出,開始了短暫的生命時,牠們集體振翅的聲響卻是驚人地響亮。數以百萬計的帝王斑蝶同時振翅,聽起來竟像是奔流的瀑布。

當以西結在異象中看見了有四張臉和翅膀的四個活物時,他也做了同樣的描述。雖然這些活物的數量不像帝王斑蝶那麼多,但以西結將牠們振動翅膀的聲響比喻為「大水的聲音」(以西結書1章24節)。當這些活物站住不動、翅膀垂下時,以西結聽到上帝吩咐他,要將上帝的話告訴以色列人(2章7節)。

以西結和其他的舊約先知一樣,肩負著向上帝的子民講述真理的使命。今天,上帝也要我們向人分享真理,告訴那些上帝安排在我們周圍的人,祂在我們的生命中所成就的美事(彼得前書3章15節)。有時有人會直接問我們問題,這是分享真理的邀請,這些邀請或許如同聲音響亮的瀑布;有時分享真理的邀請是微小或無聲的,比如我們察覺到別人沒有說出口的需求。無論這分享上帝之愛的邀請是像百萬隻蝴蝶般響亮,或是像一隻蝴蝶般安靜,我們都必須先聆聽,就像以西結一樣,聽清楚上帝要我們說些什麼。

— 洪可婷

今天,有誰正輕聲邀請你與他分享上帝的愛?
你會如何回應呢?

天父,感謝祢給我機會與人分享祢的愛。



全年讀經:
民數記26-27章;馬可福音8章1-21節


靈命日糧 : 主人或管家?

讀經: 詩篇50篇7-15節


樹林中的百獸是我的。—詩篇50篇10節


一位總裁在權衡怎樣的安排對家人最有利時,如此自問:「我是主人還是管家?」這位總裁掌管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想到巨額財產可能帶來的誘惑,他不願意讓兒孫們面臨這樣的試探。於是,他放棄公司的所有權,並將有表決權的股票全部都交給信託公司。他明白自己擁有的一切都屬於上帝,因此決定讓家人以工作謀生,同時用股票未來的利潤資助基督教事工。

在詩篇50篇10節,上帝告訴祂的子民:「樹林中的百獸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上帝是萬物的創造者,不欠我們任何東西,也不需要我們任何東西。祂說:「我不從你家中取公牛,也不從你圈內取山羊」(9節)。我們所擁有和使用的一切,以及謀生的力量和技能,都源於上帝慷慨的賞賜。如詩篇所說,一切都屬乎上帝,因此祂配得我們全心來敬拜。

上帝擁有一切。但因著祂的良善,祂甚至選擇將愛子賜給我們,讓每一位歸向祂的人能與祂建立關係。耶穌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10章45節)。當我們重視這位賜予者,勝過重視祂所賜的福分,並用祂所賜的恩典來服事祂時,我們就能永遠以祂為樂,成為有福的人。

— 龐雅各

上帝賜給了你什麼,讓你心存感恩?
你要如何用祂所賜予的來服事祂?

信實的上帝啊,祢創造了萬物。求祢幫助我,讓我珍惜祢所賜的生命,活出應有的樣式。

上帝賦予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恩賜,並要我們為了他人的益處而使用這些恩賜。



全年讀經:
民數記23-25章;馬可福音7章14-37節


靈命日糧 : 讀利未記

讀經: 利未記13章1-8節


你們要歸我為聖,因為我耶和華是聖潔的。—利未記20章26節,新譯本


這次的查經主題是利未記,而我跟大家坦白了一件事。我告訴查經小組的組員們:「利未記大部分的內容我都直接略過,我也不想再讀關於皮膚病的條例。」

這時我的朋友德福,說:「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因為那段經文而信耶穌。」德福解釋道,這位朋友是位醫生,曾經是個無神論者。他決定在完全否定聖經之前,最好先親自讀一讀。但利未記中關於皮膚病的記述引起了他的興趣,他沒想到聖經竟會如此詳盡地講述關於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的瘡(13章1-46節),以及如何治療(14章8-9節)。他知道這遠遠超越當時的醫學知識,但利未記卻有此記載。他想:摩西不可能知道這些知識。於是,這位醫生開始相信,摩西的確是從上帝那裡得到啟示。最後,他相信了耶穌。

如果聖經的部分內容讓你感到枯燥乏味,我完全能理解。但聖經記載的一切都有其目的。利未記的內容是要讓以色列人知道,如何按上帝的心意而活,並與祂建立親密的關係。當我們更瞭解上帝與祂子民的關係時,我們就會認識這位上帝。

在提摩太後書3章16節,使徒保羅寫道:「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讓我們仔細閱讀聖經,包括利未記。

— 葛庭墨

聖經的哪些章節讓你感到乏味或覺得與自己無關?
你如何學習欣賞其寶貴之處?

天父,求祢教導我珍視聖經,讓我能從每一部分的內容看到祢要對我說的話。



全年讀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