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全然順服主

讀經: 馬可福音8章34-38節


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馬可福音8章36節


中國佈道家宋尚節出生在一個牧師家庭,在家排行第六。在1920年,他獲得赴美留學的獎學金,畢業時榮獲最高榮譽學位,後來繼續進修先後獲得碩士與博士學位。但他在求學過程中卻遠離上帝。然而,在1927年的一個晚上,他將自己的生命獻給基督,並蒙主呼召成為一名傳道人。

當時,在中國有許多賺取高薪的機會正等著他,但在搭船回國途中他受到聖靈感動,願意拋開自己的雄心壯志。為了表達他的決心,他把所有的獎狀都扔進海裡,只留下博士學位證書,以示對父母的尊重。

耶穌提醒那些想要跟從祂的人﹕「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馬可福音8章36節)而宋尚節深明此理。當我們捨己,離開舊有的生活來跟隨基督和祂的帶領時(34-35節),意味著可能需要犧牲個人的慾望和物質財富,因為這些都會讓人分心,使我們無法專心跟隨祂。

蒙召之後的12年裡,宋尚節博士盡心竭力執行上帝賦予他的使命,在中國和東南亞各地向數千人傳福音。那我們呢?也許我們沒有蒙召成為傳道人或宣教士,但無論上帝呼召我們去哪裡服事,願祂的靈在我們身上工作,使我們能完全順服祂。

— Jasmine Goh

你需要捨棄什麼才能真正跟隨耶穌?
有哪些個人的抱負是你無法放下的?

天父,請幫助我放下一切攔阻,全然順服祢。

人生中最值得高興的事就是有耶穌在我們的生命裡。因著接受耶穌為救主,我們的人生有了新的方向、新的盼望! 點擊閱讀: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5-26章;馬太福音20章17-24節



靈命日糧 : 君王耶穌

讀經: 以賽亞書32章1-8節


看哪,必有一王憑公義行政,……又像河流在乾旱之地。—以賽亞書32章1-2節


在氣候極其炎熱和乾燥的利比亞鑽探石油時,鑽探小組竟意外發現世界最大的古地下水系統。於是,在1983年利比亞政府開展了「人工大河」的工程,建立輸水管線,將優質的淡水輸送到急需水資源的城市。在這工程的發源地附近有一個告示牌,上面寫著﹕「生命的動脈源於此地。」

先知以賽亞用乾旱之地的溪水來描述未來公義的君王(以賽亞書32章)。當君王和統治者以公平和公義來治理國家時,他們就像「如乾旱地的溪流,又如乾燥地巨石的陰影」(2節,和合本修訂版)。有些統治者會選擇壓榨百姓而不是愛民如子。然而,一個敬畏上帝的領袖會維護民眾人身安全,讓百姓安居樂業。以賽亞說,對上帝的子民而言,上帝「公義的果實是平安,公義的效果是平靜和安穩,直到永遠」(17節,和合本修訂版)。

以賽亞那充滿盼望的預言,多年後應驗在耶穌身上。將來有一天,主耶穌「必親自從天降臨,……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6-17節)。人手所造的「人工大河」總有一天會枯竭,但這位公義的君王能使我們重新得力,並賜給你我永不枯竭的生命活水。

— 平凱靈

你在哪方面需要耶穌注入生命的活水?
你要如何效法祂的榜樣,幫助別人重新得力?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藉著全然公義的統治,帶給我們平安。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3-24章;馬太福音20章1-16節


靈命日糧 : 愛心分享

讀經: 加拉太書5章14-15、22-26節


愛人如己。—加拉太書5章14節


有位帶職事奉的年輕牧師每天早上都會禱告,祈求上帝在那天能使用他來祝福別人。如他所願,這種情況經常出現。有一天,在他工作的休息時間中,他和一位同事坐在陽光下,對方問了一些關於基督信仰的問題。這位牧師簡單地回答對方的問題,沒有長篇大論,也沒有爭辯。牧師表示,在聖靈的引導下,他和對方在愛的氛圍裡,融洽地聊天也談到信仰。他不但交了個新朋友,對方還渴望更進一步認識上帝。

讓聖靈引導我們,是向他人講述耶穌的最佳方式。耶穌告訴祂的門徒:「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1章8節)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拉太書5章22-23節)。在聖靈的引導下,這位年輕的牧師實踐了彼得的教導﹕「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書3章15節)

即使有時我們會因相信基督而受苦,但我們的話語能向世人表明聖靈正在引導我們。如此一來,我們的言行舉止自然會吸引人來歸向基督。

— 雷翠霞

你會用什麼溝通方式向人傳講耶穌?
你如何讓聖靈引導,以便更有效地分享福音?

聖靈啊,當我向人傳講耶穌時,求祢引導我用愛來與他們分享。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1-22章;馬太福音19章


靈命日糧 : 上帝賜恩典

讀經: 以弗所書4章4-8節


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以弗所書4章7節


我在某所大學教授寫作課程,在批改一疊學生寫的文章時,其中一篇令我印象深刻。這篇文章實在寫得很好,但隨即我就意識到好得太過頭了。果然,在網路上稍做搜尋,就發現她是抄襲一篇網路文章。

我給這位學生發了封電郵,讓她知道她的伎倆已被識破。這份作業她得零分,但她可以重寫一篇文章以取得部分的分數。她回覆說:「我感到非常羞愧,也很抱歉。感謝你對我的寬容,這是我不配得到的。」但我明確地告訴她,我們每天都蒙受耶穌所賜的恩典,我豈能不以恩慈待她呢?

上帝所賜的恩典在許多方面提昇了我們的生命,救贖我們得以脫離自己的罪惡過犯。彼得說,上帝的恩典帶來救恩,「我們得救乃是因主耶穌的恩,⋯⋯這是我們所信的」(使徒行傳15章11節)。保羅說,這份恩典幫助我們不被罪惡轄制:「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因你們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羅馬書6章14節)。彼得還說,恩典讓我們能夠服事,「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得前書4章10節)。

上帝已將恩典白白地賜給我們(以弗所書4章7節),願你我能使用上帝所賜的恩典去關愛及鼓勵他人。

— 白德夫

在你的生命中,你何時最能感受到上帝的恩典?
今天你能以哪些方式讓人感受到意想不到的恩典?

滿有恩典的上帝,在我與他人互動時,幫助我能與他們分享祢的恩典。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9-20章;馬太福音18章21-3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