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上帝的工人

讀經: 創世記39章19-23節


耶和華與約瑟同在,耶和華使他所做的盡都順利。—創世記39章23節


在一個中東的難民營裡,瑞薩收到了一本聖經,讓他開始認識並相信耶穌。他第一次奉基督的名禱告時,如此祈求上帝:「求祢使用我成為祢的工人。」後來,他離開了難民營,上帝應允了他的禱告,在他意想不到的情況下,使他得到一個救援機構的工作,再次回到難民營,服事那群他所認識且關心的人們。他在那裡開辦體育社團、語文班、提供法律諮詢,如他所說:「我樂意從事任何能給人們帶來希望的活動。」他用這些項目去服事人,與人分享上帝的智慧與慈愛。

在閱讀聖經時,瑞薩從創世記中有關約瑟的記載,聯想到自己的處境。瑞薩注意到,當約瑟被關在監獄的時候,上帝如何使用約瑟讓上帝的工作得以進行。上帝與約瑟同在,施恩幫助他,使監獄長很放心地把各項事務交給約瑟辦理,自己則一概不聞不問,因上帝使約瑟「所做的盡都順利」(創世記39章23節)。

上帝也應許與你我同在。無論我們正面對有形或無形的禁錮、艱難困苦、流離失所、心碎悲痛或憂愁哀傷,我們依然能相信上帝絕不會離開我們。就像上帝讓瑞薩能服事難民,讓約瑟能在獄中管理大小事,上帝每時每刻都在你我身旁。

— 潘艾梅

你何時曾像瑞薩與約瑟那樣,經歷上帝的拯救?
約瑟的經歷如何讓你更深地信靠上帝?

施拯救的上帝,祢從不離棄我,即使在我面臨最艱難的境遇時也是如此。求祢賜我盼望,好讓我看見祢在我生命中的作為。



全年讀經:
創世記29-30章;馬太福音9章1-17節


靈命日糧 : 簡單的要求

讀經: 約翰福音21章17-24節


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約翰福音21章22節


當我對一個女兒說:「請在睡覺前把客廳整理好。」她馬上就會指著她姐姐或妹妹問:「為什麼她不用做?」

我幾個女兒還小的時候,家裡經常會有這種小小的反抗,而我總是如此回答:「妳不需要管她們,我是讓妳去做。」

在約翰福音21章,我們也在門徒當中看見這種人的本性。彼得三次不認主(參閱約翰福音18章15-18、25-27節)之後,耶穌挽回了他,並對他說:「你跟從我吧!」(21章19節)這是一個簡單但困難的要求。耶穌是在解釋彼得將會繼續跟從祂,甚至殉道(18-19節)。

彼得還沒時間領悟耶穌所說的這番話,就轉身看見跟在後面的那個門徒,問耶穌:「這人將來如何?」(21節)耶穌回答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然後又對彼得說:「你跟從我吧!」(22節)

我們常像彼得一樣,總想知道別人的信仰光景,卻忽視上帝在我們身上的作為。在彼得即將殉道時(在約翰福音21章耶穌預言了彼得的殉道),他解釋了基督這個簡單的命令,說:「你們既作順命的兒女,就不要效法從前蒙昧無知的時候那放縱私慾的樣子。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彼得前書1章14-15節)。遵從這個教導,足以使我們每一個人專心仰望耶穌,不看別人。

— Matt Lucas

是什麼原因,讓你想要比較自己與他人的屬靈光景?
今天,你如何專心仰望耶穌?

天父,求祢不斷塑造我,使我活出聖子耶穌的樣式。



全年讀經:
創世記27-28章;馬太福音8章18-34節


靈命日糧 : 來禱告吧!

讀經: 尼希米記1章4-11節


[我]就坐下哭泣,……在天上的上帝面前禁食祈禱。—尼希米記1章4節


美國總統林肯曾私下向朋友透露:「有好幾次,我都覺得自己已走投無路了,四面楚歌,只能跪下禱告。」在艱苦的南北戰爭期間,林肯總統不僅自己花時間熱切禱告,他還呼籲全國人民一同禱告。在1861年,他制定「全國謙卑禁食禱告日」。到了1863年,他再度發表禁食禱告日的宣言:「國家和人民都有責任倚靠上帝至高無上的力量:謙卑痛悔地承認自己的罪惡和過犯,同時確信真正的悔改能得到憐憫與赦免。」

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70年後,波斯塞魯士國王下詔,所有想要返回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都可以回歸故土。當以色列人尼希米擔任亞達薛西王的酒政時(尼希米記1章6、11節),得知那些返回耶路撒冷的人「遭大難,受凌辱」(3節),「就坐下哭泣」,悲傷了好幾天,禁食禱告(4節)。他為自己的同胞熱切禱告(5-11節)。後來,他也要以色列百姓一同禁食禱告(9章1-37節)。

在幾世紀後的羅馬帝國時代,使徒保羅也同樣勸勉信徒,要為執政掌權者禱告(提摩太前書2章1-2節)。直到如今,上帝仍然垂聽我們為萬國萬民的懇求!

— 柯愛莉

你認為上帝為何要祂的百姓為每一個人禱告?
除了為親朋好友代禱之外,你還可以為誰祈求?

親愛的天父,我們陷入困境了。求祢幫助我們,醫治我們。



全年讀經:
創世記25-26章;馬太福音8章1-17節


靈命日糧 : 訴不盡的愛

讀經: 耶利米書31章1-6節


我以永遠的愛愛你。—耶利米書31章3節


「我如何愛你?讓我一一細說。」這是英國詩人伊麗莎白•白朗寧(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所寫的詩句,出自英語文學著名的詩集《葡萄牙人十四行詩集》。伊麗莎白與羅勃特.白朗寧(Robert Browning)結婚前,為他寫下這些優美的詩句,讓他深受感動。於是,羅勃特鼓勵伊麗莎白將這些詩集結成冊並且出版。但這些十四行詩的文字細膩深情,基於保留個人的隱私,伊麗莎白將這些詩當作是翻譯某位葡萄牙詩人的作品來出版。

有時候,當我們公開表達自己對某人的情感時,會感到有些尷尬。但聖經卻截然不同,其中毫不隱藏地展現了上帝的愛。先知耶利米溫柔地細述上帝對祂百姓的愛:「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耶利米書31章3節)。即使上帝的百姓離棄上帝,但上帝仍應許要復興他們,吸引他們來親近祂,並且要讓以色列人找到安歇之處(2節)

耶穌就是上帝復興之愛的至高表現,祂賜下平安與安息給所有歸向祂的人。從馬槽、十字架到空墳墓,耶穌體現了上帝呼召悖逆的世人歸向祂的心意。當你將聖經從頭到尾讀一遍,你就能「一一細說」上帝的愛,只是正如這份愛是永恆的,你將永遠述說不盡。

— 龐雅各

說一說上帝如何愛你?
今天,你如何回應祂的愛?

耶穌,感謝祢親自以完全的愛來愛我!今天,求祢幫助我用生命來愛祢。



全年讀經:
創世記23-24章;馬太福音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