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禍不單行

讀經: 創世記42章29-36節


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羅馬書8章31節


「今天早上,我以為自己身價非凡。但現在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一塊錢!」尤里西斯·格蘭特(Ulysses S. Grant)被生意夥伴騙光畢生積蓄後,說了這句話。幾個月後,這位美國前總統被診斷出癌症末期,無法治癒。格蘭特因擔心家人日後的生計,便接受了作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邀請,出版他在過世前一週完成的回憶錄。

聖經人物雅各同樣面臨嚴峻的困境,他深信兒子約瑟被惡獸撕碎了(創世記37章33節)。多年後,當他的兒子西緬被囚禁在埃及時,他深怕小兒子便雅憫也被奪去,崩潰地大喊:「不幸的事都落在我身上了!」(42章36節,新普及譯本)

但事實並非如此。雅各不知道他兒子約瑟還活得好好的,也不知道每件事的背後都有上帝親自動工,為要復興他的家族。他們的經歷說明了上帝何等可靠,即使我們在各種處境中無法看見上帝動工,仍然可以相信這位信實可靠的上帝!

後來,格蘭特的回憶錄大為暢銷,他的家人因此得著妥善的照顧。雖然他無法親眼看見這一切,但他妻子看見了。我們的眼界有限,但上帝知曉萬事。耶穌就是我們的盼望,「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羅馬書8章31節)讓我們今天就來信靠祂吧!

— 龐雅各

你在何事上曾看見上帝化困境為祝福?
你在哪方面需要信靠上帝?

榮美的救主,求祢幫助我不要只看眼前的艱難,而是要定睛仰望祢,因祢永遠信實可靠!



全年讀經:
詩篇146-147篇;哥林多前書15章1-28節


靈命日糧 : 極大的恩慈

讀經: 耶利米書52章31-34節


到了上帝我們救主的恩慈和祂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祂便救了我們。—提多書3章4-5節


凱文·福特(Kevin Ford)在速食餐廳辛勤工作了27年,從來不缺勤。在他服務了27年的紀念日那天,經理匆忙預備了一份很不起眼的禮物送給他,但他以恭敬的態度接受了,且充滿感激。同事將這段短片傳到網上,許多人看了都覺得禮物太過微薄,結果有數千人聯合起來,向凱文展現了極大的恩慈。在支持凱文的募款活動中,眾人紛紛響應,捐款在短短一週便達到25萬美元。凱文說:「我感覺好像做夢一樣,而夢境實現了。」

被擄至巴比倫的猶大王約雅斤也蒙受極大的恩慈。他被監禁了37年之後,巴比倫王仁慈地將他釋放出來。耶利米書52章記載,巴比倫王「把他從獄中領出來,並且安慰他,使他的地位高過和他一起在巴比倫的眾王」(31-32節,新譯本)。約雅斤獲得新的地位、新的衣服與新的居所。他的新生活完全由巴比倫王出資。

約雅斤的經歷描繪了一幅得救的圖畫。那些相信耶穌死而復活的人,可以被拯救不再與上帝隔絕,這並不是因為他們自己或別人做了什麼,而是因為上帝極大的恩慈,將他們從黑暗與死亡帶進光明與生命,進入上帝的家中。

— 簡恩德

人們做了哪些善事讓你想到上帝的良善?
上帝藉著耶穌所做的一切,迎接你進入祂的家,
你如何回應上帝的恩慈?

天父,謝謝祢的憐憫與恩慈。讓耶穌替我捨命,還清我的罪債,感謝祢洗淨我的污穢,比雪更白。



全年讀經:
詩篇143-145篇;哥林多前書14章21-40節


靈命日糧 : 蒙福之人

讀經: 哥林多後書3章1-6節


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乃是用永生上帝的靈寫的。—哥林多後書3章3節


當疫情減緩時,強制戴口罩的規定開始放寬,但我仍必須提醒自己隨身攜帶,因有些場所仍規定要戴口罩,例如我女兒的學校便是如此。有一天,當我需要口罩時,卻發現車內只有一個我不想戴的口罩,因上面寫著「蒙福之人」的字樣。

我喜歡沒有任何字樣的口罩,而且我認為「蒙福之人」這句話已被濫用。可是當時我沒有其他選擇,只好勉強戴上。然而,當我差一點向學校新來的接待人員發火時,口罩上的字眼卻提醒了我,使我及時控制了自己。我不希望自己看起來像個偽君子,戴著「蒙福之人」的口罩,卻對一位正在嘗試弄懂複雜系統的人那麼不耐煩。

雖然印在口罩上的字提醒我是基督的見證人,但那存在我心裡的經文才是我最真實的提醒:對人要有耐心。正如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信上說:「你們顯明自己是基督的書信⋯⋯。不是用墨寫的,而是用永生上帝的靈寫的;不是寫在石版上,而是寫在心版上的」(哥林多後書3章3節,和合本修訂版)。那賜生命給人的聖靈(6節),能幫助我們活出「仁愛、喜樂、和平」,以及「忍耐」(加拉太書5章22節)。我們因祂的同在而成為真正的蒙福之人!

— 潘愷蘭(Katara Patton)

你的言行舉止向別人述說了什麼?
今天你要如何在所做的事上代表基督?

親愛的耶穌,求祢幫助我,讓我今天遇到每一個人時,都能見證祢的名,與人分享為祢而活的意義。



全年讀經:
詩篇140-142篇;哥林多前書14章1-20節


靈命日糧 : 認識上帝

讀經: 馬可福音1章9-11節


祢是我的愛子,我喜悅祢。—馬可福音1章11節


在愛爾蘭遊覽時,各式各樣用作裝飾的三葉草(愛爾蘭國花)看得我眼花繚亂。這小小的、有三片綠葉的植物隨處可見,幾乎出現在每間商店裡的物品上,包括衣服、帽子、珠寶,還有許許多多的物品!

三葉草在愛爾蘭不只是一種遍地生長的植物,多個世代以來,它也被人們用來解釋「三位一體」的上帝。在歷史上的基督信仰理論中,上帝是一個本體,永恆地存在於三個不同的位格:聖父、聖子、聖靈。許多論述都不足以解釋「三位一體」,但三葉草卻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這種植物一株有三片分開的葉子,但都屬於同一個本體。

聖經雖然沒有三位一體這個詞彙,但它歸納出我們從經文裡看見的神學真理,也就是三位一體中的三個位格同時存在。例如,當聖子耶穌受洗的時候,聖靈「彷彿鴿子」從天而降,從天上傳來聖父的聲音說:「祢是我的愛子。」(馬可福音1章10-11節)

愛爾蘭的基督徒用三葉草來解釋三位一體,因他們想要幫助人們認識上帝。當我們更深地瞭解何謂三位一體,就能幫助我們認識上帝,並且能讓我們「用心靈和誠實」(約翰福音4章24節)來敬拜祂。

— 夏莉珊

有什麼例子能幫助你瞭解何謂三位一體?
為什麼相信上帝是一個本體至關重要?

三一真神,我要敬拜祢,敬拜聖父、聖子、聖靈,因三位一體的行動,使愛與救恩臨到世人。



全年讀經:
詩篇137-139篇;哥林多前書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