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上帝的供應

讀經:

馬太福音6章25-34節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馬太福音6章26節


「啊……爸爸快過來!」我的女兒放聲尖叫。我知道發生什麼事:有一隻飛蛾嚇到她了。每年春天,一大群布滿灰塵的飛蛾會從別處遷徙到科羅拉多州的山區,度過夏天。因此,對於牠們的到來,我們每年都會嚴陣以待,而今年的情況特別嚴重。

對人類而言,飛蛾是令人厭煩的害蟲,牠們經常朝你迎面飛來。但對鳥類而言,這卻是一場盛宴。查找一些資料後,我發現這些飛蛾是當地燕子的絕佳營養品。儘管這些飛蛾令人厭煩,但對鳥類來說卻是「嗎哪」。

我不知道在耶穌時代的以色列地區是否有飛蛾遷徙,但耶穌注意到上帝對飛鳥的供應,就如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提到:「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馬太福音6章26節)

因此,最近我對飛蛾有了不同的看法。牠們不再是骯髒的害蟲,而是成為一種提醒,讓我思考上帝對受造物的供應,這活生生的例子也表明祂會供應我。若上帝如此豐富地供應燕子,祂豈不更加看顧你和我嗎?

— 何安德

在你周遭的環境中,你如何看到上帝對受造物的供應?
這如何提醒你上帝也看顧你?

天父啊,謝謝祢豐富多彩的創造,
處處都展現祢美好的供應。求祢開我的眼睛,
看見祢的奇妙大工,並記念祢的美善。



全年讀經:
以斯帖記1-2章;使徒行傳5章1-21節


靈命日糧 : 在基督裡合一

讀經:

加拉太書3章26-29節


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拉太書3章28節


菲莉斯.惠特利(Phillis Wheatley)是第一位出版詩集的美國非裔詩人,她用聖經的真理勸說基督徒廢除奴隸制度。惠特利大約在1753年出生於西非,七歲時就被賣給奴隸販子。後來,她很快就展現卓越的學習能力,並於1773年獲得自由。惠特利在所寫的詩歌和書信中,敦促讀者接受聖經所強調的人人平等的觀點。她寫道:「上帝在每個人的內心深植一個理念,我們稱之為『熱愛自由』。這種理念令人無法忍受壓迫,渴望獲得釋放,……這樣的理念也存在我們心中。」

保羅強調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他寫道:「從此不再分猶太人和希臘人,自由人和奴隸,男人和女人,因為你們都在基督耶穌裡合而為一了」(加拉太書3章28節,當代譯本修訂版)。由於我們都是藉著相信基督耶穌而成為上帝的兒女(26節),所以教會不可因為不同的種族、族群、性別或社會地位而有分歧。

縱然我們都平等領受了上帝的愛,卻難以實踐人人平等的理念。但聖經教導我們,不同的群體因相信基督而彼此聯合,這反映了上帝的心意,也是祂對人類永恆生命的計劃。這真理能幫助我們在信仰群體中,欣賞彼此的不同之處。

— 夏莉珊

多元化的世界凸顯出上帝的哪些特質?
你如何接納和欣賞各種差異的存在?

親愛的耶穌,各族各邦唯獨在祢裡面才能合一,
求祢幫助我能一視同仁地愛每一個在主裡面的人。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12-13章;使徒行傳4章23-37節


靈命日糧 : 有上帝的形象

讀經:

提多書3章1-11節


你要提醒他們……謙恭有禮,向眾人表現充分溫柔的心。—提多書3章1-2節,新譯本


我到銀行辦事的時候,看到牆上貼著「以禮待人」這四個字,充分體現那間銀行的經營理念。銀行職員親切有禮地協助我辦理業務,令我感到十分愉快!

在這冷酷無情的世界裡,以禮待人顯得格外重要。使徒保羅在寫給提多的信中提到這個概念。他要提多叮囑眾信徒:「不要誹謗人,要愛好和平,要溫和,以禮待人」(提多書3章2節,聖經易讀版)。「以禮待人」也可翻譯為「恭敬地對待每一個人」(當代譯本修訂版)或「向眾人表現充分溫柔的心」(新譯本)。

我們如何待人,反映了我們是否將對方視為擁有上帝形象的人。魯益師在他的著作《極重無比的榮耀》中寫道:「在這世上沒有普通人,你所遇見的人不是僅有血肉之軀。」魯益師期待那永恆的未來,在永恆裡我們要麼享受上帝的同在,要麼永遠與上帝隔絕。因此,魯益師提醒我們:「我們會開玩笑、共事、結婚的對象,以及那些被我們忽視或剝削的人,都有不朽的靈魂。他們的結局要麼面對永恆的幽暗絕望,要麼享有永遠的光輝。」

讓我們謹記周遭的人都擁有上帝形象,願聖靈幫助我們按照聖經的教導來對待他們。

— 柯貝爾

缺乏禮貌會如何影響你與他人的互動?
你如何更用心地以禮待人?

親愛的上帝,當我與人相處時,我很容易感到沮喪。
請賜給我耐心和愛心,讓我能以尊重和禮貌對待每一個人。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10-11章;使徒行傳4章1-22節


靈命日糧 : 抓住應許

讀經:

以賽亞書55章1-3、8-13節


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以賽亞書55章9節


淑敏感覺被人忽視。某一天的午餐休息時間,她的主管在每個人的桌上都放了巧克力,唯獨漏掉了她。淑敏十分不解,向朋友抱怨說:「為什麼他獨獨漏掉我?」

後來有人去問主管,他解釋說:「那些巧克力還是好的,但已經放了一段時間。淑敏懷孕了,為了安全起見,我就沒有給她。」他還笑著說:「至於你們其他人就無所謂了……」

這個小插曲成為我們辦公室裡流傳的笑話,但這讓我想到,有時我們也會因自己有限的理解與認知,而誤解上帝的用意。我們甚至可能會認為,自己是受到不公平對待的受害者,忘了上帝總是為我們最大的益處著想,而且祂永遠如此。

以賽亞書55章8-9節提醒我們,雖然我們無法完全理解上帝的心意與作為,但可以確信上帝的意念和道路必定「高過」我們的(9節)。我們的心思往往被私慾左右,但上帝的心意和道路卻是純全、正直、滿有憐憫。因此,就算目前的情況不像我們所期待的,但我們仍可相信上帝會滿足你我真正的需求(1-2節),因祂必以慈愛和誠實信守祂永遠的約(3節)。讓我們趁上帝「相近的時候求告祂」(6節),深知祂永不離棄我們。

— 許文榮

上帝的哪些應許能幫助你面對生命的不公?
上帝的哪些特質能帶給你安慰和確據?

信實的上帝,有時我感覺祢賜福給別人,
卻獨獨漏掉了我,令我懷疑祢對我的愛。
求祢幫助我信靠祢,緊緊抓住祢永恆的應許。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7-9章;使徒行傳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