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為了愛

讀經: 羅馬書12章9-18節


要以手足之愛彼此相親,用恭敬的心互相禮讓。—羅馬書12章10節,新譯本


跑馬拉松必須在體能和精神上鞭策自己,推動自己向前。但有個中學年紀的跑者參加一項越野競賽,卻是跟推動他人有關。14歲的蘇珊.伯格曼(Susan Bergeman)在每一次練習和比賽,都會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哥哥傑弗瑞(Jeffrey)一起跑。傑弗瑞在22個月大時,因為心臟一度停止,造成嚴重的腦損傷及腦性麻痹,再也不能走路或說話。如今因為傑弗瑞喜歡賽跑,所以蘇珊犧牲了個人的競跑目標,好讓傑弗瑞可以跟她一起參加競賽。這是何等的愛及犧牲!

使徒保羅在信中勸勉讀者「要以手足之愛彼此相親」(羅馬書12章10節,新譯本),那時他心中所想的乃是愛與犧牲。他知道在羅馬的信徒正在嫉妒、憤怒與尖銳的分歧中苦苦掙扎(18節),所以他勸勉信徒讓上帝的愛掌管內心。這種愛是源自基督的愛,會為他人最高益處而奮鬥,是真摯並會引致慷慨分享的愛(13節)。那些以這種方式去愛的人,總是認為別人比自己更值得尊重(16節)。

身為基督徒,我們所跑的是一場愛的競賽,同時也幫助他人完成競賽。雖然這場競賽並不容易,但卻能尊榮耶穌。所以為了愛的緣故,讓我們仰賴祂賜給我們的能力,去愛及服事他人吧!

— 魏馬文

對你而言,何謂像上帝那樣去愛人?
耶穌如何展現出愛不僅止於情感?

慈愛的上帝,為了愛的緣故,請幫助我凡事能先人後己,讓祢的名得榮耀。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7-18章;約翰福音3章19-36節


靈命日糧 : 我開車技術如何?

讀經: 雅各書1章19-26節


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上帝的義。—雅各書1章19-20節


「啊!」一台維修公司的卡車突然切入我的車道,嚇得我大叫一聲。我定下神來,看到卡車後面寫了一句:「我開車技術如何?」還有該公司的電話號碼。我不作他想,馬上就撥了過去。電話那頭的女士問我致電的原因,於是我將滿腹不悅全都傾倒而出。她抄下了那卡車的車牌,然後用疲倦的口吻說:「要是有車開得不錯的人,也歡迎來電告知。」

這番話讓我的胸口猶如挨了一記悶拳。她話中的厭倦感,立刻戳破了我自以為是的心態,令我羞愧得無地自容。我一心只顧著「伸張正義」,卻沒停下來顧及我氣憤填膺的語氣,在她艱難的工作上無疑是雪上加霜。我的信仰與行為並不相符,在那一刻表露無遺。

我們的行為與信仰之間的落差,正是雅各書所強調的重點。雅各書1章19-20節寫道:「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上帝的義。」隨後,又寫道:「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22節)

沒有人是毫無缺點的。有時我們生命中的「開車技術」也需要得到援助,即從認罪開始,向上帝求助,並相信祂能持續地銼平我們性格中的稜角。

— 何安德

為何氣憤時脫口而出的話容易造成傷害?
你如何更真實地活出信仰?

親愛的天父,有時我控制不了怒氣,以致出口傷人,請幫助我在這方面有所成長。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5-16章;約翰福音3章1-18節


靈命日糧 : 上帝看見、理解且在乎

讀經: 詩篇147篇1-5節


我們的主為大,最有能力。祂的智慧無法測度!—詩篇147篇5節


有時,我因為慢性疼痛和疲勞而被困在家中,覺得很孤單。我也經常覺得,上帝和其他人都看不見我。某天早晨,我帶著我的服務犬外出散步禱告,這些感覺一再湧現。我看見遠方有個升空的熱氣球,搭乘的人可以鳥瞰我們這個安靜的社區,但是他們並沒有真的看見我。我繼續散步,經過鄰居的房子時,忍不住嘆氣。在這些緊閉的大門背後,有多少人也感到被冷落,覺得自己很渺小呢?散步結束後,我懇求上帝給我機會,讓鄰居明白我看見了他們且在乎他們,上帝對他們也是如此。

上帝決定星星確切的數量,祂命立就立。祂為每一顆星命名(詩篇147篇4節),祂親自做這件事,代表連最小的細節祂都會留意。祂的力量,包括祂的見解、眼光或知識,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無法測度」(5節)。

上帝清楚聽見每個絕望的呼喊,看見每顆沉默的淚珠,如同祂也聽見每個滿足的感嘆和開懷大笑。祂看見我們絆跌之時,也看見我們的勝利之姿。祂明白我們最深的恐懼、最私密的念頭,以及最不羈的夢想。祂知道我們曾到過的地方,也知道我們將前往何處。上帝幫助我們看見、聽見,且愛我們的鄰舍,所以我們可以相信祂會看見、理解且在乎我們。

— 鄧書琪

你的鄰居曾怎樣關心你?
今天,你能用哪些方式關懷別人?

上帝,求祢幫助我用實際的行動,看見別人,聽見別人,並且愛他們。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3-14章;約翰福音2章


靈命日糧 : 失竊的神像

讀經: 創世記31章19-21節,32章22-30節


因為你與上帝與人較力,都得了勝。—創世記32章28節


一位名為伊庫娃的婦女家中遭竊,家裡祭拜的木雕偶像被偷了,她立即報警。後來警察尋獲一尊遭竊的雕像,請她過去確認一下,問:「這是妳失竊的神像嗎?」她很難過地回答:「才不是呢!我的神像比這個更大、更漂亮。」

長久以來,人們都試圖為自己想像的神明創造形體,期望人手做出來的神明能保佑自己。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雅各帶著家人逃離拉班時,他的妻子拉結要「偷她父親家中的神像」(創世記31章19節)。但即使雅各的帳篷裡藏著偶像(34節),上帝仍親自庇護他。

在後來的旅途中,雅各與「一個人」整夜摔跤(32章24節)。他一定知道這對手不是普通人,因為到了黎明,雅各堅持說:「你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26節)。這人將雅各改名為以色列(意為「上帝爭鬥」),並為他祝福(28-29節)。雅各稱那地為毘努伊勒(意為「上帝之面」),意思是說:「我面對面見了上帝,我的性命仍得保全。」(30節)

這位上帝是唯一真神,肯定比伊庫娃想像的更大、更美麗。沒有人能雕出上帝、偷走上帝或把祂藏起來。但正如雅各那晚學到的,我們能親近上帝!耶穌教導門徒,要稱呼這位上帝為「我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6章9節)。

— 葛庭墨

你會如何形容上帝?
你對上帝的想像,可能會有哪些侷限?

天父,請赦免我把祢侷限在我有限的想像中。求祢幫助我,讓我能認識真正的祢。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0-12章;約翰福音1章29-5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