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上帝認識你

讀經: 約翰福音20章11-18節


馬利亞就轉過來,用希伯來話對祂說:「拉波尼!」—約翰福音20章16節


一對兄弟因被分別收養而失散了近20年,一次的DNA檢測讓他們得以重逢。紀倫獲知檢測結果後,相信文森是他的親兄弟便聯絡他。文森起初還想:這個陌生人是誰?當紀倫問文森出生時叫什麼名字,文森立刻回答:「泰勒。」那一刻,紀倫確信他們是親兄弟,因他記得哥哥的名字!

在有關耶穌復活的記載中名字也很重要。在耶穌被埋葬隔天,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墓前,發現耶穌的遺體不見了就悲哀哭泣。耶穌問她:「婦人,為什麼哭?」(約翰福音20章15節)她卻沒認出耶穌,直到耶穌喊她:「馬利亞!」(16節)

她聽見耶穌呼喚便用希伯來語說:「拉波尼(意為『夫子』)!」(16節)她喜悅的反應表達了眾基督徒在復活日早晨的感受,明白我們復活的基督為眾人勝過死亡,且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兒女。因為耶穌對馬利亞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上帝,也是你們的上帝。」(17節)

在喬治亞州,這對兄弟因名字而重逢,他們誓言要讓「這段親情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在復活主日時,我們讚美耶穌,因祂為了屬祂的人已採取了最重要的一步,祂因為愛我們而犧牲,也為了你我而復活。是的,祂仍然活著!

— 雷翠霞

耶穌已復活,認識你並知道你的名字,對你有何意義?
你要如何更認識耶穌?

親愛的耶穌,知道祢認識我,使我深感不配。感謝祢向我施恩,認識我,愛我,甚至為我犧牲。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7-9章;約翰福音1章1-28節


靈命日糧 : 尋求真相

讀經: 路加福音1章1-4節


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路加福音1章3節


曾有位女士告訴我,她的教會因為一個爭議而產生分歧。我問她:「什麼爭議?」她回答:「地球是不是平的。」幾個月後,有消息說,一名基督徒男子手持武器闖入一間餐廳,要拯救那些據說被關在密室受虐的孩子。但那間餐廳並沒有密室,而這名男子被逮捕了。在這兩起事件中,有關人員都是在網路上看到一些虛假的消息而採取了行動。

基督徒蒙召做好公民(羅馬書13章1-7節),而好公民不會傳播虛假的消息。在路加的時代,流傳著許多關於耶穌的傳聞(路加福音1章1-2節),其中有些並非真實。路加並沒有將他聽到的每個傳聞都記載下來,而是像記者一樣,去訪問見證人,將每件事「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3節),才將調查結果寫成福音書。書中詳記人名、引述,以及曾親身經歷的人講述的史實,而不是未經證實的傳聞。

我們也能這麼做。既然虛假的消息足以分裂教會,甚至對別人的生命造成威脅,那麼查核事實就是愛鄰舍的舉動(10章27節)。聽到聳人聽聞的消息時,我們可以向合格且負責任的專家求證,做一個持守真理、尋求真相的人,而不散佈虛假或錯誤的消息。這麼做能使福音更為可信。畢竟,我們敬拜的這位上帝毫無虛謊,滿有真理(約翰福音1章14節)。

— 霍薛頓

為什麼虛假的消息常會快速地流傳?
你如何成為一個尋求真相的人?

天父啊,求祢的靈來引導我,幫助我辨別真假對錯。

我們需要聖靈的幫助,以便懂得辨別真假對錯,不再抵擋真理。歡迎點擊連結: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4-6章;路加福音24章36-53節



靈命日糧 : 內心得醫治

讀經: 以賽亞書61章1-3節


主耶和華⋯⋯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以賽亞書61章1節


卡森總是很忙碌,他打獵、釣魚、騎越野車,也愛玩滑板。他酷愛各種戶外活動。但有一次,他騎機車發生了車禍,造成下半身癱瘓。不久,他便陷入深度憂鬱,覺得自己前途茫茫。後來有一天,他的一些好友又找他一起去打獵。他享受著田野的美麗風光,一度忘了自己身上的殘疾。這樣的體驗使他內心的傷痛得到了醫治,也使他產生了生命的新目的,就是提供同樣的經驗給像他這樣的患者。於是,他成立一個非營利機構(Hunt 2 Heal),為行動有障礙的人提供戶外體驗,改善心理健康。在受訪時他表示:「我的意外事故是一個化妝的祝福⋯⋯現在我能夠回饋社會,這是我一直想做的。我很快樂。」他很興奮能提供一個地方給嚴重肢體障礙者與其照顧者,讓他們的內心能得到醫治。

先知以賽亞預告那位將來的彌賽亞,會為心靈破碎的人帶來醫治(以賽亞書61章)。祂會「醫好傷心的人」、「安慰一切悲哀的人」(1-2節)。耶穌在祂家鄉的會堂裡,讀了這段經文之後,對眾人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路加福音4章21節)。耶穌來是為了拯救我們,使我們不再破碎,得以完全。

你的內心需要得醫治嗎?轉向耶穌吧!祂會賜給你「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以賽亞書61章3節)。

— 施安妮

你在哪些方面需要耶穌的醫治?
你可以向誰講述耶穌,以及祂所賜的拯救與醫治?

耶穌,謝謝祢,為我和許多人帶來醫治。我渴盼有一天在天上能得到完全的醫治。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3章;路加福音24章1-35節


靈命日糧 : 感恩的心

讀經: 路加福音17章11-19節


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上帝嗎?—路加福音17章18節


牙買加田徑運動員瀚思勒·帕克門特(Hansle Parchment)陷入了困境。在參加東京奧運會半決賽時,他搭錯巴士去到別的賽場,幾乎無望準時抵達舉辦田徑賽事的體育場。但幸虧他遇見了擔任奧運志工的河島緹亞娜(Trijana Stojkovic),河島緹亞娜給了他一些錢轉搭計程車,使他能及時趕上半決賽,最後還贏得110公尺跨欄比賽的金牌。後來,他回去找河島緹亞娜,感謝她的熱心幫忙。

在路加福音17章,我們讀到一個撒馬利亞的痲瘋病人回來感謝耶穌醫治了他(15-16節)。那時,耶穌走進一個村子,遇見了十個痲瘋病人。他們都請求耶穌醫治,也都經歷了耶穌的恩典與大能。這十個人都很高興自己得到了醫治,但卻只有一個人回來向耶穌表達謝意。這人「回來大聲歸榮耀與上帝,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祂」(15-16節)。

每一天,我們都以各種方式經歷上帝的賜福。有時候,可能是很戲劇性的,像經歷了長時間的苦難後禱告蒙應允,或在急難中得到陌生人及時伸出援手。有時候,上帝可能用很普通的方式賜福我們,例如:美好的天氣使我們得以完成戶外活動。無論如何,讓我們記得感謝上帝,就像那位撒馬利亞的痲瘋病人一樣,因為上帝以恩慈待我們。

— 謝葆芳

你今天可以為哪些事感謝上帝?
你如何培養一顆感恩的心?

親愛的上帝,祢一直對我如此恩慈。今天我要為________向祢獻上感恩。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21-22章;路加福音23章26-5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