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真正的虔誠

讀經: 雅各書1章19-27節


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雅各書1章27節


在我大二那年的暑假,我的一位同學突然離開人世。在他過世的幾天前我見過他,而他看起來還很好。那時,我和同學們都很年輕,正處在我們認為的人生黃金階段,大家不久前才加入各自的姐妹會和兄弟會,結盟成為姐妹和兄弟。

然而,關於我同學去世這件事情,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親眼目睹兄弟會的這些弟兄們,活出了雅各所說的「純潔真摯的虔誠」(雅各書1章27節,新普及譯本)。這位同學雖然過世了,但他的妹妹就成了這些弟兄們的妹妹。多年後,這些弟兄們還去參加他妹妹的婚禮,後來還出席了她迎接寶寶誕生的產前派對。有人甚至送給她一部手機,以便在她有需要時,能夠打電話聯繫。

雅各說,純潔真摯的虔誠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27節)。雖然我同學的妹妹並不是個孤兒,但她確實失去了自己的哥哥,而這群「弟兄們」彌補了這個缺憾。

若有人想要在耶穌裡活出純潔真摯的生命,就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行道」(22節),包括照顧那些需要幫助的人(2章14-17節)。我們因為耶穌的扶持,得以遠離世界的負面影響,讓我們因著對耶穌的信心去關懷弱勢群體。這正是上帝所悅納的純潔真摯的虔誠。

— 潘愷蘭(Katara Patton)

你曾看到誰體現出真正的虔誠?
你如何活出真實的信心?

天父,請打開我的眼睛,引領我去關懷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



全年讀經:
以斯帖記1-2章;使徒行傳5章1-21節


靈命日糧 : 活在自由中

讀經: 加拉太書5章1-7、13-15節


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加拉太書5章1節


在我從小生長的美國德克薩斯州,每年6月19日會慶祝六月節,許多黑人社區都會有節慶遊行和野餐活動。我到十幾歲的時候,才知道六月節慶祝活動其中讓人心碎的意義。原來六月節是要紀念在1865年6月19日這天,德州的奴隸們才得知林肯總統在兩年半以前,已經簽署了賦予他們自由的解放宣言。可是,在德州的這群被奴役的人因不知道黑奴已得到解放,所以依然生活在奴隸制度中。

人們即使已經得到自由,還是可能過著有如奴隸一般的生活。在加拉太書中,保羅寫到另一種奴役:生活在宗教規條的嚴厲苛求之下。在這節關鍵的經文中,保羅鼓勵眾信徒:「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加拉太書5章1節)。信靠耶穌的人已經不再受宗教規條所束縛,不必再固守可以吃些什麼,或只可以和誰做朋友。然而,許多人依舊過著被奴役的生活。

不幸的是,如今我們也可能重蹈覆轍,深怕違反人們所制定的宗教規條。但事實上,從信靠耶穌的那一刻起,耶穌就讓我們脫離這樣的束縛和恐懼,而且宣告你我已得自由。讓我們倚靠祂的能力活出自由吧!

— 夏莉珊

你曾如何受到宗教規條的束縛?
你如何經歷到在基督裡的自由?

耶穌,感謝祢讓我可以得自由,不必再背負嚴苛規條的重擔。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12-13章;使徒行傳4章23-37節


靈命日糧 : 修理卡丁車

讀經: 以弗所書3章12-19節


我在父面前屈膝──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祂得名。—以弗所書3章14-15節


在我兒時住家的那間車庫裡,承載著滿滿的童年記憶。每個週六早晨,我爸爸會將車子開到車道上,好讓車庫有更多的空間可以做我最喜歡的項目,就是修理那輛我們找到的破損小型賽車──卡丁車。我們坐在那間車庫的地板上,給車子裝上新的輪子,再裝上一個運動型的塑料擋風鏡。隨後,爸爸就在路邊留意交通,而我則開著車子沿著我家的車道來回行駛,興奮無比!回首這些往事,我發現車庫裡所發生的事情,絕不僅是修理一輛小型賽車而已。實際上,一位小男孩正在被他的父親所塑造,並在這個過程中瞥見了上帝。

人類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而造的(創世記1章27-28節)。人類成為父母、養育下一代也是源於上帝,因祂是我們的父,「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祂得名」(以弗所書3章14-15節)。正如父母憑藉上帝賦予的生育能力將兒女帶到這個世界,他們養育和保護自己的孩子,所展現的特質並非來自他們自己,而是天父上帝。祂是所有父母養兒育女所依據的典範。

我的父親並不完美。他和每個父母一樣,有時教養子女的方式並不全然效法天父。然而,當我父親不斷借鑑於上帝時,就使我瞥見上帝對祂兒女的養育和保護,就像在車庫的地板上我們修理卡丁車之時。

— 霍薛頓

你覺得良好的養育方式如何反映出上帝的本質?
今天,你如何展現出上帝的養育和保護方式?

天父,請幫助我養育和保護所有的孩子們,讓他們看見祢美好的特質。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10-11章;使徒行傳4章1-22節


靈命日糧 : 話語的能力

讀經: 耶利米書1章4-9節


我已將當說的話傳給你。—耶利米書1章9節


歷史上最偉大的演說家,往往是勇於發言而帶來正面改變的領袖,十九世紀美國黑人政治家法雷迪·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就是個絕佳的範例。他發表演說,提倡廢除奴隸制度並為黑人爭取自由,促成了廢奴運動,使美國的奴隸制度最終成為了歷史。假使道格拉斯選擇保持緘默,結果會如何呢?我們每個人都具備能力,可以用話語來啟發並幫助別人,但有時卻因為害怕而不敢仗義執言,以致踟躕不前。因此,在我們覺得恐懼如排山倒海而來時,可以仰望上帝,祂是你我智慧與勇氣的泉源。

當上帝呼召耶利米作列國的先知時,耶利米立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回答說:「我不知怎樣說,因為我是年幼的」(耶利米書1章6節)。但上帝並沒有讓耶利米的恐懼妨礙他承接這神聖的使命,祂要耶利米用言語去激勵那個世代的百姓。上帝指示耶利米只要按祂所吩咐的去說、去做,全然信靠祂(7節)。上帝除了肯定耶利米之外,也讓他得到能力,說:「我已將當說的話傳給你。」(9節)

當我們求上帝讓我們明白祂要如何使用我們,祂會賜我們能力以承接使命。因著上帝的幫助,我們能坦然無懼地發言,為身邊的人帶來正面的影響。

— 駱金妍(Kimya Loder)

你何時曾因害怕而不敢發言?
你要如何倚靠上帝的能力和智慧勇敢發言?

天父,請加添我力量,讓我能善用話語的能力影響周遭的人,好讓人們能夠蒙福受益。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7-9章;使徒行傳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