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勇敢作門徒

讀經: 約翰福音13章36-38節,21章18-19節


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馬太福音10章38節


公元155年,初期教會的主教坡旅甲(Polycarp)因相信基督而面臨被燒死的威脅。但他如此回答:「86年來,我一直是主基督的僕人,祂從來沒有虧負我。這位君王拯救了我,現在我怎麼可以褻瀆祂呢?」在我們為相信耶穌而面對極端的試煉時,坡旅甲的反應對我們可說是一大激勵。

在耶穌基督受難的幾個小時前,彼得勇敢地向基督宣示效忠,說:「我願意為祢捨命」(約翰福音13章37節)。彼得顯然還不夠認識自己,但耶穌卻很瞭解他,便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38節)。但耶穌復活後,曾經否認耶穌的彼得卻開始勇敢地服事耶穌,並最終透過他自己的死來榮耀耶穌(參閱21章16-19節)。

你是坡旅甲還是彼得呢?坦白說,我們大多數的人會像喪失勇氣的彼得,不敢在言語和行為上表明自己是耶穌的門徒。這些情況會發生在教室、會議室、休息室或在任何地方,但一次的懦弱膽怯,並不表示我們是永遠的失敗者。若我們失敗了,就必須藉著禱告認真悔改,轉向那位為我們受難、復活的耶穌。祂會幫助我們忠實地信靠祂,即使在困難的處境中,仍每天勇敢地為祂而活。

— 簡恩德

你何時需要額外的勇氣,承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
有什麼能幫助你為祂做見證?

天父,原諒我因害怕而退縮,在言語行為上背叛了祢。我需要祢賜下力量,使我勇敢作耶穌的門徒。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1-22章;約翰福音14章


靈命日糧 : 上帝可及之處

讀經: 詩篇139篇1-12節


我往哪裡去躲避祢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祢的面?—詩篇139篇7節


在經過一名警官的搜身之後,我走進郡立監獄,填寫了訪客日誌,在擁擠的大廳坐下等候探視。我默默地禱告,看見周圍許多成年人坐立不安、連連嘆息,而年幼的孩子們抱怨怎麼等那麼久。一個多小時後,一位武裝警衛唸了一串名字,包括我的在內。他帶領我們這組人進入會客室,讓每個人都坐在被安排好的座位上。當我的繼子坐在厚玻璃窗另一邊的椅子上,拿起對講機時,一陣很深的無助感幾乎把我淹沒。但是在我哭泣時,上帝安慰我,讓我知道我的繼子仍然在祂伸手可及之處。

在詩篇139篇中,大衛對上帝說:「[祢]認識我。⋯⋯祢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1-3節)。大衛宣告這是一位全知的上帝,接著讚美上帝親身的照顧與保護(5節)。大衛因上帝長闊浩瀚的所知與深切地親自看顧而感動不已,不禁兩次發出無需答案的感嘆:「我往哪裡去躲避祢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祢的面?」(7節)

當我們或至親陷入令人深感絕望且無助的景況時,上帝的手仍舊強壯穩定。即使我們認為自己已經遠遠離開上帝,無法得到祂慈愛的救贖,但其實我們依然在祂伸手可及之處。

— 鄧書琪

知道上帝的大能廣袤無邊,對你的信心有何影響?
在你感到絕望無助時,祂如何安慰你?

慈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不忘記祢願意向我施恩,我和我所愛的人總是在祢伸手可及之處。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9-20章;約翰福音13章21-38節


靈命日糧 : 萬國合一

讀經: 以賽亞書2章1-5節


祂必在列國中施行審判。—以賽亞書2章4節


世界上最長的國界是在美國與加拿大之間,涵蓋約8,892公里綿延不斷的水域與陸地。工作人員會定期將陸路邊界兩邊約三公尺寬地區的樹木砍除,讓界線清楚明確。這道綿延不絕的不設防邊界,由八千多塊石碑標記點綴,使遊客清楚知道分界線的所在。

這道砍除樹木所形成的陸路邊界,代表了兩邊的政府與文化的分隔。作為基督徒,我們所期盼的是將來上帝翻轉這種情形,在祂的轄管下,萬國合一的時候臨到。先知以賽亞說,未來上帝的聖殿將會堅立並被高舉(以賽亞書2章2節),來自各國的人民將一同學習上帝的道,「行祂的路」(3節)。我們再也不依賴人類的力量,因為人類的努力無法維繫和平。上帝是我們真正的君王,祂必在列國之中施行審判,並斷定各種是非糾紛(4節)。

你能想像一個沒有分歧、沒有衝突的世界嗎?這就是上帝應允要實現的榮景!無論我們周遭有多少分歧、衝突,我們仍能「在耶和華的光明中行走」(5節),並且現在就選擇忠心地跟從祂。我們知道上帝統管一切,一天祂將會把祂的子民聯合在同一旗幟底下。

— 平凱靈

今天世界上哪一種分歧讓你心情沉重?
期盼上帝永恆的國度降臨如何給予你力量?

親愛的上帝,我知道祢有權柄統管世界上所有的權勢,祢的主權在一切權力之上。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7-18章;約翰福音13章1-20節


靈命日糧 : 在上帝手中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2-28節


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祂必成就這事。—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24節


我的女兒18歲了,她的生命開始進入一個新階段:在法律上她已是成年人,在將來的選舉中可以行使投票權,並且她很快就會高中畢業,邁向新的人生旅程。這個轉變使我產生了一種迫切感──我只剩下不多的時間和她同住在家中,向她傳遞獨自面對世界所需要的智慧:如何處理財務,對時勢與國際問題保持警覺,以及做出正確的決定。

我覺得有責任教導女兒處理生活中的問題,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我愛她,希望她能成長與成功。不過我發覺,雖然我的角色很重要,但教導女兒並不只是我一個人的責任,我甚至不是主要的教導者。保羅將帖撒羅尼迦的信徒當成是他在主裡的孩子們,因為他教導他們認識耶穌。在保羅寫給他們的書信中,他要求他們要彼此幫助(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4-15節)。但最終保羅將他們的成長交託給上帝,他承認上帝會「親自使[他們]全然成聖」(23節)。

保羅深信上帝會完成他做不到的事:保守眾信徒的「靈與魂與身子」,預備迎接耶穌的再來(23節)。雖然他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裡包含教導,但是他相信上帝會保守與預備他們。我們由此學習到,我們所關愛的人生命的成長,終究掌握在上帝手中(哥林多前書3章6節)。

— 洪可婷

上帝如何幫助你在祂裡面成長?
你需要將哪個人的生命成長交託給上帝?

天父,謝謝祢,因祢是我靈命的創始者和完成者,請幫助我將自己的靈命成長交託給祢。

我們與主內弟兄姐妹互相連結、彼此相愛,便能互相鼓勵一同成長。歡迎點擊連結: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5-16章;約翰福音12章27-5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