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日日更新

讀經: 哥林多後書4章16-18節


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後書4章16節


幾千年來,中醫一直採用珍珠粉去除角質,就是用磨成粉狀的珍珠去掉皮膚表層的死皮。在羅馬尼亞有一種泥巴成為廣受歡迎的去角質劑,據說它可以使皮膚恢復年輕和光澤。在世界各地,人們使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護理肌膚,他們相信即使是最黯淡無光的皮膚亦能煥然一新。

然而,我們為了保養皮膚而採用的種種方法,只能帶給我們短暫的滿足感。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內在的生命保持健康強壯。作為基督徒,我們可以藉著耶穌,使內在的生命得到更新。使徒保羅寫道﹕「我們⋯⋯身體雖然日漸衰殘,內在的生命卻日日更新」(哥林多後書4章16節,當代譯本修訂版)。當我們內心充滿恐懼、焦慮和傷痛時,每天所面對的種種挑戰就會讓我們心情沉重。反之,當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18節),即不再只看今生的苦難,而是專注未來的榮耀,那麼內在的生命便能得到更新。我們可以將每天的憂慮交託給上帝,並祈求上帝讓我們的生命重新展現聖靈所結的果子,包括仁愛、喜樂、和平(加拉太書5章22-23節)。當我們將煩惱卸給上帝,讓祂的靈透過我們散發光采,祂就會使你我內在的生命日日更新。

— 駱金妍(Kimya Loder)

你期盼上帝如何更新你的生命?
今天聖靈是如何鼓勵你的?

主耶穌,我每天面對的困境都會讓我身心俱疲。有時我會感到挫敗,但我知道祢能使我的生命得到更新。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7-9章;路加福音1章21-38節


靈命日糧 : 追求滿足

讀經: 詩篇131篇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詩篇131篇2節


一位心理醫生在他的諮詢專欄中,回應一個名叫茹蘭的讀者。茹蘭哀嘆自己雄心勃勃地追求所嚮往的一切,最後卻得不到滿足,而這位心理醫生很直白地說:「人類受造並不是為了獲得快樂,而只是為了求生存與繁衍後代。」接著,他又說:「人類天生想要追求滿足,但這就像是妄想捕捉誘人且難以捉摸的彩蝶,往往只會讓我們白忙一場,求而不得。」

我心想,當茹蘭讀到這種虛無且悲觀的回應時,不知有何感想?但她若讀了詩篇131篇,感受必截然不同。在這首詩篇,大衛引導我們細思如何得到滿足。大衛一開始就展現謙卑的態度,放下一國之君的雄心壯志,對人生中許多重大難懂的事件,他也全擱在一旁(1節)。接著他以平穩安靜的心來到上帝面前(2節),將未來交託在上帝手中(3節)。這帶來了美好的結果,大衛說:「我安適滿足,像斷奶的嬰兒倚偎在母親懷裡。」(2節,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在我們這敗壞的世界裡,追求滿足有時就像水中撈月。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4章11-13節說,滿足是需要經過學習的。但我們若相信人生在世不過是「求生存與繁衍後代」,那麼追求滿足就真的只是鏡花水月一場空。大衛告訴了我們獲得滿足的方法:來到上帝面前安靜歇息,可以獲得滿足。

— 霍薛頓

你何時感覺最滿足?今天你要如何安排一段不匆忙的時間,安靜地親近上帝?

親愛的上帝,我要全然信靠祢,唯有祢能使我得到真正的滿足。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4-6章;路加福音1章1-20節


靈命日糧 : 兄弟掃羅

讀經: 使徒行傳9章10-19節


[亞拿尼亞]把手按在掃羅身上說:「兄弟掃羅,……主……打發我來。」—使徒行傳9章17節


「主啊,祢讓我去哪裡都好,就是不要去那裡。」這是我在十幾歲時的一個禱告。當時我成為交換學生,即將展開為期一年的海外生活。我雖然不知道會被安排去哪裡,但我知道自己不想去什麼地方。因為我不會說那個國家的語言,對當地風俗與人民也充滿偏見,所以我求上帝別讓我去那裡。

但上帝以祂無限的智慧還是讓我去了那個國家。為此我十分感恩!如今四十年過去了,我還有一些好朋友在那個國家,其中包括史提芬。我結婚時,他做我的伴郎;他結婚時,我也搭飛機去當他的伴郎。如今,我們正計劃找時間再聚一聚。

當上帝使人回心轉意時,美好的事就會發生!亞拿尼亞說的「兄弟掃羅」(使徒行傳9章17節),正是這種轉變的最佳寫照。

掃羅相信耶穌後,亞拿尼亞隨即被上帝差遣去為掃羅禱告,讓他重見光明(10-12節)。一開始亞拿尼亞因掃羅之前的惡名而不願前往,且對上帝說:「我聽見許多人說,這人怎樣在耶路撒冷多多苦害祢的聖徒。」(13節)

但亞拿尼亞終究還是順服了上帝。因亞拿尼亞回心轉意,便多得了一位弟兄,掃羅成為福音使者保羅,而耶穌的福音也大有能力地被傳開了。上帝總能帶來真實的改變!

— 龐雅各

上帝曾如何呼召你回心轉意?
今天你如何鼓勵身邊的初信者?

耶穌,感謝祢以祢的愛改變了我的心,求祢幫助我,也能以祢的愛去關懷別人。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3章;馬可福音16章


靈命日糧 : 拔除罪根

讀經: 約翰一書1章5節-2章2節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約翰一書1章9節


當我注意到門廊邊的花園水管旁有株發芽的小草時,我並沒有理會這看來無害的小東西。不過是株雜草嘛,怎麼可能會破壞草坪呢?但數週之後,這惱人的雜草卻長成小灌木叢的大小,並開始佔據我們的庭院。它們不僅覆蓋了部分的走道,而且也在其他地方開始長出來。在我明白這雜草確實深具破壞性之後,我讓丈夫幫忙將這些野草連根拔除,並噴灑除草劑,保護我們的庭院。

當我們忽略或否認罪的存在時,罪就會像不受歡迎的蔓生雜草,入侵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命陷入黑暗。我們的上帝全然無瑕,在祂裡面沒有任何一點黑暗。身為祂的兒女,我們有能力和責任去抵擋罪惡,所以我們能「在光明中行,如同上帝在光明中」(約翰一書1章7節)。我們透過認罪悔改,罪得赦免並得享自由,再也不受罪惡轄制(8-10節),這是因為我們有一位偉大的中保耶穌(2章1節)。祂甘心為你我的罪付上最終代價,在十架上流下祂的寶血,「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2節)。

當上帝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罪時,我們可以選擇否認、逃避或推卸責任。但只要我們願意認罪悔改,上帝就能拔除罪根,使我們與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不再受到罪的危害。

— 鄧書琪

當你明白犯罪就是冒犯上帝,你會如何看待認罪悔改?
在你生命中有哪些罪根,需要徹底拔除?

慈愛的天父,請將我生命中的罪惡連根拔起,好讓我能與祢、與人更加親密。



全年讀經:
申命記32-34章;馬可福音15章26-4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