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存心忍耐

讀經: 希伯來書11章39節-12章3節


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希伯來書12章1節


看見我朋友艾拉在社群網站的動態更新時,我忍不住哭了。2022年,烏克蘭首都基輔遭敵軍圍困,住在那裡的艾拉不得不逃離家園。幾天後,她分享了一張自己過去完成跑步項目後舉起烏克蘭國旗的照片。她寫道:「我們都在盡最大的努力,為一場名為生命的馬拉松而奔跑。這幾天,讓我們帶著永遠不滅的盼望,竭盡所能地奔跑吧!」在接下來的日子,艾拉不斷發布消息,讓我們瞭解如何為她的國家遭受苦難的人們禱告並給予支持,她正以多種方式繼續跑這場馬拉松。

希伯來書12章呼籲信徒在奔跑前面的路程時要「存心忍耐」(1節),艾拉的一番話讓我對此有更深的體會。這個呼籲對應了第11章中對諸多信心偉人的生動描繪。「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12章1節),以勇敢、堅定的信心生活,甚至必須冒著生命危險(11章33-38節)。儘管這些見證人對上帝的應許只是「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13節),但他們是為永恆的事物而活,為永遠不滅的盼望而活。

所有相信耶穌的人都應當以這樣的方式生活,因為上帝國度的繁榮與平安,值得我們為此付出一切,而且支撐我們的是基督的榜樣和力量(12章2-3節)。

— 白茉妮

你見過哪些勇敢地堅守信仰的例子?
耶穌的榜樣如何給你盼望?

親愛的上帝,看見祢的子民在艱困的環境裡,仍勇敢堅定地信靠祢,讓我百感交集。求祢賜我勇氣,讓我也能像他們那樣跟隨祢。



全年讀經:
申命記20-22章;馬可福音13章21-37節


靈命日糧 : 化敵為友

讀經: 羅馬書12章17-21節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馬書12章18節


新約研究學者貝里(Kenneth E. Bailey)提到有一個非洲國家的領導人,知道如何在國際社會中保持一種不尋常的姿態。他與以色列及其周邊國家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有人問他如何讓他的國家在國際社會保持這種微妙的平衡,他回答說:「我們選擇我們的朋友,而且不鼓勵我們的朋友為我們選擇敵人。」

這是有智慧且切合實際的外交政策。這個非洲國家領袖在國際事務上樹立的模範,正是保羅勸勉每一位讀者在個人層面上應當要做的事。在保羅描述被基督改變的生命特質的長篇論述中,他寫道:「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馬書12章18節)。他繼續強調我們與他人相處的重要性,提醒我們對待敵人的方式(20-21節),正反映了我們對上帝的信任和倚靠,知道祂會全然眷顧我們。

我們並不一定能與每個人和平相處(畢竟,保羅是說「若是能行」)。但身為基督徒,我們所當做的是讓上帝的智慧引導我們的生活(雅各書3章17-18節),好讓我們能與周圍的人和平共處並且使人和睦(馬太福音5章9節)。這難道不是我們尊榮這位和平之君最好的方式嗎?

— 柯貝爾

你在哪方面一直無法與人和平共處?
作為一個使人和睦的人,你要如何以恩慈化解衝突?

慈愛的天父,我原是與祢為敵,而今祢稱我為朋友。求祢使我成為和平之子,使我能向人展現同樣的恩典。



全年讀經:
申命記17-19章;馬可福音13章1-20節


靈命日糧 : 音樂治療

讀經: 撒母耳記上16章14-23節


大衛就拿琴用手而彈,掃羅便舒暢爽快。—撒母耳記上16章23節


當5歲的貝拉住進北達科他州的醫院接受癌症治療時,她的療程包括了音樂療法。很多人都曾體驗音樂對心情造成的巨大影響,但卻並不完全瞭解原因何在。近來,研究人員證實了音樂的臨床益處。如今,像貝拉這樣的癌症病人,或有帕金森氏症、失智症及精神創傷的人,醫生都會開一劑音樂處方作為治療。

掃羅王在受干擾感到痛苦時,也尋求音樂治療。他的臣僕見他心神不寧,便提議去找一個擅於彈琴的人為他演奏音樂,盼望能讓掃羅王「感覺爽快」(撒母耳記上16章16節,和合本修訂版)。於是,他們將耶西的兒子大衛找來,而掃羅非常喜愛大衛,還要大衛「侍立在他面前」(22節)。大衛在掃羅心神不寧時為他演奏音樂,使他從痛苦中得到解脫。

音樂對我們身心確實有巨大的影響,這個發現我們可能近代才有科學證明,但上帝一直都知道這個道理。上帝創造了人類的身體,也創造了音樂,無論我們生活在哪個時代,無論去醫院看病是多麼容易,上帝早已為我們的身心健康提供一個隨時能取得的良方。即使我們無法聽音樂,仍可在喜樂或在困境中向上帝唱歌,唱出屬於我們自己的音樂(詩篇59篇16節;使徒行傳16章25節)。

— 洪可婷

上帝曾如何用音樂撫慰你的心靈?
你要如何像大衛對掃羅那樣,用音樂使人平靜?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創造了音樂,並在我遭遇艱難時,用音樂使我的心得享平靜。



全年讀經:
申命記14-16章;馬可福音12章28-44節


靈命日糧 : 彼此鼓勵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4-11節


所以,你們該彼此勸慰,互相建立,正如你們素常所行的。—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1節


十多年來,每當春回大地時,我家的庭院都會發生「綠色奇蹟」。經歷了幾個月的寒冬,院子裡的草變得又枯又黃,偶然經過的人都會以為那些草已經死了。科羅拉多州的山區有雪,但山前的平原地帶氣候卻很乾燥,在大多數氣溫較高的月份裡,我們不時都收到乾旱預警。但每年差不多五月底的時候,我都會打開灑水器,不是大量噴水,而是小量、持續地給草地灑水。大約兩週後,原本又枯又黃的小草,變成了一片鬱鬱蔥蔥的青草地!

那片綠油油的草地提醒了我,水對草地很重要,鼓勵對於人來說也是那樣。沒有鼓勵,我們的生命與信心都可能變得了無生氣。但持續不斷地鼓勵,對我們的心思意念和情緒所帶來的影響卻令人驚訝。在保羅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第一封書信中,他也特別強調這個真理。該地的信徒常陷於焦慮及恐懼中,保羅看見他們的信心需要被鞏固,便勉勵他們要保持好行為,繼續彼此鼓勵、互相造就(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1節)。因為他知道若缺少彼此勸慰的滋養,信徒的信心將會枯萎凋零。保羅對此有過親身經歷,因為這些帖撒羅尼迦的信徒曾經鼓勵他、扶持他。你我也同樣有機會去鼓勵他人,好讓彼此都茁壯成長。

— 博約翰

你最近剛受到什麼鼓勵?
在今天或本週,有誰需要你的鼓勵?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藉著別人來鼓勵我,請幫助我也能這樣去鼓勵別人。



全年讀經:
申命記11-13章;馬可福音12章1-2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