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堅持到底

讀經: 提摩太後書4章1-8節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摩太後書4章7節


在波蘭舉行的2019年世界大師田徑錦標賽中,103歲的曼考爾(Man Kaur)以印度最年長的女選手身分參賽,並在田徑賽四個項目(擲標槍、推鉛球、60米和200米短跑)中奪得金牌。最令人震撼的,是曼考爾的短跑成績竟比她在2017年的速度更快。曼考爾已進入另一個百歲人生,這位曾祖母級的選手展現出全力以赴、堅持到底的精神。

使徒保羅寫信給年輕的門生提摩太,提及自己已步入人生終點,寫道:「我離世的時候到了」(提摩太後書4章6節)。保羅反思自己的人生時,他自信會盡忠職守並堅持到底,他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7節)。儘管保羅有輝煌的成就,也有巨大的影響力,但他的自信並非源自於此,而是深知所信的道他「已經守住了」(7節)。他對耶穌忠貞不渝,無論經歷憂患或喜樂,他都跟隨這位拯救他不致滅亡的耶穌。保羅知道耶穌已為他準備「公義的冠冕」(8節),作為他一生忠心到底的喜樂終結。

保羅強調,這冠冕並非為少數精英而預備,而是要賜給「凡愛慕[耶穌]顯現的人」(8節)。在邁向新的一年時,讓我們謹記耶穌渴望將冠冕賜給所有愛祂的人,願我們一生都靠著主忠心到底。

— 郭惟恩

對你而言,如何才算是全力以赴,堅持到底?
你覺得誰是一生忠心到底的美好榜樣?

上帝啊,我願竭力完成使命,請幫助我愛祢勝過一切。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完美終結》。



全年讀經:
瑪拉基書1-4章;啟示錄22章


靈命日糧 : 紛擾中的恩典

讀經: 詩篇107篇23-32節


風息浪靜,他們便歡喜,祂就引他們到所願去的海口。—詩篇107篇30節


當睡意來襲時,我不覺地打了個盹,但從地下室傳來兒子撥弄電子吉他的樂聲。響聲迴旋不絕,令人不得安寧,也無法入睡。片刻之後,另一個樂聲也同時在我耳邊響起,那是女兒用鋼琴彈奏《奇異恩典》。

我向來都喜歡聽兒子彈吉他,但那一刻卻令我感到刺耳和煩躁。幾乎在同一時刻,約翰·牛頓寫的讚美詩,那熟悉的旋律立即提醒了我,在紛擾不安時,上帝的恩典越顯豐富。無論生活的風暴多麼喧囂、多麼討厭,多麼讓人感到迷茫,上帝恩典的旋律仍清晰真實,時刻提醒我們祂對我們的眷顧。

聖經告訴我們這個事實。詩篇107篇23-32節記載,船員們奮力抵抗足以吞噬他們的滔天巨浪,他們的心因危難而驚慌(26節)。但他們沒有絕望,並「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祂從他們的禍患中領出他們來」(28節)。最後,我們讀到「風息浪靜,他們便歡喜,祂就引他們到所願去的海口」(30節)。

在紛擾不安的時刻,無論這會危及我們的生命或只是影響睡眠,一連串的噪音及恐懼都會讓我們的心靈飽受衝擊。但若我們信靠上帝並向祂祈禱,就能經歷祂所賜的恩典──祂的同在和供應,祂堅定不移的愛就是我們的避難所。

— 何安德

有誰曾將上帝的平安帶給你?
你會給予誰同樣的鼓勵?

天父,當我面對生命的風暴時,求祢幫助我仰望祢,記得向祢呼求,並使我能把盼望帶給別人。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穿越人生的風暴》。



全年讀經:
撒迦利亞書13-14章;啟示錄21章


靈命日糧 : 像我這樣

讀經: 馬太福音10章1、5-10、16-20節


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馬太福音10章1節


夏洛特·艾略特(Charlotte Elliott,1789-1871年)實在無法入睡。癱瘓多年的她,隔日將在教會為高等教育募款的義賣會中成為焦點,但她心想:像我這樣,實在不配!她輾轉反側,懷疑自己的資歷,質疑自己的屬靈生命。第二天,她仍坐立不安,最終她寫下一首詩,就是傳唱至今的經典聖詩《照我本相》﹕「照我本相,無善足稱,惟祢流血,替我受懲,並且召我就祢得生;救主耶穌,我來!我來!」

夏洛特寫於1835年的詩,呼應了耶穌對祂門徒的接納。耶穌呼召他們來服事祂,並不是因為門徒已經準備好了,其實他們都還沒準備好,但耶穌接納他們這樣的人,賦予他們權柄。祂的12個門徒可說是一群烏合之眾,其中包括稅吏、猶太教狂熱信徒、野心勃勃的兩兄弟(參閱馬可福音10章35-37節),以及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馬太福音10章4節)。但耶穌仍賜給他們權柄去「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痲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8節),並囑咐他們,不要帶任何金錢,行李,也不要多帶衣服、涼鞋和柺杖(9-10節)。

耶穌說:「我差你們去」(16節),對昔日的門徒來說,有祂就足夠了。對今天每個回應祂呼召的人來說,也是如此。祂是那位賜人權柄的主,祂接納我們這樣的人。

— 雷翠霞

你目前處在什麼樣的生活情況或狀態?
哪些疑慮使你覺得自己還未預備好被上帝使用?

主耶穌啊,求祢讓我來到祢面前,完全倚靠祢的恩典和能力而為人帶來改變。



全年讀經:
撒迦利亞書9-12章;啟示錄20章


靈命日糧 : 待人處世

讀經: 哥林多後書1章12-16節


我們所誇的是自己的良心,見證我們憑著上帝的聖潔和誠實。—哥林多後書1章12節


在1524年,馬丁·路德指出﹕「凡是商人都有一個共通點,而且也都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則,那就是……不在乎鄰里鄉親;只要獲得利潤,滿足一己之私。」二百多年後,居住在紐澤西州霍利山的約翰·伍爾曼(John Woolman),卻堅持以基督信仰的原則來經營他的裁縫店。他支持解放奴隸,拒絕向使用強迫勞動的供應商購買任何棉花或染料。他秉持無愧的良心關懷親朋好友,以正直誠實的態度待人處世。

使徒保羅努力活出「上帝的聖潔和誠實」(哥林多後書1章12節)。當哥林多教會裡有人反對保羅,試圖削弱他使徒的權柄時,保羅就為自己在他們當中的行為辯護。他寫道,他的言行經得起最嚴格的審查,更表明自己行事為人是倚靠上帝的能力和恩典,而不是憑著自己(12-13節)。簡而言之,保羅待人處世都是以基督信仰為準則。

因我們這些基督徒的行事為人都代表著耶穌,願我們都更加留意自己待人處世的態度,好叫福音能遍傳於我們的職場、家庭,以及更多地方。當我們靠著上帝的能力和恩典向人彰顯上帝的慈愛時,我們就是榮耀祂,並且關愛我們的鄰舍。

— 魏馬文

你的言行如何表明你是個基督徒?
身為基督徒,為什麼在與人互動時正直和誠實至關重要?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以無愧的良心去服事人,表明我對他們的愛。



全年讀經:
撒迦利亞書5-8章;啟示錄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