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聽聞鐘聲

讀經: 詩篇43篇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應當仰望上帝。—詩篇43篇5節


《聖誕鐘聲》改編自1863年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所寫的詩(I Heard the Bells on Christmas Day),是一首很不尋常的聖誕歌曲。這首歌的第三節並沒有描述聖誕的歡樂和欣悅,而是悲嘆地哭泣道:「我垂低頭無限失望,我說平安蕩然無存,頑強眾生嘲笑、憎恨:地上平安歸與世人。」但到了第四節,這樣的哀嘆卻轉為盼望,並向我們保證:「神不死亡,也不睡眠,邪惡必敗,正義必勝,地上平安歸與世人。」

聖經中詩篇的哀詩也呈現出從悲嘆轉為盼望的模式。就像詩篇43篇,詩人一開始就向上帝呼求,自己遭遇仇敵的攻擊(1節),以及上帝似乎早已忘了他(2節)。但這位詩人並沒有停留在悲嘆中,他仰望著這位自己無法完全理解但仍然深信的上帝,吟唱道:「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上帝,因我還要稱讚祂。祂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上帝。」(5節)

我們在生活中常經歷困境,使我們有許多悲嘆的理由。但如果我們讓這種悲嘆把我們引向那位使人有盼望的上帝,那麼即使我們傷心落淚,卻依然可以喜樂歡唱。

— 柯貝爾

此刻你有何憂愁掛慮?
上帝如何藉著聖經中的話語,
使你在現階段的生活中擁有盼望?

天父,當我在生活的重擔下苦苦掙扎時,我向祢呼求。請提醒我,我的幫助是從那位造天地的創造者而來。



全年讀經:
何西阿書9-11章;啟示錄3章


靈命日糧 : 善要親近

讀經: 羅馬書12章9-13節


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羅馬書12章9節


我們經常把車停在草地附近的停車場,然後穿過草地回家。但我們的衣服上都會黏上芒刺類的蒼耳種子,在秋天時更是如此。這些小東西會附著在衣服、鞋子或任何經過的物品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這是蒼耳傳播種子的方式。

每當我清除附著在衣物上的蒼耳種子時,便會想到使徒保羅告誡信徒說:「愛人不可虛假⋯⋯善要親近」(羅馬書12章9節)。這個翻譯為「親近」的原文,有「緊密貼近、緊緊依附、靠近」的意思。當我們嘗試去愛人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很不容易,但有聖靈幫助我們緊緊貼近美善的事,我們便可靠著祂的引導擊退罪惡,並且愛人不「虛假」(9節)。

蒼耳種子會緊緊依附在衣物上,無法輕輕一刷就清除乾淨。當我們專注於一切的美善,把心思放在上帝的憐憫、慈愛和命令時,我們也可以倚靠祂的能力,緊緊貼近我們所愛的親朋好友,不要放棄他們。上帝會幫助我們在主裡相親相愛,提醒我們先人後己,凡事先考慮他人的需要(10節)。

的確,這些蒼耳種子可能令人懊惱,卻也提醒我要以愛來親近他人,並要倚靠上帝的能力緊密貼近一切的美善(9節;另見腓立比書4章8-9節)。

— 潘愷蘭(Katara Patton)

「善要親近」這句話如何幫助你去愛他人,
包括那些難以相處的朋友或家人?
真誠的愛為何也是一種堅韌的愛?

主耶穌,請提醒我當盡己所能地親近美善,使我能以祢的愛來愛人。



全年讀經:
何西阿書5-8章;啟示錄2章


靈命日糧 : 奔向避難所

讀經: 撒母耳記下22章1-7節


耶和華是我的巖石,……是我的高台,是我的避難所。我的救主啊。—撒母耳記下22章2-3節


小學六年級的籃球比賽正在進行,許多父母和祖父母都在場邊為自己家中參賽的球員加油,而球員們的弟弟、妹妹則在學校走廊上玩耍。突然間,警鈴大作,體育館內燈光閃爍,火災警報器也狂鳴亂響。一下子,所有在走廊玩耍的小朋友都驚慌地衝進體育館,要找爸爸媽媽。

幸好只是虛驚一場,有人不小心觸動了警報器。我在一旁看著,孩子們的行為令我印象深刻,他們一覺得有危險,就毫無顧忌地跑去抱著他們的父母。這幅場景展現出全然的信任,人們在恐懼時,會全然信靠那能讓自己平安穩妥的人。

聖經記載大衛也曾度過一段驚恐時期,那時他遭到掃羅和其他仇敵的追殺(撒母耳記下22章1節)。當大衛得到上帝的拯救,到了安全之處後,便滿心感恩地唱了一首動人的讚美詩歌,稱頌上帝的幫助。大衛稱上帝為「我的巖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2節)。當「陰間的繩索」和「死亡的網羅」圍繞他,他就「求告」上帝,他的呼求也入了上帝的耳中(6-7節)。最後,大衛宣告上帝拯救了他(18、20、49節)。

我們在恐懼茫然時可奔向我們的「磐石」(32節),求告上帝的名,祂就必作我們的藏身處和避難所(2-3節)。

— 白德夫

最近你正面對哪些令你害怕的事?
上帝如何幫助你面對和解決這些恐懼?

親愛的上帝,當我害怕時,求祢提醒我要相信祢、倚靠祢,並稱頌祢的名。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盼望:以信心取代恐懼》。



全年讀經:
何西阿書1-4章;啟示錄1章


靈命日糧 : 分擔重擔

讀經: 加拉太書6章1-10節


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拉太書6章2節


在我們剛成立的查經小組中,有好些姐妹都遭遇了不同的打擊。一時之間,我們都感同身受,開始坦誠分享自己的經歷。無論是遭遇父親離世,或是離婚不久就碰上結婚紀念日,還是剛出世的孩子被診斷為全聾,或是需要帶著孩子狂奔至急診室,這一切我們都難以獨自承受。漸漸地,每個人敞開心扉,吐露自己的傷心事。然後,我們一起哭泣、禱告。起初,我們對彼此並不熟悉,還有點生疏,但在短短幾週內,我們卻成了一群親密的朋友。

身為教會的一分子,基督徒能以誠懇且親切的態度,在他人痛苦的時候支持鼓勵他們。將基督裡的弟兄姐妹連結在一起的關鍵,並不是大家互相認識的時間長短,或彼此有什麼共通點,而是在於使徒保羅所說的那樣,「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加拉太書6章2節)。靠著上帝的能力,我們傾聽、同理,儘可能地提供援助,而且彼此代禱。我們可以想方設法地「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10節)。保羅說,當我們這麼做,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2節):愛上帝且愛人如己。生活的擔子可能非常沉重,但上帝將教會這個大家庭賜給我們,分擔了我們的重擔。

— 平凱靈

你身邊有誰正在受苦?
今天,你如何分擔他們的重擔?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不論我遭遇什麼事,祢都與我同在。今天,求祢幫助我也以這樣的方式愛人。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11-12章;猶大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