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與人分享

讀經: 路得記2章15-20節


妳來投靠耶和華以色列上帝的翅膀下,願妳滿得祂的賞賜。—路得記2章12節


莉亞端著她的漢堡套餐走向一張空桌。當她吃著漢堡的時候,她留意到一個年輕男子坐在離她不遠的餐桌。他的衣服髒兮兮,頭髮也亂糟糟,他緊抓著一個空紙杯,顯然是餓壞了。莉亞該怎麼幫助他呢?直接給他一些錢似乎並不明智。如果買一份套餐給他,會讓他感到難堪嗎?

此時,莉亞想起聖經中路得的故事。富有的地主波阿斯,邀請路得這個來自摩押的窮寡婦繼續在他的田裡撿麥穗。波阿斯還吩咐僕人善待路得,說:「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麥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並要從捆裡抽出些來,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嚇她」(路得記2章15-16節)。在那個女性必須完全依賴男性才能存活的文化中,波阿斯展現了上帝慈愛的供應。最後,波阿斯娶了路得,贖回她夫家的土地並讓她夫家的名不至在族中被刪除(4章9-10節)。

最後,當莉亞起身離開時,她一邊與那名男子對望,一邊將一包自己完全沒碰過的薯條放在旁邊的桌子上。如果他飢餓難忍,應該就會拾取莉亞所留下的食物。聖經中的故事顯明了上帝的心意,並提供具有創意的解決問題之道。

— 莫麗莎

今天,你想邀請誰一同分享上帝賜予你的豐盛恩典?求上帝顯出周遭的人有哪些需求,並使你能按上帝的心意來回應。

親愛的天父,求祢使我看見,今日我應向誰展現祢的愛。

若我們能在家中、教會和社區裡活出上帝的心意,必然帶來積極正面的改變。歡迎點擊連結: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8-10章;約翰三書



靈命日糧 : 必然追尋!

讀經: 詩篇23篇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詩篇23篇6節


我還記得幾年前的一件事。那時,有個人走在我前面的街口,我看見他手上抱著好幾個袋子。突然間,他絆倒了,所有的東西散落一地。有幾個人扶他站起來,幫他撿拾散落的物品。但是他們少撿了一樣東西──他的錢包。我撿起錢包,然後拼命追趕那個陌生人,希望把這重要的物品還給他。我大喊:「先生!先生!」終於引起他的注意。我剛追上他,他就轉過身來。當我把錢包遞給他時,他那驚訝、寬慰和無比感激的表情,讓我永遠都忘不了。

我原本只是跟在那個人的後面,沒想到竟然需要追趕他。其實,我們熟悉的詩篇23篇最後一節,也有追趕的含義。詩人說:「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6節)。雖然「隨著」一詞翻譯得很貼切,但原本的希伯來文有更強烈的意思,甚至具有侵略性,字面上的意思其實是「追尋或追趕」,就像狩獵者對獵物緊追不捨,有如狼追捕綿羊一般。

上帝的恩惠與慈愛會隨著我們,但並不是慢條斯理地、不疾不徐地跟著我們回家。我們乃是「必」被刻意追尋,甚至是追趕。就像我為了要歸還那人的錢包而追趕對方一樣,上帝這位好牧人也會追著我們,以永恆的愛深愛著我們(1、6節)。

— 博約翰

你相信上帝的恩惠確實正追著你嗎?若不相信,是為什麼?聖經已經說「必有恩惠慈愛隨著」。

上帝啊,祢是好牧人,我要感謝祢,因祢的恩惠慈愛一直追著我。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5-7章;約翰二書


靈命日糧 : 殷切期盼

讀經: 路加福音2章25-32、36-38節


她⋯⋯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路加福音2章38節


在聖誕節之前一個忙碌的日子裡,我家附近的郵局人滿為患。一位年邁的婦人緩緩走向寄信櫃台,櫃台服務人員很有耐心地看著她緩慢移步,跟她打招呼:「您好,年輕的女士!」他的話表達善意,但有些人也許覺得話中的含意是「年輕」比較好。

聖經裡年邁信徒的榜樣卻讓我們看見了盼望。當約瑟與馬利亞帶著嬰兒耶穌來到聖殿獻給主(路加福音2章23節;參閱出埃及記13章2、12節),兩位年邁的信徒成為重要的角色。

首先是多年來一直等著要見到彌賽亞的西面,他把耶穌抱在懷裡,稱頌上帝說:「主啊!如今可以照祢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祢的救恩,就是祢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路加福音2章28-31節)

接著是「年紀已經老邁」的女先知亞拿,她在西面跟馬利亞、約瑟談話時進前來。亞拿結婚七年後丈夫就去世了,此後一直守寡,這時已84歲。她「禁食祈求,晝夜事奉上帝」,從不離開聖殿。在看見耶穌時,她開始讚美上帝,「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36-38節)。

這兩位滿懷盼望的僕人提醒我們,無論我們現在幾歲,都不要停止殷切期盼等候上帝。

— 雷翠霞

你如何從年長的信徒身上,看到上帝的信實?
他們對上帝的盼望對你有何啟發?

親愛的天父,祢是信實的,當我失去盼望時,求祢提醒我,仍要殷切期盼等候祢。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3-4章;約翰一書5章


靈命日糧 : 天天倚靠

讀經: 馬太福音6章6-13節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6章11節


在某個週六早上,我們家幾個年紀較小的孩子決定早起為自己做早餐。而我和妻子經過了精疲力竭的一週,打算至少睡到早上七點。在好夢正酣時,我突然聽到砰然一聲巨響!我跳起來衝到樓下,只見一個破碎的碗與撒了滿地的麥片,而我們五歲的小孩喬納斯正拼命地想把地上的黏稠物清掃乾淨(但在我看來更像是在塗抹)。我的孩子們在飢腸轆轆之時,選擇了不尋求幫助。他們沒有選擇倚靠我們而是靠自己,最後的結果當然是早餐泡湯了。

從人的角度來看,孩子們應該從事事依賴逐漸成長為自主獨立。但在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中,成熟卻意味著從獨立自主轉變為凡事倚靠祂。我們藉著禱告學習越來越倚靠上帝。耶穌教導祂的門徒(以及我們所有相信祂的人)向天父上帝禱告,說:「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6章11節),這正是一個教導我們要依賴祂的禱告。飲食在這裡可說是食物、拯救和引導的隱喻(11-13節),我們倚靠上帝供應這一切,甚至更多。

在基督裡沒有只靠自己的基督徒,而且我們也永遠離不開上帝的恩典。願我們一生都是由倚靠上帝做為一天的開始,向「我們在天上的父」(9節)禱告。

— 裴格倫

今天你所祈求的「飲食」是什麼?
當你向上帝呼求時,如何顯示對祂的信靠?

親愛的天父,祢是我的創造者,也是我的供應者,求祢幫助我全然信靠祢。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1-2章;約翰一書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