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禱告中記念

讀經: 使徒行傳12章4-11節


彼得被囚在監裡;教會卻為他切切地禱告上帝。—使徒行傳12章5節


「我會在禱告中記念你。」當你聽到有人這麼說,也許你會懷疑他是否真的會這麼做。但若亞娜.戴維斯這麼說時,你就完全不必懷疑。在這個只有一個紅綠燈的小鎮上,大家都知道亞娜太太的黃色手札,一頁又一頁,寫滿一個又一個名字。每天清晨,這位老太太都會開聲禱告。禱告之後,雖不見得名單上的每個人都能實現他們的願望,但後來有些人在亞娜太太的葬禮上做見證,表示自己的確看見了上帝在他們生命中的作為,而他們將這一切歸功於亞娜太太的懇切禱告。

上帝藉由使徒彼得從監獄脫困的經歷,展現了禱告的大能。當時彼得被希律王的士兵關進監獄裡,被「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每班四個人」(使徒行傳12章4節),看似絕無可能活著走出監獄,但「教會卻為他切切地禱告上帝」(5節)。他們在禱告中記念彼得,而上帝則施行奇妙的作為!上帝的一位使者在監獄裡向彼得顯現,使捆綁彼得的鐵鍊從他手上脫落,並帶他平安通過重重關卡,走出監獄的鐵門(7-10節)。

的確,「在禱告中記念」可能只是有些人隨口說的話。但天父知道我們的想望,祂會聽我們的禱告,並會按祂完美的旨意為我們行事。當我們服事這位偉大全能的上帝,無論是接受別人的代禱或是為別人禱告,都是不容小覷的事!

— 博約翰

最近一次有人為你懇切禱告是在什麼時候?
今天你可以為誰懇切祈求?

耶穌,感謝祢讓我可以將一切憂慮帶到祢面前,更感謝祢垂聽我的呼求。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8-10章;希伯來書13章


靈命日糧 : 休息與工作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3章11-13節,4章9-12節


我們⋯⋯勸勉你們⋯⋯要叫你們行事對得起那召你們進祂國、得祂榮耀的上帝。—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11-12節


在十九世紀約翰·德懷特(John S. Dwight)所寫的一首關於「休息」的詩中,他婉轉地責問人們怎能將「休閒」與「工作」分開:「沒有真正的勞苦,怎麼會有真正的休閒呢?」他認為享受真正的休閒不是逃避生活中的責任,在詩中他說:「責任要全力以赴;善用而不浪費它,否則就無法休息。想看近處環繞美景?只有承擔責任,才有如此景象。」

詩人的結論是透過愛和服事,人們便能獲得真正的休息與喜樂,這令人想起使徒保羅對帖撒羅尼迦信徒的勉勵。使徒保羅談到上帝要他鼓勵信徒,行事為人要對得起召我們的上帝(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12節),接著他做了更詳盡的解釋。

保羅描繪了一種安靜下來,過正直、愛與服事的生活景象,他為眾信徒禱告,求上帝讓他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3章12節)。他還敦促信徒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4章11節)。正是這種倚靠上帝、安靜地活出愛和服事的生活,可以向人們展示信心生活的美好(12節)。

或許,真正的喜樂是如同詩人所說:「愛與服事,這是至高至美的。勇往直前,永不動搖,此乃真正的休息。」

— 白茉妮

上帝的同在如何使你經歷真正的喜樂?
在上帝的國度裡,如何勞逸結合?

上帝啊,謝謝祢使我在日常事務中就能經歷祢的美好。求祢幫助我明白,與祢同住的安靜生活是何等喜樂。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5-7章;希伯來書12章


靈命日糧 : 提高警覺

讀經: 申命記4章1-9節


你只要謹慎,殷勤保守你的心靈。—申命記4章9節


滑雪場的大門貼著注意雪崩的警告標誌,一名男子與幾個朋友穿過大門,開始玩單板滑雪。在第二次滑雪下山時,有人大喊:「雪崩!」很遺憾,這名男子沒能逃脫,最終葬身於滾滾雪浪中。事後,有人批評這名男子經驗不足,但事實上,他是個經過認證的「野外雪崩救生嚮導」。一位研究人員指出,越是受過雪崩訓練的滑雪者和滑雪板愛好者,往往更容易相信錯誤的判斷,他說:「這名男子不幸罹難,是被自己的錯誤判斷所欺騙,因而放鬆了警覺。」

在以色列人準備進入應許之地時,上帝要祂的子民提高警覺,小心且謹慎。因此上帝命令他們要遵行一切「律例典章」(申命記4章1-2節),並牢記上帝過去對那些不遵行律法的人所施行的審判(3-4節)。以色列人要「謹慎」地自我檢視,也要殷勤保守自己的心靈(9節)。這能幫助他們提高警惕,防止外在屬靈的危險,以及內在心靈的冷漠。

我們很容易放鬆警覺以致落入靈性冷漠與自我欺騙。但上帝能賜給我們力量,使你我不致軟弱跌倒。即便我們跌倒、失敗,上帝也會以祂的恩慈赦免我們。願我們跟隨上帝並倚靠祂的智慧與供應,時時提高警覺並做出正確的決定!

— 魏馬文

你在何時最容易放鬆屬靈的警覺?
你要如何遵循上帝的智慧並對屬靈的危害保持警醒?

親愛的上帝,請幫助我保持警醒,並因為愛祢而順服、跟隨祢。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4章;希伯來書11章20-40節


靈命日糧 : 為主發聲

讀經: 出埃及記4章10-17節


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出埃及記4章12節


從八歲開始,麗莎便有口吃的毛病,自此她變得害怕出席需要與人交談的社交場合。後來,麗莎透過語言治療克服了困難,並且決定用她的聲音去幫助別人。於是,她成為電話熱線的輔導志工,幫助那些有情緒困擾的人。

摩西也必須面對自己不擅言辭的難處,以帶領以色列民脫離為奴之地。上帝要摩西向法老傳達祂的旨意,但摩西不肯前往,因他認為自己不是個能言善道的人(出埃及記4章10節)。然而,上帝反問他:「誰造人的口呢?」並向摩西保證:「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11-12節)

上帝的回應提醒了我們,即使我們有軟弱不足之處,但上帝仍能使用我們來成就大事。可惜,雖然我們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卻依舊缺乏信心。正如摩西還是退縮不前,並求上帝另請高明(13節),所以上帝就讓摩西的哥哥亞倫與他同去見法老(14節)。

我們每個人都能發聲助人,但我們可能會害怕,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或是自覺才盡詞窮,不能說出合適的話。

上帝知道我們的感受。祂會提供我們當說的話語和所需的一切,好讓我們能服事人並完成祂的工作。

— 史珍妮

上帝會如何使用你的言語來幫助別人?
知道我們雖膽怯軟弱上帝仍能使用,如何使你得激勵?

親愛的上帝,請讓我明白,如何用我的聲音來服事祢。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1-2章;希伯來書11章1-1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