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禱告

讀經: 啟示錄8章1-6節


那香的煙和眾聖徒的祈禱,從天使的手中一同升到上帝面前。—啟示錄8章4節


格林伯格(Gary Greenberg)博士是位科學家兼攝影師,他收集世界各海灘的沙子放大拍攝,經常發現其蘊含的礦石、貝殼與珊瑚的碎屑會呈現令人驚異、生動繽紛的色彩。

他發現沙子並不像我們眼見的那麼簡單。砂岩學(對沙子進行研究)對沙子所含的礦物做顯微分析,能夠顯露許多關於海岸侵蝕、水流,以及這些對海岸線潛在的影響。即使是一點點的沙子也可以提供許多寶貴的資訊!

一個禱告就像一粒沙子,可以舉足輕重。聖經指出,禱告在上帝的國度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啟示錄第8章,約翰看見一位天使站在上帝寶座前的祭壇旁,拿著金香爐,盛著「眾聖徒的祈禱」,「天使拿著香爐,盛滿了壇上的火,倒在地上,隨有雷轟、大聲、閃電、地震」(3、5節)。

隨著天使將盛滿火與禱告的香爐倒在地上,拿著七個號角的七位天使「就預備要吹」響號角(6節),宣布這個舊天地即將結束與基督的再來。

有時候,我們也許覺得自己的禱告無足輕重,但上帝看重每一個禱告,甚至在祂永恆國度的實現中,我們也能藉著禱告參與其中。對我們來說看似最微小的祈禱,但對上帝而言,卻重大到足以撼動天地!

— 龐雅各

你認為耶穌為何要我們祈求上帝的國降臨(馬太福音6章10節)?今天你可以在哪些方面忠心地禱告?

天父,謝謝祢看重我的禱告!請幫助我每天都能忠心地禱告。



全年讀經:
詩篇63-65篇;羅馬書6章


靈命日糧 : 生命的責備

讀經: 箴言15章31-33節


聽從生命責備的,必常在智慧人中。—箴言15章31節


曉雪談到她輔導的一位年輕姐妹,她說:「最近我和她有過一次很不愉快的談話。我想,我們兩人都不喜歡這樣,但我真的覺得需要糾正她的態度和行為,使她不再傷害身邊的人。」雖然這段談話讓彼此都感到不舒服,但卻頗具成果,而且還加深了她們的關係。在短短幾週後,這兩位姐妹就一起帶領教會一個以謙卑為主題的禱告會。

除了正式的輔導關係外,我們與主內弟兄姐妹也會為了糾正錯誤而產生不愉快。在箴言這卷充滿恆久智慧的書中,一個反覆出現的主題,就是謙卑地給予和領受勸誡的重要性。事實上,建設性的批評在聖經中被稱為「生命責備」,能引導人得到真正的智慧(箴言15章31節)。在15章5節也提到,愚妄人藐視管教,但領受勸誡的,展現出明智的判斷。明確地說,就是「恨惡責備的,必致死亡」(10節)。正如曉雪親身的經歷,用愛心說誠實話,可以為人際關係注入新的生命力。

在你的生活周遭,是否有人需要你用愛心給予「生命責備」呢?或是最近有人給你智慧的建言,但你很想生氣或冷漠以對。要知道漠視教導就是輕看自己,但聽從規勸的,必能得著智慧(32節)。今天就求上帝幫助我們,以謙卑的態度給予或接受指正吧!

— 平凱靈

你如何面對建設性的批評?
你認為怎樣才算是謙卑?

親愛的上帝,我要尋求祢的智慧。求祢賜給我一顆謙卑的心,預備領受生命的責備。



全年讀經:
詩篇60-62篇;羅馬書5章


靈命日糧 : 孤單與同在

讀經: 提摩太後書4章9-22節


我初次申訴,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我。—提摩太後書4章16節


當新冠疫情爆發時,凱莉正與腦癌搏鬥。後來,她的心臟與肺部周圍積水,必須再次住院。因為正處於疫情期間,醫院加強防疫措施,她的家人都無法探視。於是,她的丈夫德福決定做些事,以表達家人對她的關懷。

德福將親友聚集在一起,請大家製作大型標語牌。然後他們一行約二十人,戴著口罩站在醫院外的街道上,舉起不同的標語牌,上面寫著「最棒的媽咪!」「我們愛妳!」「我們的心與妳同在!」而凱莉則由護士扶著,到四樓的窗戶朝外觀看。後來德福在社交媒體上貼文說:「我們雖然只看到一個戴著口罩的人揮動著手,但我們卻覺得很安慰!」

使徒保羅在晚年時被關押在羅馬監獄裡,感到十分孤單。他寫信給提摩太說:「你要趕緊在冬天以前到我這裡來」(提摩太後書4章21節)。但保羅並不是完全孤單,他說:「惟有主站在我旁邊,加給我力量」(17節),而且保羅顯然還與其他信徒聯繫,從中得到鼓勵。他對提摩太說:「有友布羅、布田、利奴、革老底亞和眾弟兄都問你安。」(21節)

我們受造本是要過群體生活,當我們面對困難或危機時,就會覺得特別需要他人的關懷。今天,你能為一個寂寞孤單的人做些什麼呢?

— 葛庭墨

你在什麼時候最容易感到孤單?
你在與至親分開期間,如何感受到上帝的同在?

親愛的天父,祢賜下聖靈使我得安慰,也賜給我主內弟兄姐妹能互相扶持,我衷心感謝祢。

愛家人,滿足他們的需求,是上帝賦予我們的責任。歡迎點擊連結:



全年讀經:
詩篇57-59篇;羅馬書4章


靈命日糧 : 變成自己的

讀經: 腓立比書3章7-16節


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腓立比書3章12節


在2002年6月11日,歌唱比賽節目《美國偶像》首次播出。此後,每週都有多位參賽者演唱個人版本的流行歌曲,並由觀眾投票決定誰能晉級到下一個階段的比賽。

節目中的一位評審蘭迪·傑克遜,經常給參賽者一句經典評語:「你把這首歌變成自己的了!」傑克遜會大加讚賞,是因為參賽者徹底掌握了眾人熟悉的歌曲,用全新的方式加以詮釋,展現出獨特的個人風格。若要將一首歌「變成自己的」,除了要擁有自己的特色還要加入創意,然後在舞台上將這首歌呈現給全世界的觀眾。

保羅也邀請我們做類似的事,即擁有自己的信心並且表明出來。在腓立比書3章7-8節,保羅指出我們絕不能靠自己在上帝面前稱義。他教導信徒,要領受「因信上帝而來的義」(9節)。赦罪與救贖的恩典可以改變我們的動機與目標,正如保羅說:「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12節)

耶穌已確保我們能得勝,那我們該做什麼呢?就是持守這個真理,讓上帝的福音改變我們的生命,在這破碎的世界中活出來。換句話說,我們要讓這信仰變成自己的,這樣才能活出我們已經明白的真理(16節)。

— 何安德

你認為怎樣才是在信仰上「竭力追求」?
鼓勵並支持你不斷前進的最大動力是什麼?

耶穌,謝謝祢十架的大愛和救贖的恩典。求祢幫助我以感恩的心,在信仰道路上竭力追求。



全年讀經:
詩篇54-56篇;羅馬書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