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活出感恩的心

讀經: 使徒行傳3章1-10節


[他]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上帝。—使徒行傳3章8節


印度某個村莊的一對姐妹天生失明,她們的父親雖努力工作養家,但卻永遠負擔不起能讓她們重見光明的手術費。後來,有一個醫療團隊到他們那裡提供短期醫療服務,並為這對姐妹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後的翌日早晨,當護士為她們解開眼部的繃帶時,姐妹倆露出燦爛的笑容,其中一個更是大聲喊著說﹕「媽媽,我看見了!我看見了!」

聖經記載一個生來瘸腿的人,每天都坐在聖殿門口乞討。那人求彼得賙濟他,彼得說自己沒有金或銀,但卻能將更好的給他。接著,彼得對他說﹕「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使徒行傳3章6節)那人「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跳著,讚美上帝」(8節)。

比起視力良好或四肢健全的人,這對姐妹和那名乞丐更會為自己能夠看見和行走而感恩。正如姐妹倆因驚嘆和興奮而不停眨著雙眼,而那乞丐的反應則是「跳起來」。

想想你自己天生的能力。若你曾得到奇妙的治癒,你會如何更加珍惜或有效地發揮這些能力呢?再進一步思想,若你相信耶穌,那麼祂已醫治了你的心靈,把你從罪中拯救出來了。

讓我們感謝這位創造和拯救我們的主,並將祂賜給我們的一切都奉獻給祂。

— 韋陌格

你如何為耶穌運用你天生的能力?
你要如何以感恩的心使用這些能力服事人?

天父,祢讓我有耳能聽祢的話語,有口能讚美祢,又讓我有四肢能服事祢,我要感謝讚美祢。

當我們認罪悔改時,上帝將使我們重得救恩之樂。歡迎點擊連結:



全年讀經:
詩篇31-32篇;使徒行傳23章16-35節


靈命日糧 : 上帝看顧你

讀經: 創世記16章7-16節


看顧人的上帝。—創世記16章13節


對我的朋友艾瑪來說,清晨時間常常都是惆悵滿懷。她是帶著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她說﹕「當一切平靜下來時,我就會開始憂愁不安。我一邊做家務,一邊煩惱我們的經濟問題,以及孩子們的健康和學業狀況。」

自從艾瑪被丈夫拋棄後,就獨力承擔撫養孩子的責任。她說﹕「這是很不容易的,但我知道上帝會看顧我和我的家人。上帝賜給我力量應付兩份工作,祂供應我們的需要,並且讓我的孩子們每天都能經歷祂的引導。」

埃及使女夏甲也明白蒙上帝看顧的意義。她懷了亞伯蘭的孩子之後,就開始輕看她的女主人撒萊(創世記16章4節),致使撒萊苦待她,而她就逃到曠野。夏甲發現自己孤身一人,她和未出生的孩子需要面對黯淡無望的未來。

但在曠野「耶和華的使者」(7節)遇見她並對她說﹕「耶和華聽見了妳的苦情」(11節)。上帝的使者指示夏甲回到撒萊身邊,並向她保證她的後裔將極其繁多。夏甲因此稱「那對她說話的耶和華為『看顧人的上帝』」(13節)。

正如夏甲一樣,你可能正經歷一段艱難的旅程,感到迷茫和孤獨。但請別忘了,即使在荒蕪之地,上帝仍看顧你。你可以尋求上帝的幫助,並信靠祂的引導渡過難關。

— 黃嘉仁

知道上帝是看顧人的上帝,如何改變你對當前環境的看法?你會怎樣回應祂?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在人生的旅途中,我永遠不會獨自一人。我知道祢看顧我並會永遠與我同在。



全年讀經:
詩篇29-30篇;使徒行傳23章1-15節


靈命日糧 : 尋獲至寶

讀經: 列王紀下22章8-12節


我在耶和華殿裡得了律法書。—列王紀下22章8節


在2021年,珍妮戴著水肺潛入水中,希望能找到一些有趣的物件。不久,她在河底發現一個綠色的小瓶子,於是撈起了這個她所說的「人生非凡的發現」。瓶裡裝著一名年輕男子在1926年過18歲生日時寫下的一張字條,他請求發現這個瓶子和字條的人能將之歸還。後來,珍妮用社交媒體(Facebook)找到了該男子的一位家人。儘管該男子已在1995年去世,但發現這曾失落的字條卻帶給他的家人和珍妮歡樂。

在列王紀下22章8節也提到一個非凡的發現。我們讀到希勒家「在耶和華殿裡得了律法書」,這位大祭司所找到的很可能是申命記。過後,約西亞王「聽見律法書上的話」深受感動,也極其難過(11節)。因為他清楚知道人們忽視了上帝和猶大的聖殿,也沒有研讀並遵從上帝所默示的聖經。為了表示深切悔改,約西亞王在猶大國進行改革,將聖殿中的偶像,以及所有令上帝不悅的事物盡都除掉(23章1-24節)。

如今,這揭示上帝智慧和教導的聖經已經有66卷,其中包括申命記。當我們閱讀和聆聽時,願聖靈改變我們的思想並轉化我們待人處事的方式。讓我們今天就深入瞭解這能改變生命的聖經真理,並找到值得用一生去探索的智慧!

— Tom Felten

最近當你研讀聖經時,上帝向你啟示了什麼?
為什麼每天花時間讀經,對我們至關重要?

天父,當我花時間研讀聖經時,請幫助我看到在我的生命中需要改變的部分。



全年讀經:
詩篇26-28篇;使徒行傳22章


靈命日糧 : 謙卑分享

讀經: 彼得前書5章1-6節


眾人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彼得前書5章5節


一包薯片實在微不足道,但卻讓一位美國宣教士上了寶貴的一課。這位宣教士在多明尼加共和國服事時,有一天晚上,她在教會的會議中打開了一包薯片。這時,旁邊一位她不太認識的婦女伸手拿了一些,而其他人也紛紛不問自取。

這位宣教士心想:這些人真沒禮貌!然後,她領悟到自己需要謙卑學習。對於她所服事的這個地方,她還不瞭解他們的文化。在美國強調的是個人主義,可是在多明尼加共和國,她發現人們過的是群體生活,分享食物和用品是人們相互連結的方式。她所屬的文化並不是更好,只是有所不同。她坦言:「當我發現自己對這些事情缺乏認知時,感到十分羞愧。」當她開始看清自己的偏見時,她也認識到謙卑地與人分享能讓她更好地服事他們。

彼得教導教會領袖們要以謙卑待人。他勸告長老們,不要專橫地「轄制所託付你們的」(彼得前書5章3節)。至於那些較為年輕的人呢?彼得勸勉他們要「順服年長的。就是你們眾人也都要以謙卑束腰」,並且重申「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5節),「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祂必叫你們升高」(6節)。願上帝今天就幫助我們能謙卑地活在上帝和人們的面前。

— 雷翠霞

你有什麼文化偏見嗎?你如何讓上帝改變你的態度,好讓你能謙卑地服事所有人?

天父啊,求祢讓我能以祢謙卑的愛來取代我對人的傲慢。



全年讀經:
詩篇23-25篇;使徒行傳21章18-40節